曲占福
摘 要:小學的學習過程中越來越多的運用到了信息技術,并且起到了關鍵作用,因此在數字化發展的進程中,信息技術逐漸成為重要內容。而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信息技術的培養,也成為了教育工作者亟待探索的課題。作為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主要學科,信息技術學科肩負重任。因此,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中,應重視學生主體地位的凸顯,將新課改理念巧妙的融入到教育教學之中,不斷的在實踐中探索多元、生動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全新的學習體驗中感悟信息技術的魅力,從而積極、主動的跟隨教師一起,以信息素養為舟,在數字化的時代中肆意遨游。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有效性;提高策略
引言
同其他課程進行比較,信息技術課程的創造性更為突出。教育工作者需要根據課程特點,為學生提供充足的鍛煉機會及平臺,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自學能力。如今,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還有著許多不足。例如,不夠注重教學方式優化,一些內容較為分散等。下面,筆者根據教學經驗,對怎樣構建小學信息技術高效課堂展開分析。
1小學信息技術課重要性分析
當今社會的發展趨勢,各個國家都在大力發展信息教育。因此,我國也十分注重信息技術教學。對于小學信息技術課,應當注重高效,并非一味傳授知識,高效的教學能夠進一步培養學生思維,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推動其積極把握技術技能。與此同時,對于知識重復之處,應當盡可能發揮課堂高效性,當學生進行學習時讓其構建較為完整的知識體系,進而加強他們的學習效率,以便更好獲取知識。信息技術不斷進步,再加上社會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在小學教育之中已逐漸滲透了信息教學,對于學生才能以及思維的提升起到了較大的促進作用。信息技術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例如,獲取以及處理信息能力,讓學生產生良好認知思維。怎樣推動課堂高效,提高他們的教學體驗,是現如今信息教學需要著重改進的內容。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當下,人們更加重視信息技術教育,強化學生對該門課程的掌握與興趣,能夠使其更好適應時代。即便該項技術重要性已被大眾知曉,但當下的信息技術教育還處于停滯不前狀態。因此,為改變此現狀,老師要盡可能完善教育體系,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
2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策略
2.1以探究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數學思考
探究學習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正逐步被越來越多地運用于信息技術課堂。在老師的引導下,利用現有知識、經驗主動地參與到問題的解決中,有利于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發展思維能力,主動構建知識,提高學習能力。探究是以學生的自主性為前提,通過合作和獨立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在實際操作中,一些學生可以將所學知識和技能最大化地內化,并將所學知識和技能融為一體,并利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創造出富有創意的作品。本研究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教參的要求,仔細考慮、設計教學內容、分層教學,提出的問題要有難度、邏輯合理、有開放性的課堂環境,這樣,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就會得到充分發揮。
2.2組織團體活動,使學生與他人共同成長
在信息技術教育中,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導的最大難點是學生個體間的差異,而非教學內容。不同的學生在學習能力、興趣、信息技術等方面存在著差異,這就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了困難。所以,在課堂上,老師可以根據不同的學生進行小組授課,并與其他同學進行溝通,從而實現互幫互助。通過小組協作,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并促進其核心能力的培養。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WPS課件時,教師可以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他們自己制作一張卡片,并讓他們根據教材的內容進行分組。這樣既能有學生的協作精神得到有效的鍛煉,同時也可以使他們在實踐中不斷地鍛煉自己的創造性。
2.3組織課外活動,提高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
除了從知識層次上指導學生開展與信息技術有關的課外活動之外,也可以從實際的角度指導學生開展與信息技術有關的課外活動。在信息技術領域,開展課外實踐活動,是以實際運用信息技術為主要內容。因此,教師應努力指導學生開展課外信息技術的實踐活動,提高其專業技能,增強其信息處理能力。
為了增強學生的資訊處理能力,我專門安排了一些課外活動。首先,我做了一個網頁,然后把這個項目任務的資料展示出來,讓同學們登錄這個網頁,下載任務,然后對項目任務的資料進行分析,最后把資料進行匯總,得出一個結論。最后,學生在完成作業之后,會把自己的研究結果,用電子郵件發給我,我會對他們進行評價和指導,讓他們能夠更好地發揮自己的作用。
2.4凸顯實踐應用,融合理論訓練實操能力。
信息技術教師應當把大綱中提到的任務驅動原則有機滲透信息技術教學,通過實踐評估傳授效果。教學方法中體現“實踐”二字,也就是指基于實踐來檢驗學習,又通過實踐充實內容學習。信息技術這一門科目存在較強操作性。因此,要健全信息硬件設施,提供一定的實踐機會。若條件允許,對于理論學習也應該基于機房進行,給學生更為直觀的感受,如此方可確保信息教學正常開展。實踐過程,既是檢驗及應用理論內容的過程,也是持續發現、分析與處理問題的過程。例如,指導借助畫圖軟件制作賀卡時,先要知道有關要求與軟件用途,之后要求他們自行制作。因為思維想法不同,操作中學生會碰上新問題,老師應當不斷指導與鼓勵,引導其進行嘗試,最終培養其實操能力。凸顯實踐應用,可以極大提高信息技術才能,挖掘孩子們認知潛能,從而更好培養其學習主動性。
2.5基于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評價
隨堂教學評價是一種較為普遍、較為普遍的教學評價手段。隨堂教學評價是對傳統教學評價的一次突破,不僅能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而且能及時發現教學方法的優劣。而要培養優質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必須將“核心素養”理念納入課堂評價,從而實現“隨堂”教學評價的科學化,從而更好地指導教師的課堂教學。
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教育中信息技術教學為不可缺少的部分。新課改視域之下,教育工作者需要主動探索教學模式及方法,采取健全教材知識體系、優化教學方式、和網課有機融合等方式來提升教學質量與學習效率,讓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不斷激發學習興趣,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提高個人信息技術素養與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 于潔.構建小學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有效策略[J].讀寫算,2022(9):26-28.
[2] 朱峰.小學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構建方法[J].小學生(下旬刊),2021(3):87.
[3] 黃永紅.信息技術支持下的高效課堂構建路徑[J].新課程(中),2017(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