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學軍
【摘? 要】國學經典,因其傳承中華傳統文化,豐富學生道德情操,擴展學生閱讀視野等,進入語文教育工作中成為教學的重要資源。小學語文課堂根據國學經典趣味性、啟蒙性、開放性、差異性的特點,展開教學設計。通過課堂氛圍的營造、增加學生閱讀感悟、提高學生品質以及融入課堂注解等,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帶來更豐富的體驗,使經典傳承從小學階段開始。
【關鍵詞】國學經典;小學語文;人文素養
核心素養指導下的語文學科教學,更加注重對學生的個性品質及人文素養的關注,而此時承載中華文明傳統美德、兼具文學與人文屬性的國學經典的地位日益彰顯,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資源、課外閱讀的重要平臺,以及陶冶學生情操的人文基礎。本文針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踐,深度剖析國學經典應用的策略與意義。
一、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一)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國學經典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生生不息、世代相傳至今,是中華民族不斷發展進步的強大內驅力,是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小學階段,學生接觸國學經典的誦讀與學習,能有效幫助學生汲取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養分,提升文化傳承意識,主動學習傳統文化,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發展奠定基礎。小學階段作為文化啟蒙的基礎階段,需要提升對文化教育的重視度。因小學生無論是心智還是道德情操,都處于一個成長階段,此時從國學經典逐漸滲透傳遞出的愛國主義情懷、優秀道德品質等,都能成為之后他們成長的內在動力,生根發芽。
(二)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
小學階段常出現的傳統文化多樣化的國學經典作品,包括唐詩宋詞、成語故事、古代寓言、經典名著等。小學階段學生誦讀國學經典,不僅是對文學素養、人文素質的全面提升,還能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國學經典既承載優秀傳統文化元素,也承載著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體系,對小學階段學生,經過長期的誦讀,能對其心智人格、人文素養以及道德情操的形成產生積極影響。新課標落地執行,各學科關注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其中弘揚和傳承民族精神和傳統美德,正是需要在日積月累的閱讀和思考中形成。
(三)豐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必須具備的能力。在小學階段,學生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145萬字以上,其中第一學段總量不少于5萬字;第二學段不少于40萬字;第三學段不少于100萬字。優秀國學經典閱讀內容的引入,能拓寬學生閱讀視野,擴充學生的閱讀學習資源,加深對資料的理解與認識,逐漸提升理解能力,為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改革奠定基礎。在新時期開展國學經典閱讀已經成為教育中的重點,因其意存高遠、兼具人文與審美屬性等特性,符合小學階段學生閱讀需求。
二、國學經典在語文課堂的特點
(一)趣味性特點
在開展國學經典教學中應當突出其趣味性,以符合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國學經典有著豐富的內涵和形式,而教師針對這些內容加以選擇,需要注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盡可能以豐富的呈現形式,趣味的表達方式,如故事、寓言等,將傳統文化內容帶入課堂。在活動中需要篩選適合的資源,提升體驗活動趣味性、豐富的故事場景建構等,吸引學生參與國學經典的閱讀。
(二)啟蒙性特點
我國有著悠久的文化與資源,其中國學經典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具有極強的教育意義。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深挖文化內容,做好學生啟發與指導工作,以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為主,逐漸提升語文學習能力與綜合素質。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以經典國學故事等注解重難點知識,為學生帶來課堂知識學習和人文思考的啟發。此時的教學實踐,也為學生未來健全人格的養成和人文素養的提升奠定強大的基礎。
(三)開放性特點
國學經典的開放性,也是其形式多樣、兼容并包的特色所在。在課堂教學中,深挖國學經典,教師應在繼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實現教學任務。作為重要教學資源,國學經典的表現形式具有開放性,既有詩歌、成語,也包含寓言故事、名言名句等,將這一資源帶入課堂,能夠全面融入語文學科的各個方面。另外,其開放性還表現在對教師的要求上。在將國學經典引入課堂教學時,教師應當本著開放性原則,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制訂相應的教學方案,有個性化地組織教學工作,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國學經典,發揮國學經典在教學中的作用與價值。
(四)差異性特點
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因為學生能力水平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所以在教學中需要做好國學經典創新,從學生角度出發,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展開個性化教學。另外,國學經典自身的兼容并包,內涵豐富,也需要教師結合教學內容設定形式,將其有效融入語文課堂,與教學內容有效結合。合理的課程內容設定,能夠全面提升教學效率,為課堂教學帶來越來越多的可能性,也使課堂教學不拘泥于某一特點,進而將知識有效傳遞給學生,幫助學生實現個性化發展。
三、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精選適宜國學經典入課堂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國學經典內涵豐富,這種內涵既有形式上的豐富,也有精神內涵的挖掘需求。這也意味著學校在選用國學經典進入課堂教學時,不應是盲目的,而應有深度的研討和謹慎的教學思路。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精選國學經典進校園,可以從兩個方面篩選:其一,所選內容應基于學生興趣、心理與智力特點,恰當地選擇內容;其二,選擇國學經典應當是生動、有趣、簡單易懂、語言質樸的。
根據以上兩個條件,學校語文教師可以成立專門的教研小組,通過網絡、圖書館等途徑篩選內容,如《弟子規》《三字經》等家喻戶曉、傳承至今的經典國學篇目;《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等少年兒童版的名著;再如《論語》《上下五千年》等朗朗上口又蘊含哲理的閱讀篇目;《高山流水》《程門立雪》《狐假虎威》等經典的成語故事,以及《東郭先生與狼》《哭婆與笑婆》等經典的寓言故事,都可以作為閱讀素材引入課堂教學。在日常教學中,教師也要針對所選用的教學內容進行精心設計,使其服務和服從于課堂的整體設置。
(二)將國學經典充分融入日常教學中
國學經典進課堂,落實于具體的教學工作中,需要教師做出有效的思考及預設,將其與日常的語文課堂教學任務結合在一起。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本身就蘊藏著豐富的國學經典知識,這部分知識,是課堂需要講解,且需要學生深刻理解掌握的,也因此承擔著對學生基礎知識培養的重要責任。圍繞教材已有的國學經典,教師可以展開深度解讀,以此豐富學生認知,提升學生素養,陶冶學生情操。另外,教師也可以配合教材內容,適當拓展延伸,進行知識的補充與教學的預設。
除了課堂內容及配合課堂內容的國學經典知識,還有一部分素材是配合日常教學內容而存在的。針對這部分資源,教師需要關注如何將資源注入課堂中。例如,在“日月水火土”識字課教學時,在教材基礎知識上,教師不僅可以從字形、字意上進行講解,還可以從如“火”“日”等字的對稱屬性,解析中國傳統文化的對稱之美。在整體的漢字教學中,教師也可以適當地補充“倉纈造字”“甲骨文”等相關的傳統文化故事,使學生在漢字學習的過程中,對文字的理解進一步增強,也逐漸生成文化自豪感和文化意識。將國學經典充分融入日常教學,是以細節的形式,在日常的言談中自然而然生成,是帶有意境的文化傳遞。
(三)營造輕松的氛圍展開教學
孔子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主張“有教無類”,是較早的因材施教理念。在現代教育中,教師遵循其生動、輕松、趣味的原則,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符合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特征,也能將原本語言簡潔、語意深奧、內涵深刻的國學經典清楚地講解給學生。
設置趣味情境,需要教師將深奧的知識淺講。國學經典在用語和用典上都帶著古人的特有風范和文言敘事結構,這些對小學生而言過于深奧,需要教師進一步解析,將其轉化為適應小學階段學生理解的語言和內容。設置趣味情境也需要關注課堂的素材設置,如借助多媒體設置情境,展開日常教學。例如,詩詞作品都有“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言有盡而意無窮”的特點。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將無盡意境用趣味的方式展現出來,如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教師就可以抓取其中的“寒”與“孤”作為核心詞匯,引導學生品味經典、鑒賞內容。在一些內容的學習中,教師也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以小組的形式進行交流鑒賞。再如《西游記》學習,教師與學生積極互動,創造豐富的體驗與互動感,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故事講解”“場景演繹等,將“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等故事進行展示,使學生深刻體味,快樂學習。
(四)組織經典誦讀活動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經典誦讀活動。經典誦讀,是我國一種較為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甚至在一段較長時間內,學校組織過晨讀、晚讀等活動。國學經典通常自帶韻律,抑揚頓挫間悅人耳目。在語文課堂,適當組織開展經典誦讀活動,有播音示范、教師領讀、學生自主閱讀等不同形式,帶領學生體驗在音律跳動中傳遞出的節奏美、意境美,讓學生進行思考。
學生在聲情并茂的誦讀中,對其中的情感有所品味,掌握其中的特色。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既可在日常授課時讓學生閱讀并體驗其中的經典,也可以通過一些主題鮮明的活動組織教學。例如,清明節、中秋節等傳統佳節,組織此主題的詩詞誦讀或比賽,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投入閱讀中,感知到閱讀的趣味和優秀傳統文化的參與感。組織經典誦讀活動,能夠為學生呈現經典的效果。
(五)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習慣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將經典的國學作品帶入課堂,也要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經典的閱讀教學內容,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相應的教學內容。除了課堂教學有意識地向學生傳遞國學經典的趣味,也要關注對學生的啟發與引導:一方面,教師要結合課堂教學,向學生進行經典推薦、影視劇作品推薦等,還可以借助學生間的學習小組,鼓勵學生共同完成日常學習。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與家長進行溝通,邀請家長陪伴學生一同學習國學經典,完成課下的閱讀活動和任務。
在新課改下,國學經典進入課堂,與小學語文教學有效融合,不僅為課堂教學帶來豐富的體驗與互動,而且可以全面推進教學的開展與完善,為日常教學帶來有益啟發。
【參考文獻】
[1]莊永秀.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19,24(12):11.
[2]蔡金羨.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20,21(10):29.
[3]馮國剛.探究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考試周刊,2021,15(7):23.
[4]馬紅芳.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新課程,2021,13(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