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家慧

[摘 要]中職教育是以實踐應用為目的的教育,中職英語教學也指向實踐應用。產教融合與中職英語教學的本質相符,以產教融合為導向的中職英語教學有利于學生的英語學習和職業體驗。產教融合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可明確中職英語教學目的,為中職英語教學提供教學資源,讓學生有更豐富的英語學習體驗,對中職英語教學具有正向指導作用。先學后教將“學”放在“教”的前面,不僅是位置的調整,而且是教學觀念的調整,這樣強調學生的學在先,教師的教在后,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教要基于學生的學。以產教融合為導向的中職英語先學后教實踐建議如下:課前引導,自主學習與合作練習相結合;課中連線,在討論中突破重點;課后實踐,在實際場景中加強應用。
[關鍵詞]產教融合;中職英語;先學后教;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 G633.41? ? ?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3)07-0036-03
產教融合是指職業學校根據所設專業積極開辦專業產業,把產業與教學密切結合,讓產業與教學相互支持、相互促進,把學校辦成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科技服務為一體的產業性經營實體,形成學校與企業相結合的辦學模式。學校、企業合作是產教融合的前提,雙方應深度分析需求,找準長期合作點,在合作目標、方向、內容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討和謀劃,“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在職責對等原則的基礎上,發揮各自的優勢,實現優勢互補,保障合作平穩長久,達成“1+1>2”的共贏愿景。
中職英語教學的目標是讓學生將相關知識應用于產業發展實踐中。以產教融合為導向的中職英語教學理應注重教學實踐,尤其是應注重與企業緊密結合的學習實踐,在發揮產教融合教學作用的同時,體現中職英語的應用價值。“先學后教”是指每一節課都要從學生的“學”開始,這個“學”是學生帶著教師布置的任務、有既定目標的自學,學生的自學成為一堂課的起點,在這個起點的基礎上,教師再進行教學。在產教融合背景下將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應用于中職英語教學中,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體驗英語學習過程,使其在掌握英語知識的同時學會應用英語知識。
一、產教融合對中職英語教學的影響
(一)產教融合明確中職英語教學目的
產教融合是將現代教育和地方產業相互融合,培養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的經濟型人才,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產業可以將教育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同時為學生的就業提供幫助。產教融合的教學是為產業發展服務,而中職教育的本質是為學生的職業發展服務,二者具有契合性。一方面,對企業而言,產教融合可以借助教育的力量促進企業自身發展;另一方面,對教育而言,產教融合讓教育目標更容易實現。在產教融合導向下,中職英語教學的目的非常明確,即為產業發展服務,為產業發展提供人才基礎,這為中職英語教學指明了方向。因此,產教融合讓中職學校英語教學的目標圍繞產業發展進行,圍繞培養人才來進行。
(二)產教融合為中職英語教學提供教學資源
在產教融合背景下,中職英語教學與產業發展密切相關,學生需要學習有關產業發展的英語知識,教師需要利用企業的資源加強英語教學。中職英語學習是關于行業英語的學習,相關行業用語在實踐運用中會有專業要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將企業發展過程中需要用到的行業英語內容融入中職英語教學中,充分利用企業的英語資源。由于英語知識的指向性明確,產教融合導向下的中職英語知識的應用目的也非常明確,這就為中職英語教學設定了應用場景。在產教融合中,企業本身就有可以應用英語的場景,中職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很好地利用這類蘊含巨大的教育資源的場景。這樣一方面可以為英語教學服務,另一方面可以為學生以后的職業發展作鋪墊。因此,無論從學生學習需要的角度出發還是從應用英語知識的角度出發,產教融合都可以為中職英語教學提供實際需要的資源和英語應用場景。
(三)產教融合讓學生有更豐富的英語學習體驗
在產教融合背景下,學生的英語學習過程中可融入不少實際場景,學生可以結合企業的具體實踐學習英語知識,甚至可以進入企業加強英語的學習和練習,這是學生在課堂上無法獲得的一種英語學習體驗。融入實際場景的體驗能讓學生將抽象的語言轉為生動的畫面,能幫助他們直觀地、多元地感知英語,進而提升他們的英語素養。在實踐場景中的英語體驗比在課堂上的英語體驗更加豐富和真實。這些英語體驗一方面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練習機會,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學生以后的工作實踐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產教融合有利于中職英語教師開展實踐活動
在產教融合導向下,企業與學校緊密結合,學校可以到企業開展英語實踐活動,或者由企業提供更好的教學路徑,為中職英語實踐活動提供更多機會。同時,企業為中職英語教學提供的實踐機會不僅有空間層面的,而且有內容層面和體驗層面的,可以深化學生的認知及其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從這一意義上說,產教融合可以讓中職英語教學實踐空間更廣大,形式更多樣,內容更豐富。
二、先學后教及其優勢
(一)先學后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合作能力
先學后教的核心是先讓學生借助自身的習慣、意識和經驗,展現自主性先學,以便教師全面、清晰、精準地了解學生的學情,根據學生在先學過程中所暴露出來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設計。先學需要學生通過微課、網絡資源、教師布置的任務等,在教學前進行提前學習,相當于在教師“隱形”的指導下進行自學或者合作學習。這一過程的完成要求學生借助資源、分析任務、尋找路徑、思考方法,有助于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先學后教有利于減小學生學習差異,促進全體學生發展
在先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重點關注學習落后的學生,為其自學提供更多幫助,以促進其進步,使其在課堂教學中能夠與其他同學的學習進度保持一致。教師對先學情況的把握不僅需要關注內容方面,還需要關注學生方面,尤其是學生的學習基礎方面。對于學習暫時落后的學生可以在課前給予重點指導,這也是先學的意義。在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已經了解了學生的學習情況,就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調整教學,以便讓學有余力的學生學得更好,讓學有困難的學生跟上進度。
(三)先學后教有利于減輕教學負擔,讓師生更輕松地學習
在先學后教模式下,由于很多任務學生在課前會認真學習并已提前完成,課堂上教師以學生在課前學習中未解決的問題和組織學生討論為主,這樣,教師減輕了教學壓力,學生也減輕了學習的壓力。在先學后教模式中,整體教學過程貫穿了學生的學,充分地體現了其主體地位,并且在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還能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探討中,教師只負責在旁引導或點撥,教學氛圍變得輕松、和諧。課前,學生也不必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一定的任務,因此是相對輕松的。這樣,先學后教就能夠為教師和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實踐機會,分散學習任務和增加學習時間,減輕師生的壓力,為教學討論提供機會,高效利用課堂時間。
三、以產教融合為導向的中職英語先學后教實踐建議
我校以產教融合為導向在中職英語教學中進行了先學后教的實踐探索,形成了“產教融合導向下的先學后教英語教學模式”,具體見圖1。該模式以產教融合為導向,以學生為主體,圍繞英語學習主題內容進行了教學的系統化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課前引導,自主學習與合作練習相結合
一方面,教師需要為學生設置好課前學習任務,包括課前學習的主要內容、主要方式、需要達到的目標、用到的材料及其獲取途徑等。在學習過程中,如果學生有任何疑問,教師可隨時答疑解惑,為學生的繼續學習提供幫助。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互聯網密切關注學生的課前學習情況,為其提供必要的指導。另一方面,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主題內容的學習,在完成主要任務的同時積累學習經驗,形成正確認知,為課堂討論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學生之間可以進行合作練習,尤其是對英語學習來說,合作練習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以及任務的完成效果。產教融合在這一階段體現在教師為學生提供企業的真實案例,讓學生根據這些案例對主題內容進行分析與學習,但這一時期學生還沒有進入企業,對實際問題的把握還需要多加練習。
例如,在教學“At the Hotel”一節時,在課前學習階段,教師為學生布置了以下四個學習任務。
1.找出一部英文電影中有關酒店或住宿的片段,分析其中的對話。
2.根據教材和網絡資料,思考并整理出你認為在酒店會用到的英語口語交際詞句。
3.提供一個真實的酒店場景:小王出差要住酒店,本來預定的是住三天,但因為有事需要續住兩天。第四天,由于酒店的失誤,小王無法享用酒店的早餐和健身房,這讓他很不開心。想一想,如果你是酒店經理,應該怎么處理,用英語設計一段你與小王的對話。
4.和同學討論自己設計的這段對話。
對于這樣的課前學習任務,學生表示非常感興趣,他們既可以從電影中學習英語,又可以對真實的案例進行想象,同時可以在與同學的交流中發現自己的問題并解決問題。如果有些問題不能在課前解決,他們可以記錄下來,在課堂上再進行深入討論。此時,產教融合體現在教學案例的提供上,案例是企業人員提供給教師的,具有代表性,是很好的應用英語的場景。
(二)課中連線,在討論中突破重點
在課中,教學的主要任務是討論課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重要問題,圍繞學習主題內容進行深入探討。課中的一般流程如下:首先,教師讓學生自由發言,談一談自己在課前學習的收獲與疑問。通過發言與討論,教師可以收集學生的學習疑問并整理出主要的問題,將這些問題與教學目標相對應,以梳理出重要的討論主題。其次,以小組的形式討論整理出的問題,小組給出解決方案,教師和學生一起篩選出較好的方案,進而執行方案或講解其內容。最后,教師總結,呈現教學要點和學生的學習情況,布置后續的學習任務,尤其是課后需要練習的內容。當產教融合融入課中教學階段后,情況就發生了變化,教學效果會得到提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連線企業相關人員,邀請他們到校為學生講解與主題內容有關的知識。由于企業人員有豐富的一線工作經歷,他們的講解會結合自己的工作內容,這樣學生可以從中學到實際的可操作應用的知識。而且,這樣的講解多以實際案例或故事的形式展開,更容易讓學生理解和接受。第二,連線企業場景,教師可以通過播放視頻的形式將企業內有關學習主題內容的場景展示出來,讓學生結合這些場景深入探討學習內容。第三,連線企業物品,如果課堂上的學習主題內容與企業物品密切相關,教師也可以請企業人員到校為學生講解,或用播放視頻的形式為學生呈現物品及進行講解,讓學生結合物品更好地理解學習內容。
(三)課后實踐,在實際場景中加強應用
課后實踐是指經歷了課前和課中的學習后,教師組織學生進入企業開展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中。課后實踐既是對所學知識的強化,又是重要的教學環節,學生通過課后實踐不僅可以鞏固知識,還可以學到在校園內學不到的知識。一方面,課后實踐為學生加強應用提供了真實的場景,在真實的場景中,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會有新的認知,也能結合實際問題進行更多思考。另一方面,在實踐學習中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多,能接觸更多的人和場景,進而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職業情感,為其以后的職業發展打下基礎。課后實踐是產教融合導向下的產物。課后實踐可以提高產教融合的水平,產教融合又有利于提升課后實踐的質量。
總之,以產教融合為導向的中職英語先學后教更傾向于實踐,讓中職英語教學具備職業實踐的功能,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豐富學生的職業體驗。采用先學后教模式的中職英語教學,在產教融合導向下,教學形式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教學內容更加豐富,不僅可以助推中職英語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而且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 ?參? ?考? ?文? ?獻? ?]
[1]? 劉丹青,王宇寧,謝平.新工科背景下產教融合育人的原則、問題及對策[J].中國科技產業,2023(1):71-73.
[2]? 陳春蘭.產教融合背景下提升中職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應對策略[J].海外英語,2021(6):172-173.
[3]? 黃禮花.加強情景體驗,提升中職學生英語素養[J].學苑教育,2022(26):72-73,76.
[4]? 潘瑤瑤.先學后教:重建自主探究型課堂的教學范式[J].教書育人,2022(23):57-59.
[5]? 朱榮花.基于“先學后教”理念下初中英語教學有效性微探[J].教育界,2019(1):31,68.
(責任編輯? ? 黃? ? 曉)
中學教學參考·語英版2023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