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龍生



摘 要:高三數學二輪復習的教學目的是形成“點”上的突破,教師要能把同一類問題串成一條主線,形成“問題串”集中起來進行比較、分析,即“串聯”教學,從而讓學生在關鍵問題的解決上,方法運用更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強勁,進而實現學生在二輪復習中能力提升的目的.
關鍵詞:二輪復習;串聯教學;高中數學
高三數學二輪復習,通常就是數學專題復習,大致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以知識模塊為專題,對高中數學各章節的主要內容或重點內容進行復習;一種是以高中數學重要的思想方法為專題,對一些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結合各類考題進行較為系統而全面的復習.無論是哪種復習模式,它所要達到的教學目的是形成“點”上的突破,即要在一輪復習的基礎上進一步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在某些重點方法、重要問題上有所突破.
然而我們發現,不少學校組織的二輪復習效果并不理想,學生并沒有形成能力上的突破,他們的解題能力、解題技能還在一輪復習的基礎上徘徊不前,其根本原因不是這些重點方法、重要問題練得少、講得少,關鍵是沒有把同一類問題串成一條主線,形成“問題串”集中起來進行比較、分析,即“串聯”教學,以致問題一變,學生就毫無招架之力.
本文結合自身多年高三數學的教學經驗,從具體的課堂教學案例出發,談談二輪復習中“串聯”教學的一些做法和想法.
高三數學教學工作無疑是辛苦的、忙碌的,它不僅需要教師會做題,更需要教師有高效率的解題教學水平.這需要教師多學習,特別是多讀一些數學雜志,借鑒一些先進的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還需要教師善于專研數學問題,傳統的就題講題已不能適應新時期的數學課堂了,就如本文中所講的串聯教學,它需要教師勤于思考,才有變式、拓展問題形成“問題串”供課堂教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