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景歌
摘 要:近年來,國家進行新課程改革,其重點是要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學校教學不應局限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更要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改進教育方式,培養學生的各方面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在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生數學閱讀能力更需要培養和提高。當前的大部分高中生數學閱讀能力比較薄弱,缺少正確的方式方法。而數學不僅僅是各大學科中重要的學科之一,也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相較于其他的學科,學習內容難度比較大,涉及的知識范圍很廣,學生對于這門學科的學習效果也并不是特別明顯。所以,為了提升數學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需要提高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做好引導工作,改進新的教學方法,采用適合的方式,提高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增強學習效果。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數學;閱讀能力
在2011年版的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了“數學素養是每一名學生都要具備的基本素養”,2017年版的新課標中進一步明確了數學閱讀能力對于發展數學素養起到了關鍵的作用[1]。在新課標和新高考的影響下,很多數學題目閱讀量增加,需要學生大量地進行閱讀,從中提煉出對于解題有用的信息。這對于學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因此,要求高中數學教師培養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使學生能夠精準地從題目的要求中提取到有用的信息,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2]。
一、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數學閱讀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首先,在以往的數學教學中,題目要求比較簡單,對于學生的閱讀能力要求并不是特別高,大多數學生可以很簡單地在題目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有關信息,所以,高中數學教師更加注重數學知識理解以及數學能力的提高[3]。但是,在核心素養背景下,隨著目前新課程改革的進行,數學題目越來越刁鉆,題目要求越來越復雜,需要學生從眾多的信息中提取到有用的信息,這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其次,數學閱讀與語文閱讀完全是兩個毫無關系的內容,語文閱讀僅僅包括了文字方面,但是數學閱讀中包括了數學符號、各種數字、圖文、表格等很多信息的閱讀。因此,數學閱讀在高中生的數學學習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更加需要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最后,教師需要培養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加深學生對于數學材料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對于數學問題的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通過各種實踐和練習,培養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只有學生擁有了有效的數學閱讀能力,才能從眾多復雜的數學信息中提取到有用的信息,對于數學問題進行更好的認識與理解[4]。
二、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數學閱讀能力培養研究策略
(一)激發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終身學習者來說,需要以興趣作為支撐[5]。沒有興趣的支撐,學生可以短暫地進行學習,短暫地汲取知識,但是無法進行長期的保持。如果沒有興趣作為支撐,一段時間過去,耐心漸漸消耗殆盡,知識便會被慢慢遺棄。只有對事情有了興趣,才會一直堅持做下去,將閱讀的習慣和能力運用到生活的各個方面。所以,高中數學教師應該培養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通過合理有效的方式,從學生的閱讀興趣入手,在教學中穿插合適的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想要進一步探討,激發學生內心的學習動機,提高數學閱讀能力,提高學習成績。
例如,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1中的《集合的概念》這一課,函數概念非常抽象,教師可以先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人以群分,物以類聚”,教師引導學生討論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具體可以運用到哪里比較合適,在什么情境之中運用比較合適。引發學生的討論,在學生進行討論之后,教師引導學生主動舉手發言,或者是選取幾個答案比較正確的學生在全班同學面前進行分享和解答。在學生進行回答過后,教師給予學生正確的答案。隨后引出本節課即將要講授的內容。簡單介紹集合的概念:某些指定的對象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集合。集合中的每個對象叫作這個集合的元素。隨后,教師可以給學生講授常用的集合以及記法。教師可以用一個例子引出另一個例子。如“如果是集合的元素,那么就說屬于,記作”,向學生解釋了這么記作的原因,隨后向學生拋出一個問題:“如果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說不屬于,那么應該記作什么呢?”教師提出這個問題,引發學生的探討,將學生帶入這個數學情境之中,使學生對此產生疑惑,想要得到正確的答案。通過這個方法,可以使學生在學習一個新知識的過程中,對于新知識產生好奇心,產生想要一探究竟的想法,促使學生主動去探索問題的答案,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激發學生的閱讀意識,增強學生的閱讀動機,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加強數學閱讀指導
在新課程改革和新高考的影響下,學生要對新的教學模式有深入的了解,需要教師的指導。學生在學習中占主體地位,但是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教師這一角色發揮著至關重要的引導作用,如果沒有教師的引導和規范,學生不可能及時有效地接收到新的知識,提高學習能力。所以,學生學習的進步離不開教師的引導,當然,數學學習也是如此。數學相比起其他的學科來說,學科思維更加嚴謹,學科語言更加晦澀難懂。教師在指導學生對于數學題目內容進行閱讀的過程中,應當采取恰當的方式和方法,指導如何從一段內容豐富的題目之中尋找到符合題目要求的信息,輔助解題。教師在指導的過程中,要嚴格規范手段,做好對概念和公式的精準提取,提升學生對數學問題的敏感程度,精準找到問題的關鍵點,采用重點提取的方式,進行閱讀題目,一邊閱讀一邊思考這個關鍵點應該怎么應用,以及如何應用,提高數學閱讀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1中的《函數的應用》這一課中,講解二次函數中根與系數的關系。二次函數的根即二次函數的圖像與+=
,軸焦點的橫坐標,這就是根與系數的關系。指導這兩個公式之后,判斷、、的值,也可以根據、、的值去求兩個根。在講解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加強閱讀,從閱讀中提取根與系數的關系,通過文字上的表達,運用到數字上,得出正確的答案,提高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
(三)培養數學閱讀能力
在大范圍的閱讀中,數學閱讀和語文閱讀有著很大的差別。語文屬于文字上的閱讀和理解,通過文字感受到從中散發出來的情感和心情,而數學閱讀屬于信息提取上的閱讀,通過閱讀內容,從中找到有用的信息和符號,運用這些找到的信息輔助解題。所以,語文閱讀和數學閱讀有著十分明顯的差別。數學閱讀更加困難,數學閱讀的能力也更加難以培養。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培養數學閱讀能力,通過提高數學閱讀能力,加強對于數學信息的敏感程度,能夠在一段數學語言中,成功提取到有用的信息,輔助解題,更加準確無誤地解答題目,既提高了數學成績,也培養了數學閱讀的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1中《三角函數的應用》這一課中,講解到“三角函數”的應用,以一個例題作為例子:“點為做簡諧運動的物體的平衡位置,去向右的方向為物體位移的正方向,若已知振幅為5cm,周期為5s,且物體向右運動到平衡位置最遠處開始計時,求物體對平衡位置的位移和時間之間的函數關系以及求該物體在=7s時的位置。”先讓學生進行閱讀,引導學生從中找出一些對于解題有效的信息。在學生尋找完畢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對于此問題進行分析和解答,學生可以回答從中找出來什么有用的信息以及這些信息如何運用在解題之中,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將學生找到的有效的信息依次進行分析和解釋,最終公布正確的答案。同時教給學生如何在一段信息之中找到對于解題有用的相關信息,引導學生通過這些信息對于題目所提問的相關問題進行解答。不僅僅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還提高了學生的分析能力,促進數學學習的有效進行。
(四)培養數學思維
在新課程改革、新高考的影響下,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不僅限于從一段題目中尋找到有效的信息,更需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數學思維和數學閱讀能力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只有培養了良好的數學思維,才能夠更加迅速增強數學閱讀能力。有了數學思維,能夠更加快速地從一段題目中尋找到有用的信息,數學思維可以輔助數學閱讀的進行。數學教師應該清楚地明白數學思維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從認識到理解,到領悟,到通透,提升自己的數學能力。所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可以促進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2《基本立體圖形》這一課中,教師給在給學生教授幾何圖形的直觀圖以及計算面積和體積的過程中,需要學生擁有良好的三維立體空間能力,需要學生通過平面圖形在大腦中進行想象,形成立體圖形,更加直觀地形成長、寬、高的概念,以輔助數學解題的順利進行。教師引導學生在一個平面圖形之中構想出其立體圖形的樣子,用筆在平面圖形中標注出其長、寬、高。在學生標注完畢之后,教師可以公布正確的答案,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加復雜的圖案,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逐漸加大難度,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
(五)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無論是在什么閱讀中,都必須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于往后的日常閱讀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一旦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在往后的任何閱讀過程中,都能夠游刃有余,無論閱讀哪個方面的知識,都能夠有效地從中提取到有用的信息。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平時就要更加注重閱讀。首先不能盲目進行閱讀,而是要有計劃地進行閱讀,做閱讀筆記,在閱讀的過程中,按照計劃進行閱讀。其次,要養成記錄的習慣,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任何的知識點都不可能永遠牢記,必須要通過不斷的復習和鞏固,增強記憶力,加深對于此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學習質量。最后,在閱讀中要注意歸納整理信息,將關鍵點記錄下來,以便于后續的復習。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2《隨機抽樣》這一課中,教師通過一個例子使學生進一步了解什么是隨機抽樣,關于隨機抽樣的問題應該怎樣解決。如“從2018名學生中選取50名學生參加全國物理競賽,若采取以下方式選取:先采用簡單隨機抽樣的方法從2018名學生中剔除18名學生,剩下的2000名學生再按照系統抽樣的方法抽取,則每名學生入選的概率是否相等?”教師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題目中的信息中提取到關鍵信息:“2018名學生”“選取50名參加比賽”“剔除18名學生,取整數”“在剩下的2000名學生中系統抽取”等,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將這些關鍵點記錄下來,或者是標注出來。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有利于培養良好的閱讀能力。
(六)加強閱讀訓練
課本的知識是有限的,不能夠通過課本獲得所有的知識。在新課程改革的環境下,課本的內容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變革的,所以這就更加需要增加學生的知識面。不僅僅只是通過日常的課本進行學習,還要通過各種課外的書籍進行學習。不斷增加閱讀訓練,提升學生的數學閱讀學習能力。如何加強訓練呢?首先,根據閱讀內容,設計好問題串,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同時,引導學生將教材中重要的概念、法則、公式、公理、定理等知識中的關鍵字用“勾、點、圈”畫出來,深入理解數學文字內涵,便于形成良好的數學閱讀習慣。其次,重視學生對數學特有的符號語言和圖形語言的理解。教師要引導學生認真觀察,通過內引外聯來展開想象,記憶各數學符號語言的特點,以便在閱讀中,達到正確理解符號的語言意義。最后,利用直觀的圖形語言,引導學生閱讀有關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或用有關數學概念、定理“圖形化”的材料,引導學生感悟數學的直觀美、簡潔美及和諧美,以增強閱讀的效果。
結束語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目前新課程改革,新教材的使用,再加上新高考的實施,更加要注重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只有養成數學閱讀的好習慣,提高數學閱讀的能力,才能更加高效地提升數學素養。因此數學教師要加強對于數學能力培養的教學方法的研究,制訂有效的數學課堂創新的方法,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加強對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施榮佳.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數學閱讀能力培養[J].數理天地(高中版),2022(4):41-43.
[2]沈勇波.信息技術背景下的高中數學核心素養能力培養策略分析[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1,6(17):86-87.
[3]馮陽.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中生數學閱讀能力培養策略研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1(24):55-56.
[4]楊春霞.核心素養導向下高中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J].高考,2021(24):117-118.
[5]藺俐,田虹.核心素養導向下高中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課堂教學教育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2020:419-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