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紅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持續深入,學習成績不再是評判一名學生是否優秀的唯一標準,而是要求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為此,體育教師應該要不斷地調整、創新教學方法,在因材施教觀念的指導下,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并在體育長跑訓練時采用分層教學法,激發學生對長跑的熱情,促進學生身體素質水平的提升以及心理素質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初中體育;分層教學;個體差異
初中階段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發育時期,身體和心理都在發生變化,進行規范的體育訓練有益于身體和心理的健康發展。不同的學生因層次不同,體質都不一樣,鍛煉效果也不相同。因此教師在體育長跑教學中可采用分層教學法,同時注意在長跑訓練時做好安全防護,課前先了解清楚學生的身體情況,帶領學生充分做好跑前拉伸運動,根據男女生的身體素質安排不同的長跑距離標準,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真正達到因材施教,各有所獲的要求。
一、初中體育分層教學的內涵
1.以學生為中心
初中體育分層教學首先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考慮每位學生的興趣愛好、生理與心理素質、運動能力及個性差異。這種教學方法尊重每個學生的獨特性,旨在為他們提供最適合的教學方式和內容。
2.差異化教學
分層教學強調教師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和層次,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評價標準。這種差異化的教學方法有助于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使他們在各自的層次上都能得到最優化的發展。
3.可操作性強
初中體育分層教學以小群體的“小班教學”為基礎,這使得分層指導、分層推進、分層練習等操作更加容易實施,從而確保良好的分層教學效果。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提高教學質量,也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初中體育長跑教學的常見問題
體育課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繁忙學習生活中有時間進行體育鍛煉、明白健康的重要性,然而大部分學校對體育課并不重視,導致初中體育教學并沒有達到素質教育提出的要求。在初中體育長跑教學中常常有以下幾個問題:
1.體育課的課時少,對長跑的教學時長也相應地減少
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人們對“德、智”的重視遠大于“體、美、勞”,這一點體現在學校對體育課的課時安排和師資力量上。一般來講,在一周的課程中體育課有三節,相對以前有所增加,但要做好體育教學還是存在一定的難度,在應試教育下,雖然說體育課沒有像語文、數學、英語等科目占中考的比重大,但它在傳授體育基本知識、增強學生體質和思想道德品質教育上非常重要。
2.初中階段缺乏體育長跑的理論知識教育
長跑是體育鍛煉中對身體素質要求較高的一個項目,要求長跑者具備較好的耐力、掌握呼吸的節奏技巧以及良好的身體素質等,如果在長跑前沒有掌握其技巧、沒有充分的跑前準備活動,可能會引起肌肉酸痛、膝蓋受傷甚至是骨折這類更嚴重的問題,影響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健康,同時也會影響學習,可見掌握長跑的理論知識的重要性。
3.對體育長跑的距離沒有進行分層次的安排
通過對初中體育課的大數據調查發現,長跑的距離一般只分為男、女生兩種,女生的長跑距離相對于男生來講要更短,但這種分法依然存在問題,因為長跑距離對有些身體素質較差或者有身體疾病的學生來講還是存在一定困難,所以在體育長跑中偶爾出現學生突然暈倒、摔倒、受傷的情況,就是因為長跑距離的不合理安排造成的。
三、體育教學中運用分層法的優點
將分層教學法運用到初中體育教學中,其優點如下:
1.分層教學符合因材施教原則,要求體育教師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做針對性的活動安排
在長跑前體育教師對所有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有清楚的了解,能夠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體育鍛煉,滿足不同學生的要求。
2.分層教學能夠讓體育教師教有教法和學生學有所獲
素質教育要求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使用分層教學法有助于實現這一目標,改變過去傳統的體育教育教學法,既讓體育教師的教學水平得到提升,也能讓每一位學生在體育課上學到知識。在體育課上,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做一個層級劃分,把身體素質差別小的分到一個層次,盡可能地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長跑運動當中,得到適合自己的長跑訓練強度,在每一節體育課中都有所收獲。
3.分層教學還可以激發學生對長跑的興趣,調動其積極性
體育教師可以用距離分層法,將長跑的難度分成不同的等級,讓學生從低等級開始,可以消除學生對長跑害怕恐懼的心理,而且每完成一個等級的長跑,學生都會產生成就感,激發其對長跑的興趣。
四、初中體育長跑分層教學的策略
1.體育課前了解學生的身體情況
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在授課前應該對自己的授課對象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這樣才能做出有針對性的、高效的教學活動安排。作為體育教師在體育課上首先要做的就是詢問本次課學生的身體情況,要了解是否有學生受傷,女生是否在生理期,以及隨時注意學生的狀態。特別是長跑運動前了解清楚學生當天的情況后,就可以給不同情況的學生安排不同的長跑計劃,提高體育教學效率。但必須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如果學生實在是身體不舒服,不符合長跑的條件,可以換成其他較輕松的訓練,或者是休息。
2.合理地劃分長跑距離的層次
分層教學不是簡單地、隨意地劃分層次,而是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身體素質來合理劃分,這樣才符合因材施教的真正要求。在初中體育課教學中,分層教學就非常適合長跑運動。在長跑運動前,體育教師應該給學生做一個體能測試,然后根據測試的結果,將相同層次學生劃分為一個組,不同層次小組長跑訓練的距離不同,之后依次疊加。每個組還可以設一名小組長,協助體育教師完成長跑訓練教學。而且小組訓練更能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分層教學劃分的標準除了學生的體能之外,還要考慮到學生的身體健康情況、心理健康等因素,只有這樣才能使長跑距離的層次劃分更加合理。
3.初中體育長跑要注重分階段教學
在初中體育課上,在保障學生安全的前提下讓學生做好長跑運動,體育教師應當采取分層教學法,將長跑訓練的內容分成幾個階段來教學。第一階段,在正式跑前體育教師應該先給學生講解長跑的理論知識和技巧,能有效地避免一些安全事故。第二個階段,跑前熱身操的教學,熱身操可以有效預防運動損傷等問題,讓學生提前進入運動狀態,有助于長跑任務的完成。第三個階段就是正式開始長跑,這一階段一定要給學生強調把握呼吸的節奏,動作也要協調。最后一個階段是長跑后的放松和拉伸。長跑后不要馬上停下來,可以圍著操場慢走一兩圈,使身體放松下來,然后再做一些拉伸動作,緩解肌肉緊張和酸痛。
4.量身定制,設計差異化教學方案
首先,針對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教師應該明確每個層次學生應達到的長跑水平和技能。其次,在教學內容與方法的選擇上,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層次進行差異化設計。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首先通過體能測試和課堂觀察,將學生分為A、B、C三個層次。對于C層次的學生來說,他們的主要問題是體能較弱,跑步姿勢和呼吸方法不規范。因此,教師應將教學目標設定為幫助他們掌握正確的跑步姿勢和呼吸方法,并逐步提高他們的基礎耐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可以采用游戲化和趣味性的教學方法,如接力跑和追逐跑,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逐漸適應長跑運動,并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對于B層次學生來說,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長跑基礎,但速度和耐力還有待提高。因此,教師應將教學目標設置為幫助他們提高速度和耐力,并學習如何在長跑中保持穩定的節奏。教師可以增加間歇訓練和爬坡訓練等更具挑戰性的內容,提高學生的體能水平,教會他們如何在不同路況和環境下保持穩定的跑步節奏。對于A層次學生來說,他們已經具備較高的長跑水平,因此教師的教學目標應設定為進一步提升他們的競技水平,并培養他們的比賽策略和心理素質。教師要注重高強度間歇訓練和模擬比賽場景等教學方法的運用,通過高難度的訓練內容提高學生的競技能力,讓他們在模擬比賽場景中鍛煉心理素質和學習比賽戰略。
5.循序漸進,實施動態調整機制
在長跑教學中學生的進步是動態的,因此教師需要實施動態調整機制,以確保教學進度與學生的實際水平相匹配。
首先,在教學進度的層次性安排上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調整。例如對于中級學生中表現突出的個體,教師可以提前讓他們接觸高級學生的訓練內容,如高強度間歇訓練等,以滿足他們更高層次的學習需求。反之,如果某一層次的學生遇到困難或進步緩慢,教師則可以放慢教學進度,提供更多的輔導和支持。例如對于初級層次中體能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增加一些基礎體能訓練,以提升他們的體能水平;對于中級學生中速度和耐力提升困難的學生,教師可以為他們設計更具針對性的訓練計劃,并加強指導和鼓勵。
其次,教師要根據學生層次的動態調整策略進行定期的教學評估。對于表現突出的學生,教師可以將其提升到更高一層次進行教學;對于進步緩慢的學生,則需要提供更多的指導和幫助,或者根據實際情況降低教學難度以激發其學習興趣。
6.互動合作,促進學生間交流互助
在長跑教學中,學生之間的互動合作對于提升教學效果具有重要意義。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和學生間的互助與競爭機制來促進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長跑水平和興趣將他們分成不同的小組,并為每個小組設置相應的合作任務。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需要一起進行長跑訓練、分享跑步經驗和技巧、互相鼓勵和支持等。這種學習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長跑水平,還能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和溝通能力。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之間進行互助與良性競爭。在長跑訓練中,教師可以設置小組之間的比賽任務,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在比賽中,學生需要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跑技能,為小組爭取好成績。而在比賽之外,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之間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綜上所述,初中體育長跑教學使用分層教學法可以滿足不同身體素質的學生需求,同時也符合長跑教學的要求。長跑是一項增強學生身體素質、調節情緒的運動,因此體育教師可以在因材施教教學原則指導下采用分層教學法,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長跑運動中,真正地讓學生在體育課中學有所獲。
【參考文獻】
[1]陳康.因材施教,各有所獲—淺談初中體育分層教學[J].當代體育科技,2013(07).
[2]孫娟.因材施教,各有所獲—淺談初中體育分層教學[J].體育風尚,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