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改革要求小學語文教師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積極開動腦筋,努力地去探索新的知識和內容。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教學工具,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備受關注,它既能夠以可視化的表征讓學習內容更加生動形象,又能夠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保證思路清晰、重難點明確。文章著眼于小學語文的教學實踐,分析了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深度閱讀教學中的作用和意義,并探討了思維導圖在深度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關鍵詞:思維導圖;深度閱讀教學;小學語文
思維導圖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思維工具,在教育領域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師將思維導圖創新、合理地運用到語文深度閱讀課堂過程中,無疑顯化了教師的教和學生學的過程,使冗雜抽象的語文知識顯性化、系統化,問題簡單化。更重要的是,體現了學導課堂的精髓。
從教師層面看,思維導圖使得“導”的關鍵點和核心點更明晰,思維方法的滲透更具象,更重要的是節約了時間,真正做到把更多課堂時間留給學生,少教多學,實現“教為主”向“學為主”的轉變。
從學生的層面看,學生在填寫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對不同的學習任務有更加明確的方法指引和實踐,降低了學習難度,大大增強記憶力,提升創造性思維能力。經過反復思考提煉,歸納能力和信息提取的能力也逐步提高,歸納出相關的、準確的關鍵詞。而關鍵詞形成各個節點,節點之間又極易產生清晰的聯想,從而促進學生的記憶力,增強理解力。最終,實現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
一、小學語文深度閱讀教學中思維導圖的作用分析
從小學語文深度閱讀教學經驗的總結來看,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深度閱讀教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深度閱讀教學中,科學地融入思維導圖,可以達成激趣、理序、習法的效果,從而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還可以優化教學過程,提升深度閱讀的效果。
(一)激發興趣,引導學生愛上閱讀
思維導圖是“可視化”的思維方式,能夠直觀形象、形式豐富、條分縷析地將各級主題關系及相互隸屬的層級展示給學生,讓學生一見就心生愛慕,想一探究竟,并自覺加入自己的思考。教師順應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施以激勵制度,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超越他人、不甘落后的心理激勵著學生更認真、更努力地深度閱讀,做出更有效率的思維導圖,從而愛上閱讀。
(二)厘清文序,引領學生清晰閱讀
特級教師薛法根曾說過:“一節語文課就是在讀啊讀,理解啊理解,感悟啊感悟,最后學生究竟讀懂了什么,還是模模糊糊一大片?!边@樣的閱讀課往往以一個問題為主導,讓學生圍繞這個主題去思考。但由于沒有思維上的步推引領,課堂的學習往往流于形式,學生的思考顯得膚淺、雜亂、言之無物。若引入思維導圖,這個僵局便可打破。無論內容、結構還是線索,思維導圖可以憑借多樣的形式在每一個思維節點給予清晰地引領,讓閱讀由淺入深,學生在學習的“真實的情景”中,不斷針對文本進行深度閱讀,從而做出自己的判斷。
(三)習得方法,帶領學生學習表達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痹趺从煤眠@個例子,如何帶學生學習作者“寫了什么”“怎么寫的”“為什么這么寫”才是最關鍵的。說一千道一萬,不如用一個圖。豐富多彩的思維導圖,能夠讓教師跳出語文本身,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情境,讓課文真正成為一個“例子”。學生借助例子,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多方位的實踐,通過動腦、動手學習語言、內化語言和輸出表達,把語文學得靈動、有趣。
二、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深度閱讀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導出新舊銜接,助推閱讀探究
小學語文知識的連貫性很強,教師在深度閱讀教學中應該注意并利用好新舊知識的聯系。在講授一篇新的文章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銜接新舊知識。例如,教師可以在“李白的詩”這一大主題下教授《望天門山》這一新課,而“李白的詩”作為思維導圖的總主題,可以用樹干的形狀來描繪。導圖的重點是生字詞。在繪制思維導圖時,生字可以以枝葉的形式鏈接起來。學生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習文字,可以了解即將學習的新知識。而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顧以前學習過的李白的詩,帶領學生探究不同詩句中同樣的字詞有哪些,并以枝葉的形狀來描繪。學生用思維導圖進行深度閱讀思考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新學知識的趣味性,從而緩解對內化陌生知識的壓力和緊張,在探究新知的過程中獲得快樂。
(二)導出心中疑惑,關注教學難點
借助思維導圖,能夠讓學生在深度閱讀活動中、自我學習中學會發現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另外,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學生將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和篩選,從而發現重難點知識,并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做到主次分明、有的放矢。例如,在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十六年前的回憶》一課的講授中,筆者利用思維導圖梳理課文脈絡,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點出倒敘描寫的作用與表達效果。同時,又以思維導圖作為深度閱讀的支架,聚焦父親的反常言行,品味時勢之峻,再回頭“透視反?!保钡掷畲筢摰木?,“反?!敝纹鹆苏麄€閱讀的探究過程。在學生的交流匯報階段,思維導圖更是串聯起社會背景、人物關系、關鍵事件。
(三)導出多文閱讀,提升寫作能力
在小學語文學習中,閱讀和寫作就是語文奮飛的翅膀,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因此,在小學深度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思維導圖將兩者結合,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例如,執教的“老舍筆下的小動物”,以《貓》《母雞》和課外的《小麻雀》《小動物們(鴿)續》為閱讀文本,結合學生生活中常見的動物,利用思維導圖展開群文深度閱讀教學,循序漸進引領學生深入解析文本,感受文章傳遞的情感與思想,提升深度閱讀的趣味性,總結學法和寫法,教會學生如何寫動物。
三、結語
思維導圖能夠活躍師生思維并導出高效率教學,有效提升學生深度閱讀學習效率和質量。思維導圖在深度閱讀教學中的應用,能為小學深度閱讀教學課堂增加活力,有益于學生發掘自身潛力,輕松掌握基礎知識,發散思維。在“雙減”背景下,探究思維導圖與深度閱讀教學相結合,能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增添新的活力,不斷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張小霞.借助思維導圖有效提升小學閱讀教學效率[J].小學生(上旬刊),2022(09).
[2]蔣英.淺析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深度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版),2019(04).
[3]馬忠英.巧用思維導圖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水平[A].2022教育教學與管理三亞論壇論文集(二)[C].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