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有序思考”是學生成長與發展的必備能力,也是學生具備良好數學思維品質的重要體現。本文從一年級學生在解決問題時的考慮不全、凌亂無序、重復遺漏、表達含糊等現象入手,以《擺一擺 想一想》一課為例,圍繞動手操作、觀察對比、遷移應用、練習拓展這一系列有層次的思維訓練,踐行“找準序點、理清主線、給予空間”三大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形成探究規律、循序漸進、依據條理思考并解決數學問題的思維方式,培養學生有序思考的意識、能力和習慣,使學生的思維條理化和深刻化。[1]
關鍵詞:有序思考" 數學思維" 理清主線
課標指出,要讓學生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有序思考要求學生能夠按照一定的順序有條不紊地思考,培養小學生的有序思考能力。這是小學數學教學中“注重數學思想方法滲透”的一個顯性表現,也是小學數學知識體系特點的要求,更是兒童認知思維發展的需求。[2]
本文以一年級《擺一擺 想一想》為例,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用兒童喜愛的獎品金幣巧克力代替圓片作為主要學具,圍繞“培養有序思考的能力,發現金幣數與所擺出數的個數之間的關系,使學生能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思考問題,并且將其運用到生活中”這一重要目標,談談以下幾點教學策略。
一、找準序點,觀察對比,體驗有序思考的價值
“擺一擺,想一想”用學生樂于接受的活動方式,在動手操作過程中引導學生經歷探索“擺數”規律的過程,培養學生有序思考問題的意識,感悟有序思考帶來的優勢。
片段1:在學習了用1、2、3個金幣擺數后,安排用4個金幣擺數的探究活動。
師:猜一猜4個金幣可以擺出幾個數?(學生說5個數)
師:這只是我們目前的猜想,需要動手試一試,來驗證剛才的猜想。
課堂上,學生們在小組合作動手操作過程中基本都能進行有序擺放,可見之前的教學是有效的,他們已經對有序擺金幣有了一定的認識。
在開展有“序”的教學時,在學生有了1、2、3個金幣的擺數經驗后,教師開展用“4個金幣擺數”的操作活動。學生在有序的操作過程中感悟“有序”帶來的便捷,得出了各種擺數情況,積累了基本的活動經驗。
如何讓學生找準序點呢?觀察是一條有效途徑,它是“思維的知覺”,是智力發展的基礎。觀察能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培養其追根究底的習慣,提高數學邏輯思維。課堂中要注重引導學生觀察、對比,以實現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發展。
片段2:教師選取三組學生的作品,引導學生觀察。
師:小朋友們觀察一下這幾組擺法,你更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看似簡單的觀察對比,卻蘊含著有序思想——既不重復又不遺漏的排列組合的方法,使有序思考在學生腦海中自然生根。先通過無序作品與有序作品的觀察對比,學生能體驗到有序思考的價值;再通過觀察兩份有序作品的不同點,學生可以從中發現“擺數”的規律。通過觀察類比本質,使學生思維得到鍛煉。
二、理清主線,遷移應用,引導有序思考的伸展
方法的遷移應用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推動課堂教學的進行,為數學課堂提供靈活有趣的教學活動。有層次的教學不僅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而且能刺激學生更深層次的學習需求。[3]
片段3:
師:我們已經用1個金幣擺出了1、10這2個數,2個金幣擺出了2、11、20這3個數,3個金幣擺出了這4個數,4個金幣又擺出了剛才的5個數。(出示課件)整體觀察這些數,你有什么發現?
引導學生觀察擺出的數,進而揭示出“擺數”的規律,即十位數字+個位數字=金幣個數,金幣個數+1=數的個數。這能夠使學生思維得到鍛煉,體驗有序思考的價值。
三、給予空間,練習拓展,升華有序思考的應用
有效的練習是呈現學生思維過程的重要載體,在數學課堂上,教師要善于設計練習,巧妙運用練習升華學生的有序思考。
片段4:直接報出6個、7個、8個、9個金幣能擺出的數。
師:請你說一說括號里的數是幾:6、15、24、33、( )、51、( )。
師:那你知道擺這些數要用幾個金幣嗎?(學生回答)
師:原來6個金幣可以組成這樣的7個數。(課件出示)
現在已經獲得7個金幣了,能擺出哪幾個數?8個金幣呢?9個呢?
師:那是不是金幣越多,擺出的數就一定越多呢?你懷疑過這個規律嗎?
師:現在我給你10個金幣,能擺出幾個數呀?真的能擺11個?不一定哦!
遵循數學學習由簡入難、由表及里的原則,1個金幣了解起點,2個金幣教師輔助,3個金幣學生示范,4個金幣同桌合作完成,5個金幣畫一畫寫數,6個金幣看表報數,7、8、9個金幣直接口答報數,10個金幣升華拓展。通過從1個金幣到9個金幣擺數的規律探究,引導學生進一步深入思考“10個金幣真的能擺11個數?”“不一定哦!”產生質疑,留下懸念,給予學生思考的空間,讓學生課后去深入探索,相信能通過一系列辯論、推理后,讓學生理解“10個圓片擺數,個數反而減少”這一道理。
新課標指出,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一年級的學生正處在無序思維向有序思維的過渡階段。教學中,通過有“序”的教學設計,逐步滲透和組織有序觀察、有序操作、有序表達等活動,讓學生動手動腦,在潛移默化中學會有序地觀察與思考。
“有序思考”不僅是學生學習數學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還輻射在小學數學“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應用”四大領域中。遇到類似數學問題時,學生在剛開始階段往往會做出不完整的解答,這時,教師應在已有“局部”答案的基礎上,結合教材內容適時調控,并進一步引導學生的思維,使其能按照一定的順序全面地思考問題。日后教學中,我們且行且思。
參考文獻:
[1]黃煒.經歷有序思考 激發深度學習[J].小學數學教育,2023(05):32-34.
[2]葉杰平.根據意義 有序思考[J].小學生學習指導,2023(08):26-27.
[3]林素瓊.有序思考在小學數學學習中的應用[J].文理導航(下旬),2023(03):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