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農業科學
生物技術
遺傳育種與耕作栽培
園藝與林學
畜牧獸醫與水產蠶桑
貯藏加工與檢測分析
農業工程與信息技術
資源與環境
- 海洋低溫脂肪酶菌株的篩選鑒定、誘變育種及酶學性質研究
- 熱環境視角下的城市間最小生態安全距離研究
- 礦業生產影響區水稻田系統砷、鉛、鎘的污染特征及風險評價
——以西江流域大環江下游為例 - 白洋淀蘆葦型水陸交錯帶濕地CH4和CO2的排放特征
- 施氮對高寒草原植物生長和土壤無機氮含量的影響
- 基于SPA和PLS的南疆綠洲區土壤鹽分的近紅外光譜分析
- 過磷酸鈣生產過程中鉛、鉻、鎘的分布、形態及生物有效性研究
- 放牧對川西北高寒草甸植被生物量及土壤氮素的影響
- 3種作物初期生長對全氟辛烷磺酸鹽和全氟辛酸的響應及富集特征
- 連續免耕與秸稈還田對土壤養分含量的影響
- 基于指數和法及差積法的礦山損毀土地復墾為農用地的適宜性評價
- 城市綠化帶對空氣微生物污染的屏障作用
- 設施內水旱輪作對土壤理化性質的影響
- 地膜覆蓋對玉米田土壤理化性質和線蟲群落組成的影響
- 海南島1959—2015年氣候變化特征分析
- 成渝城市群城鎮化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時空演變
- 長株潭城市群“綠心”區土地利用變化特征
——基于土地功能視角 - 化學修復劑對污染土壤中鋅、鉛、鎘形態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響
- 生物質炭對沙壤土根系土壤氮素轉化強度及無機氮含量的影響
- 基于高光譜的山地紅壤全氮含量估測模型對比研究
- 基于DPSIR-TOPSIS和GM(1,1)模型的貴州省土地生態安全評價與預測
- 1株喹啉降解菌的篩選及其降解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