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2期
刊物介紹
本刊是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主辦的學報級綜合性學術刊物。本刊的宗旨是緊密圍繞我國重大的環境問題開展學術研究與討論,包括環境自然科學基礎理論、環境戰略思想、環境管理的理論與方法、區域性環境污染綜合整治等。 《中國環境科學》近年來對環境科學研究領域中的諸多學科如環境地學、環境化學、環境生態學、環境醫學、環境工程等基礎理論研究;對各種環境污染物的監測、分析及其防治;對區域環境的綜合整治與規劃;以及對全球環境問題等多方面的研究進行了全面綜合報道,反映了中國環境科學的發展方向、研究水平、最新成就與突破性進展。 《中國環境科學》2002年榮獲第二屆國家期刊獎提名獎;并榮獲第三屆中國科協優秀科技期刊獎一等獎。目前《中國環境科學》在國內外環境界都具有很大的影響,對我國環境保護事業和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中國環境科學
大氣污染與控制
- 廣州地區不同粒徑段大氣顆粒物中水溶性有機碳的吸光貢獻
- 疫情期間“2+26”城市污染減排成效評估
- 2013~2019 年上海早晨接地逆溫指標與PM2.5 定量關系研究
- 1981~2017 年四川省大氣自凈能力變化特征分析
- 洲際傳輸對我國對流層臭氧影響的數值模擬
- 北京市秋冬季環流型下的細顆粒物傳輸
- 鶴壁市大氣揮發性有機物源排放清單研究
- 中國南方鄉村黑碳穩定同位素特征及來源解析
——以江西于都為例 - 深圳大氣PM2.5 化學組成的長期變化特征
- 干氣溶膠復折射率的參數化方案
- 基于氣象分型的大氣環境允許排放量測算方法
- 融合時空特征的PCA-PSO-SVM 臭氧(O3)預測方法研究
- 公交車燃用生物柴油的顆粒物水溶性離子排放
- 老化對鈷鈰基催化劑催化氧化丙烷的影響
- 北京森林BVOCs 排放特征及對區域空氣質量的影響
- 基于AGRI 顆粒物濃度遙感反演及季節變化分析
- 偏轉角影響磁纖維捕集Fe 基細顆粒的數值模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