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健
摘 要:根據教學實踐,分析了如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實施情景教學,并舉例說明了這些策略的具體使用過程和注意事項。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情境;社會生活
大量的理論和實踐證明,學生的學習過程是否進展順利,學習情境是主要的影響因素之一,只有在最合適的學習情境中學習,學生才能最大化地吸收知識、掌握技能,從而讓自己全面發展。因此,構建和優化初中化學教學情境就顯得尤其有必要,也是初中化學教學的必備條件之一。具體來說,就是初中化學教師要在認真全面研究教材的基礎上,深度挖掘教材中的情境因素,輔以實驗、化學史、生活實際等各種可利用條件和因素,創設讓學生更好學習的環境,讓學生的認知更加清楚、思維更加活躍,從而將教學效果最大化。具體來說,筆者常常用到以下幾個具體措施:
一、通過化學實驗創設教學情境
化學學科本身是從實驗發展而來的,實驗是其最主要的教學形式,目前各種版本的教材中也都增加了讓學生自己動手探究的實驗內容,可見實驗是最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式。因此,教師除了按照教學要求做好各種實驗之外,還應該盡可能多地創設實驗條件,讓學生將多種感官一起投入到學習中,充分調動他們的注意力和興趣,力爭讓他們成為化學知識的發現者、研究者。要注意的是,要盡量讓他們產生問題意識,而不是刻板地把實驗做一遍就算創設實驗情境了。比如,教師可以在教授燃燒方面知識內容時,將兩只高低不同、粗細不同、質地不同的蠟燭分別點燃,然后用同樣大小的燒杯罩住,讓學生仔細觀察現象,并提出問題:會觀察到什么現象?為什么會有這種現象產生?在這個問題意識的基礎上,教師再繼續講授相關知識,學生就能夠更加凝聚注意力,更有興趣學習下去。
二、通過社會生活創設教學情境
現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化學知識,無論是吃穿還是用行,都有化學物品、化學知識的元素在里面,可以說是生活處處有化學。因此,教師可以從身邊的社會生活入手,讓學生體會化學的重要性和趣味性,并注意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比如,在講解有機物的內容時,可以提問:家中煮飯有時不小心會煮糊,這時候的味道一般都是焦味的,而且往往會變黑色或者焦黃色,這主要是因為這些飯中含有碳元素,那么,大家平時吃的食物以及包裝中都有哪些有機物?通過學生們七嘴八舌的討論,教師可以列舉出糖類、蛋白質、油脂、維生素等是人體所需的有機營養素等內容,從而讓教學更加接地氣、更有現實感,也就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
三、通過創設認知矛盾優化教學情境
初中生好奇心比較重,社會生活閱歷較少、各類知識掌握得不多,因此,教師可以故意設置一些有悖于常理或者他們認知概念的矛盾,讓他們從矛盾和悖論出發,主動探求內在的化學知識和邏輯,形成積極的認知氛圍和情感氛圍。比如,在酸堿中和反應教學中,可以提出把酸、堿這兩種不同性質的物質溶液混合在一起,會產生什么樣的反應?提出問題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利用5%的鹽酸加上5%的氫氧化鈉溶液,從而得出相關觀察結論,并據此分析這種現象中蘊含的化學知識和邏輯,還可以使教師先設置猜想,讓學生通過上述實驗進行驗證。總的來說就是要通過讓學生解決認知沖突,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參考文獻:
楊國其.淺談在初中化學中如何進行情境創設[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8).
(作者單位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三坪農場學校)
?誗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