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忠 葉文 金天球
【摘要】本文針對技能型士官來源多樣性和基礎差異性的特點,提出在技能型士官職業素質教育中實施分層教學方式,然后就分層教學的主要形式以及運用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等方面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技能型士官 職業素質教育 分層教學
近年來,分層教學作為教學改革的一種模式,已經在我國的中學和職業教育中普遍采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業績和社會效益。就技能型士官職業素質教育而言,學員來源、從事崗位、培訓所要達到的目標與地方職業學校相類似,且參加職業素質教育的技能型士官學歷差別近年來有加大的趨勢,實施分層教學尤顯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參照地方職業教育開展分層教學的經驗,在技能型士官職業素質教育中實施分層教學的形式可以有:
1.分層走班模式。根據技能型士官學員文化課摸底結果,按照技能型士官學員的知識和能力水平,分成幾個層次,在教學時組成新的教學集體。“走班”并不打破原有的專業和班,只是在學習這些基礎課的時候,按各自的程度到不同的班去上課,實際上是一種運動式的、大范圍的分層。
2.專業內分層目標教學模式。又稱“分層教學、分類指導”教學模式,它是在各專業課教學中,從好、中、差各類技能型士官學員的實際出發,確定不同層次的要求,進行不同層次的教學和輔導,組織不同層次的檢測,使各類技能型士官學員在專業訓練中得到充分的發展。
3.課堂教學“分層互動”模式。“分層互動”教學模式,實際上是一種課堂教學的策略。這里的“分層”是一種隱性的分層,首先,教員要通過調查和觀察,掌握每個技能型士官學員的學習狀況、知識水平、特長愛好,將技能型士官學員按照心理特點分組,形成一個個學習群體。
4.能力目標分層監測模式。知識與能力的分層教學由技能型士官學員根據自身的條件,先選擇相應的學習層次,然后根據努力的情況及后續學習的現狀,再進行訓練中的層次調整。
5.“個別化”學習模式。“個別化”學習實際上是一種廣義的分層,它基于網絡的“個別化”教學,關鍵是設計適合各類技能型士官學員,又方便技能型士官學員自主選擇教學內容、教學目標、訓練材料及考評資料等素材。
分層教學雖然有很多的優點,但其工作的難度是相當大的,應當有充分的估計且認真加以研究,尋找有效的對策。結合當前技能型士官職業素質教育的現實情況來看,采用分層教學存在以下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
1.分層教學要解決分層的原則與分層的辦法。分層教學的目的是“因材施教”,要確定“材”的素質和水平。對技能型士官學員的分層主要依據入學考試摸底的結果,但測查的內容、難易的程度、考查的結果等,是否科學、客觀,有沒有參考價值,這是個重要的問題。其次,分層要考慮技能型士官學員“出口”與“進口”的對接,要使不同水平、不同需求在發展中柔性銜接,使技能型士官學員從分層開始,就有了信心、有了動力、有了希望,真正實現低進高出。
2.分層教學是一種動態管理。它是對目前教務管理的挑戰,在動態管理中,管理的范圍會拓寬,這就要求學員的任課教員要盡到“教書育人”的責任。新的分層管理中加入了動態調控,將淘汰制變成了自我選擇制。
3.分層要解決學員的思想負擔。分層對技能型士官學員的心理造成沖擊,可能覺得“沒了面子”。因而,做好技能型士官學員的思想工作尤為重要,無論如何分層,都應以能否為部隊提供合格人才、技能型士官學員能否進步為判斷得失的標尺。
4.分層教學對教員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員不能再“拿一個教案用到底”,而要精心地設計課堂教學活動,針對不同層次的技能型士官學員選擇恰當的方法和手段,了解技能型士官學員的實際需求,關心他們的進步,改革課堂教學和實習模式,充分調動技能型士官學員的學習主動性,創造良好的課堂教學及實習氛圍,形成成功的激勵機制,確保每一個技能型士官學員都有所進步。
5.實施分層后的評價方法。教員分別承擔不同基礎學員的教學訓練任務,他們所教的學員層次不同,達到的質量目標也應不同。如何判定分層教學的工作質量和教學水平是一個大問題,個人認為應當注重過程的發展性評價方法。 在現行編制體制下,對技能型士官職業素質教育采用分層教學,還需開展以分層原則和分層目標為內容的研究,以期建立與部隊建設所需的專業崗位知識結構、能力結構相對應的基本標準,建立部隊認可的人才層次目標,提高技能型士官職業教育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