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改
摘要:本文通過對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分級教學所依據的相關理論的分析,強調大學英語分級教學的必要性,著重分析應用型本科大學英語分級教學的現狀并提出一些實施意見,以期構建適合應用型本科院校情況的大學英語分級教學的理想模式。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大學英語;分級教學
一、引言
1999年開始高校的擴招,使得相當一批沒有達到高校錄取分數線的學生被“降段錄取”。尤其是民辦本科招生數量的急劇擴大,招生時多數情況下只看學生總分和與其所學專業相關學科的成績,卻忽視了考生的單科外語成績,使得部分外語成績絕對低的學生最終也和其他學生一樣坐在大學的課堂上,很吃力地學習自己實際沒有能力接受的大學英語。這為高校的大學英語教學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和壓力,尤其給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學英語教學帶來了很多困難。應用型本科院校有著不同于其他院校的實際情況,它們中絕大部分的大學英語教學水平多年來一直停滯不前,但又苦于找不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分級教學是解決這些院校大學英語教學問題的一種有效途徑。
二、分級教學的理論基礎
分級教學理論依據:第一個依據是Krashen的i+1 輸入理論。此理論認為“人們習得語言的唯一途徑是通過獲得可理解性的語言輸入。所謂可理解性的語言輸入,用公式表示為i+1,其中i表示語言學習者目前的水平,1 表示略高于語言學習者現有水平的語言知識。如果語言輸入遠遠超出學習者的現有水平即為i+2,或低于學習者的現有水平即i+0,就難以收到較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只有在習得過程中大量接觸i+1,學習者才能在理解語言輸入的同時,習得新的語言知識”[1]。這無疑為大學英語分級教學提供了理論基礎,同時也是實現《要求》的最有力依據。《要求》指出:大學階段的英語教學要求分為三個層次,即一般要求、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一般要求是等學校非英語專業本科畢業生應達到的基本要求。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是為有條件的學校根據自的辦學定位、類型和人才培養目標所選擇的標準而推薦的[2]。
三、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學英語教學情況
因辦學定位不同,由于專業學科的特點,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培養目標以培養學生的實際專業應用能力為主,實踐性教學是應用型本科院校的重要教學環節。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四年的基礎學習階段,專業實習環節比較多,這無疑會給系統的理論學習帶來困難。另外由于外語教師隊伍不穩定,師資嚴重缺乏,各高校的大學英語教學不得不采用大班進行,效果不佳;如果有后續教學的話,也可以說是流于形式。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還像以前一樣把學生按學院、專業分成自然班來授課,使用統一的教學方法、同一難度的教材、統一的進度、統一的教學內容,勢必會造成“基礎好的學生吃不飽,基礎差的學生吃不消”的情況,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可想而知。因此,大學英語實施分級教學勢在必行。
四、分級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具體實施
1.教學班級分級
分班是實施分級教學的前提。新生入學后對其進行統一的英語摸底測試,并參考其高考英語成績,作為分級分班的依據。同時,建立校內英語水平測試試題庫,以一個學期為周期對學生進行能力測試,再結合學生期末英語成績、課堂表現進行上下調整,建立起動態滾動的調整機制,給學生創造公平的競爭機會。同時,也充分考慮學生的個人意愿,允許學生申請調班,使學生真正理解分級教學的管理模式,調動其參與的積極性。
2.教學目標分級
按照學生的不同基礎分級分班后,要針對不同級別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以幫助教師明確教學任務、教學重點,使之能夠有的放矢地指導學生的學習實踐。根據《課程要求》劃分的三個層次,將大學英語教學目標設為A、B、C三個級別。對于基礎較好的A級班學生,在使其熟練掌握語言知識的同時,重點提高其聽說能力,同時重視其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使其經過學習達到大學英語六級水平。對于基礎一般的B級班學生,以打牢基礎為主,使其英語運用能力有一定的提高,經過學習達到大學英語四級水平。對于基礎較差的C級班學生,要重視培養其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使其掌握基本的語言知識,能進行簡單的口語交流,經過學習達到《課程要求》規定的一般要求。
3.教學內容分級
在充分了解學生個體差異和學習需求的基礎上,按照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為學生安排適合各自水平的教學內容。A、B、C 三個等級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起點的教材,盡量實現因人施教、因需施教。保證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能力學有所成,學有所用,對英語產生興趣。并且最重要的是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具備自主學習能力,讓英語真正為己所用。
4.教學方法分級
在課堂教學中靈活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才能使學生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A級班學生語言基礎知識扎實且有較強的語言運用能力,應以語篇教學法與交際教學法為主組織課堂教學。B級班學生英語基礎知識與應用技能相對薄弱,課堂教學宜采用語法翻譯法與任務型教學法相結合的方式。c級班學生英語基礎較差,且缺乏學習英語的興趣與自信。教師應借助情景教學法,針對所學內容,創設游戲情景、故事情景或利用多媒體創設直觀情景來激發這些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使其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習得語言知識,并逐步提高各項語言技能。
5.考試考核分級
考試考核是檢驗英語分級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分級教學對學生的考核實行分級測試:由擔任分級教學任務的骨干教師組成分級測試命題組。針對不同級別的教學要求、教學內容,設計出信度、效度高,難度適中,區分度好的分級試題。
五、結語
總之,分級教學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發展的趨勢,是教師因材施教、取得良好教學效果和保證教學質量的必要措施。當然,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分級教學法也不例外。分級教學時會遇到很多具體問題,如學校經費、教師資源、教室安排、排課、教材和個人意愿等。要解決這些問題,還需要院校各部門之間通力合作。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教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Krashen, S.D.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Oxford: Pergamon, 1982:66-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