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雅
【關鍵詞】 歷史教學;三維目標;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 G633.5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9—0077—01
教師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學生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斷,這就要求我們的歷史課堂充盈“人的情感”,充滿“人對于真理的追求”。筆者認為,分析歷史事件發(fā)生的起因與過程固然是教學的重要內容,而客觀公正地看待歷史事件也是教學中不可忽視的部分。如何客觀公正地看待歷史事件,即三維目標中“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目標,讓歷史課堂成為“震撼心靈、開啟智慧、健全人格”的陣地,是筆者在一節(jié)公開課后開始深刻反思的問題。
人教版必修一《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fā)展》這一單元以近現(xiàn)代史上的英、美、法、德四國為典型探究西方資本主義民主政治的確立與發(fā)展,課程目標要求了解這四國民主政治制度的確立,并分析資產(chǎn)階級代議制在西方政治發(fā)展中的作用。根據(jù)課程三維目標的要求和對單元前言的理解,筆者認為其中有這樣幾個關鍵詞:反封建(美國是反對殖民統(tǒng)治)、民主代議制、分權制衡原則。故筆者這樣設計《美國聯(lián)邦政府的建立》這一課的教學內容:分析美國民主政治制度確立的背景,講述中央與地方的關系體現(xiàn)聯(lián)邦原則,中央政府內部權力的分配體現(xiàn)三權分立原則和民主原則,政黨制度是美國政治制度的一大特色,分析美國民主政治制度暨《1787年憲法》的進步性和局限性。從學生以往的知識理解力來說,“分權制衡如何實現(xiàn)”是學生難以把握的,所以,筆者的教學設計就是圍繞這個難點展開的。初中教材對美國民主制度確立的背景和其進步性、局限性作了詳細的分析,筆者對這兩個問題就簡略帶過,集中力量講述美國在中央與地方、中央政府內部如何實現(xiàn)權力的分配與制衡的問題,并設計了一些活動加深學生對這一問題的理解。課堂教學活動結束后,我校鄧校長給出了意見:他認為本課在教學中應是民主思想貫穿始終,教學的重點不在于民主政治制度的確立、三權分立原則的體現(xiàn),而是在這一過程中如何體現(xiàn)民主思想。這一單元的內容圍繞的是資本主義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相較于封建君主專制而言,為什么說民主政治是歷史的進步?反觀筆者的教學活動,教學重點始終放在“分權與制衡”原則的體現(xiàn)上,過多地關注了知識的講授、對學生知識運用能力和學習方法的引導,而民主思想在功利性教學中處于微乎其微的地位,民主思想對美國的影響和對近現(xiàn)代中國的借鑒作用被主動弱化了。這讓筆者對自己自以為成功的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活動產(chǎn)生了懷疑。如何在教學活動中滲透“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筆者認為可以從歷史學的功能和歷史教育中尋找答案。
英國著名歷史學家屈維廉認為歷史學的功用主要體現(xiàn)在教育方面,它能陶冶心智,開拓胸襟,消除偏見,激發(fā)志氣。因此,高中歷史教學中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所要解決的,就是今天的學生通過歷史鑒戒來完成自我認知,通過對歷史的學習,學生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學會做一個合格的公民。歷史教育的本質是人格教育 (側重個體的角度)和公民教育 (側重社會的角度)。學生通過歷史學習,要形成為人處世的能力與方法,以及對人類、國家、民族和個體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容易受到教師情感價值觀的影響,無法區(qū)分自己與歷史人物及史學家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不同,往往把這幾種價值觀混為一談,這就是歷史教學“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要解決的問題。歷史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理性分析問題的思維,而不是用已形成的歷史結論和枯燥機械的講述貫穿學生的頭腦,消耗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對于正在形成世界觀的青年學生來說,要引導他們形成積極向上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就要從正面疏導他們。作為教師,更要站在客觀公正的角度復述歷史而不是把自己的個人喜惡、個人見解灌輸給學生。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尊其師,奉其教;敬其師,效其行”,學生史學觀念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皆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培養(yǎng)。教師要允許學生質疑,要鼓勵學生質疑。所謂“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都有自己對歷史的見解和認知,歷史教學中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的實現(xiàn),就是引導學生找到自己心目中的“哈姆雷特”。
總之,教育是人與人的心靈交往,是師生之間的精神相遇。歷史教學不是簡單地分析歷史發(fā)生的背景和簡述歷史過程,更多的是對歷史的思考。“以史為鑒”是歷史的功能,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是教育的初衷,傳承中華文明是歷史教育的使命。承擔這一重任的教師要有塑造心靈的情懷和責任,努力將歷史教學中“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落到實處。編輯:孟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