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梅
摘 要 小學數學教學的展開,不應該脫離數學文化。但是當前很多小學數學在教學中并未滲透數學文化,甚至并未意識到數學文化應該貫徹整個小學數學教學始終。對于剛開始學習數學的小學生而言,數學文化卻是引導其喜歡數學必不可少的引線之一。為此,本文將通過三個方面分析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以為小學數學在新課改下提升教學質量提供新的思路。
關鍵詞 小學數學;數學文化;數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0-0082-01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有利于使數學這門嚴謹而高冷的學科變得豐富而平易近人,使小學生在了解數學文化的過程中,喜歡上學習、研究和應用數學。數學文化是一個豐富而復雜的存在,包含數學這個學科文化本身,同時也包括數學和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等,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也應該從多方面入手,在使小學生了解豐富多彩數學文化的同時,具備各種與數學相關的實用技能。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文化的滲透
(一)以數學歷史、故事為引線引出數學知識
也就是通過數學歷史和數學故事,先引起小學生的好奇心,再展開數學教學。比如在學習周長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通過數學家歐拉幫助爸爸改羊圈的故事,來進行數學文化的滲透:教師先將歐拉爸爸遇到的難題告訴學生:“歐拉家里的的養太多了,歐拉爸爸需要建立一個新的羊圈,才能足夠這些羊居住。歐拉的爸爸想建立一個長為40米,寬度為15米的新羊圈,計算之后歐拉爸爸發現這個新的羊圈需要的籬笆長度為110米——(40+15)*2。但他現在的籬笆米數不足,還差10米。歐拉爸爸因此很頭疼,不知道該怎么辦。”在將這個難題講出來 ,然后讓小學生先思考如何才能在不縮小羊圈的情況下,讓100米的籬笆夠用。這個問題拋出來之后,小學生會積極主動的討論,因為他們很好奇大數學家歐拉究竟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是不是自己也和歐拉一樣聰明。在小學生討論之后,教師可以讓幾個學生說出自己的解決方案:這一環節不能省略,因為很有可能有小學生能說出新的解決方法。之后,教師再將歐拉的解決策略告訴學生:“小歐拉將羊圈長的那邊拆下了15米,搬到了羊圈寬的那邊,如此一來,原本40米長的籬笆,則變成了25米長的籬笆,而另外一邊25米長的籬笆,則也成了25米。羊圈的周長從之前的110米,減少了10,但是面積卻增加了25平方米(25*25=625(平方米)而40*15=600(平方米))”通過這個故事,相信很多小學生都會產生疑問:為什么只是挪動了籬笆,羊圈的周長就發生了變化?因為好奇,小學生會主動實踐探究和驗證,在不斷的探索中,小學生不僅會喜歡上數學,更會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與能力。
(二)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呈現數學文化
不同的數學文化,需要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進行滲透。比如在學習《生活中的負數》這一課的時候,老師就可以采用生活教學法:通過讓小學生策略冰塊的溫度,來了解負數在溫度中的體現;再比如在學習《生活中的數》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采用微課的形式,將數字在生活中的用處展示出來,比如加入小學生身邊經常出現的數字:自己的學號、爸媽的手機號、QQ號、郵政編碼等。之后教師還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將數據世界呈現給小學生,讓小學生了解數據對自己生活的影響,以及數據存在的規律等,以對數字產生更加深刻的概念,并知道數學的發展和自己生活的發展息息相關。除了以上方法外,教師還可以在小學生喜歡的影視作品中找一些和數學文化相關的片段,在課堂上進行播放。怎樣小學生即便是在休閑娛樂時,也能發現游戲、電影等娛樂方式中存在的數學文化。
(三)在數學習題中也應該加強數學文化的滲透
在數學習題中也應該加強數學文化的滲透,主要是指給學生布置一些了解數學文化的作業。比如在學習《認識更大的數》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小學生自己去網上搜索古代是如何記錄大數的?古代記錄大數的方式和現在有什么不同?我國數字記錄是從什么時候開始?諸如這些問題,都能夠讓小學生了解到我國數學的發展歷史,以及數學在不斷發展中經歷的變化。再比如在學習乘除法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給學生留一個家庭作業:思考“÷”的由來,并探索“÷”是如何被發明出來的。首先小學生會自己思考,為什么要用“÷”,是不是用中間的橫線來分割數字?在思考后,小學生再通過網絡搜索“÷”的由來,進而對“÷”的發明有更深刻的了解。除了這些數學文化外,教師還可以往學生探索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比如在學習《認識小數》這一單元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個買文具的作業,讓學生體會數學知識在自己生活中的應用。
二、結語
雖然數學文化包含多個方面,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并不像看起來那么簡單。數學教師需要根據不同的數學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數學文化,否則就會出現牛頭不對馬嘴的現象,使小學生產生誤解,不明白教師想要表達的含義。本文主要從三方面對如何滲透數學文化展開了分析,在實際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對滲透方式進行創新,靈活運用數學文化,讓數學文化真正起到激發小學生喜歡數學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波.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J].課程教育研究,2012(10):82-83.
[2]茅婷婷.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J].學生之友(小學版)(下),2013(01):41.
[3]曹玉平.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J].中國校外教育,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