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玲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思考,讓學生潛在的創新意識得到充分的發揮,從而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能力。
【關鍵詞】喚起 想創造 實施 動手操作 培養創新意識
新課程改革數學課堂教學,從學生實際出發,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中,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主,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教師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應該努力創設情境,讓學生潛在的創新意識得到充分的發揮,這是教師的神圣職責,勢在必行,迫在眉睫,現將筆者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淺談以下幾點:
一、喚起創新意識,使學生想創造
數學教學中首先應喚起學生的創新意識,使之想創造,而只有在強烈的創新意識引導下,學生才會產生強烈的創新動機,樹立創新目標,充分發揮創新潛力和聰明才智,釋放創新激情,問題是思維的起點,有了問題,思維才有方向。有了問題,思維才有動力。小學數學教學中常用“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創造誘因,使他們產生探索新問題,解決新問題心理傾向和愿望。例如,教學工程應用題“一段水渠長30千米,甲工程隊單獨挖10天完成,乙工程隊單獨挖15天完成。兩隊合挖幾天可以完成?”。教師設置了這樣的問題:一是如何去掉“長30千米”這個條件,能不能解答?二是你準備怎樣解答?三是通過解答你發現了什么規律?由于設置的問題使學生好奇,使他們產生了解決問題的欲望。
二、實施開放教學,培養創新意識
1.實施開放的課堂教學環境,培養創新意識
在課堂教學空間方面,為有利于學生多向交流,積極合作,主動探究,培養創新意識,可根據教學內容的需求,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實際操作方式,打破呆板的學習空間。在課堂師生人際關系上,創設一種和諧、寬松的學習環境,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在教學中,教師應“彎下腰來傾聽學生的心聲”。以朋友的態度去熱愛、信任和尊重每一位學生,使師生間、生生間平等交流,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鼓勵學生勇于求異、大膽創新,形成較為開放的教學氣氛,例如:講十幾減九的題時,我創設了“兔媽媽采了13個蘑菇,小灰兔拿走9個,還剩幾個?先讓學生用表演形式用學具進行操作,待學生表演后,問小灰兔拿走9個以后就怎么樣了?(少了)13個蘑菇少了幾個?還剩多少個?少了和去掉應用什么辦法?怎樣列式,有意地提出問題目的在于激勵學生通過表演操作再嘗試中探求知識,學生在操作學具時,教師巡回檢查輔導,引導學生結合操作過程進行充分討論使學生獲得創新思維,才能使學生思維活動步步深入。
2.運用開放式的教學方法,培養創新意識
從教學本身來講,學生學習數學的目的不只在于會記憶一些知識,最根本的目的在于通過數學活動,提高對數學學習的興趣,獲得數學學習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體驗,提高學生科學素養。因此,教師要相信學生,信任學生,解放學生的頭腦和手腳,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主動地探索“數學”。構建開放式的教學來培養學生創新意識,例如: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通過“化平行四邊形為長方形”實驗讓學生探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可提出“怎樣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這一探索問題,學生思維就集中在面積上,再利用小組探討、實際操作、觀察等教學手段,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在“形變而面積不變”上,注意平行四邊形的底與高和長方形的長和寬的關系上,從而自己發現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計算公式,在整個過程中,老師處于引導,學生處于主學地位,體現教育教學價值。
三、加強動手操作,培養創新意識
學生的思維往往從活動中開始,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為學生創設一個實際操作,親身體驗的良好環境,充分讓學生動手切一切、拼一拼、折一折、畫一畫、摸一摸等。選擇可以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學習的生動活潑有趣又幫助學生抽象數學知識,形成概念,發展了思維,在操作中應大膽放開操作形式,更有助于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例如:教學“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時,首先讓學生猜一猜探索計算三角形面積的方法,接著,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三角形(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各兩個)按課本的要求分別拼圖操作,并同桌討論以下問題:從實際操作看出,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無論是哪一種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個我們已學過的什么圖形?拼成的平行四邊形底和高分別與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關系?三角形的面積與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有什么關系?通過操作、觀察、討論,學生自己發現結論。根據: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得出: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學生從操作中,創新思維促進創新意識,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得到充分發揮,操作中加深了理解公式中為什么“除以2”的道理,通過動手擺一擺,動腦去思考,動口說過程,使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獲得圓滿的成功。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動手動腦,想方設法讓學生多思維、多創造、多發現能夠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在課外活動中也要讓學生有創新、有發展、有成就,在哪里都能體現出自己的內在潛能,從而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