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周榮
【摘 要】初中科學教育教學過程中應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及發展,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在不同的學習階段逐漸培養及發展起來的人品、思想觀念、情感態度等,具有一定的時間遷移性及動態變化性特征,科學素養的主要內容為文化素養、道德素養及科學素養等內容,文化、道德及科學素養之間存在著相互促進的關系。在日常科學教學過程中實施核心素養主要是教育學生們掌握科學精神、學習能力、培養人文底蘊、責任感及創新能力等。為了分析核心素養在初中科學教學過程中的融入方式及途徑,筆者針對初中科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實施核心素養教學的意義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科學教學;融入
初中科學教學與核心素養之間的融合屬于科學教學過程中較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學生來說核心素養的培養及學習顯得尤為重要。核心素養的教學與初中科學教學相融合能一定程度上改變現階段存在的知識本位及學科本位的現象,很大程度上能幫助學生明確未來發展方向,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及想象能力的發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本文主要針對初中科學教學過程中的教學現狀及在初中科學教學過程中實施核心素養的意義進行了全面的分析。
1.初中科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實施核心素養教學的意義
1.1初中科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的初中科學教學過程中存在著較多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初中科學教學水平的提高,主要問題如下:初中科學教學過程中多數教師對于教學核心把握存在偏差,學生的學習形式一般以練習習題為主,學生們自主進行實驗探究的學習模式較少,未能體現科學學習的本質,由于長時間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現階段的初中科學教學模式依舊采用的是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式,課堂教學過程中過于重視內容的講述及學生對于習題的練習等,不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及學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提出問題的能力欠缺,邏輯思維能力較差,缺乏對核心概念的準確認識及理解,阻礙了學生思維能力的進步,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現階段初中科學教學水平較低。
1.2在初中科學教學過程中融入核心素養的教學意義
核心素養教育屬于對素質教育內涵的具體含義,核心素養也是對素質教育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反思及改善的途徑,初中科學教學過程中在實施核心素養教育的過程中能增進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落實立德樹人的教學任務,在初中科學教學過程中對徐盛進行核心素養的教學能幫助學生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科學的情感態度及價值觀,很大程度上體現了科學探究及實踐精神,讓學生在認識到自然規律的過程中能夠學習科學觀念,讓學生以這種科學觀念面對及處理今后學習及生活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及能力。
2.核心素養在初中科學教學過程中的融入途徑及方式分析
2.1重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科學本質的體現
學生在進行科學學科考試的過程中一般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解題思路不清晰、問題分析不嚴謹、語言表達不科學及答題不規范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一般歸結于學生思維能力較差導致的,也屬于學生科學基本素養較低現象導致的。因此,初中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引導、組織學生體驗科學知識,更加充分的挖掘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潛能,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限制學生的想象。充分挖掘科學教學中的道德教育,利用教科書中科學家的人文資源,展示科學家在探索過程中表現出來的高尚品質及人格魅力,不斷鼓舞、激勵學生。
2.2實施探究性教學,培養學生對于科學本質的正確理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主動組織及開展相應的實驗為學生們實施探究性教學,提高科學教學的探究性質,體現科學探究的本質,促進學生對科學本質的理解。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思考探究問題,最后解決問題。學生就某個問題及知識點展開討論,在不斷的設計、分析、計算、實驗的過程中驗證科學觀念,經歷了科學現象的變化過程,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利于學生真正意義上理解科學的本質,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分析問題、思考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2.3創設相應的問題情境,促進核心概念的構建
在初中科學教學過程中針對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創設針對性的問題情境,學生依據自身能力獲取知識,使得學生掌握知識,在實踐活動中利用知識解決問題。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開始及實施相應的實驗探究活動,促進學生對科學核心概念的構建及完善。如在進行《浮力》這一章節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無法準確判斷當物體下沉時的浮力,對于浮力學習的層面較淺,未能充分理解及掌握浮力的核心概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創設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利用實踐操作驗證知識點的核心概念,首先提出問題:為什么將空的易拉罐放在水面上會上浮?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通過實踐操作體驗水對于物體的向上的浮力,然后更換鉤碼進行重復驗證,讓學生們觀察在鉤碼下沉過程中彈簧秤讀數的變化情況,在實踐探究的過程中幫助學生理解問題的核心,將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不斷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及創新能力。
2.4提煉科學教學內容,融合核心素養教育,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在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將科學課本中的知識點內容提煉出來,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實施核心素養教育,根據初中科學教學內容進行科學本質相關的人文底蘊教育,根據教學內容實施以人為本的人文情懷教育,指導學生進行自我管理、自我反思、完善人格的健康生活教育,將學習內容及質量結合在一起,共同推動核心素養的發展。將學習興趣、探究科學精神融合在一起進行學習方式、學習習慣及相關技能的核心素養教育,進行科學本質及科學探究相關的核心素養教育,全面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及核心素養的養成。
3.結語
初中科學教學過程中實施核心素養顯得尤為重要,主要通過實施:重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科學本質的體現、實施探究性教學,培養學生對于科學本質的正確理解、創設相應的問題情境,促進核心概念的構建、提煉科學教學內容,融合核心素養教育,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等教學途徑及方式,在科學教學過程中為學生營造針對性的教學情境,為學生的發展創設更加廣闊的平臺,通過教學方式及核心素養的融合為構建深層次的科學核心改變奠定堅實的基礎,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品質,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及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陳曉君.在好奇中探究和求真——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發展核心素養[J].中國教師,2017.13(1):54-57
[2]張小蓮,陳雋.做好“三點”推動小學科學教學,發展學生核心素養[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7.20(3):25
[3]王玉乾.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物質科學教學實踐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6.07(19):45
[4]費志明,沈德華.基于核心素養下的科學教學[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9(31):4-5
[5]王曉明.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小學科學教學實踐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7.21(8):109-110
[6]褚夫梅.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小學科學教學策略[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7.33(1):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