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尚蓉
摘 要:由于學生素材匱乏,積累淺薄,作文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中的“老大難”問題。習作預習,是作文教學的前奏。要把握預習時間,掌握預習方法,合理篩選素材。只有做好習作預習,學生才能如行云流水般彈奏出寫作的美妙樂章。
關鍵詞:預習;寫作;素材積累;觀察;體驗
作文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中的“老大難”問題。盡管老師們在課堂上習作指導下了不少功夫,在課后作文的批改中竭盡心思,但還是收效甚微。其實,根源在于學生素材匱乏,積累淺薄。這就需要做好習作前的預習。
習作預習,是是作文探索的開端,是學生主動自覺地運用已有經驗和所學知識對即將開始的話題進行了解、觀察、質疑和思考的過程。習作的預習工作做好了,作文也就能飛出課堂的限制,為寫作彈奏出美妙的樂章。
那么,如何進行習作預習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把握預習時間——遠近高低各不同
習作預習需要時間的積淀,太長或太短都不好。太長容易消磨學生的寫作熱情,太短則會讓學生準備倉促,積累不足。教師需要熟悉習作要求,選取合適的時間節點做好提前布置工作,并在中途進行及時了解和掌握,適時輔助。
如指導學生寫作“我的發現”時,我提前半個月布置了任務,讓學生們選取想要觀察的物體,做好觀察記錄。學生有的選擇了種植綠豆、黃豆、黑豆,有的選擇養蠶、養小雞,有的進行科學實驗的觀察。因為有了充足的時間準備,學生每天都細心觀察體驗,因此他們寫出來的文章大部分都真實細致。
二、掌握預習方法——要把金針度與人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要教會學生習作預習的方法,這樣才能提高效率。
(一)觀察式預習
教師應在作文前根據不同題材設計一些有目的、有計劃的觀察預習作業,引導學生從視覺、聽覺、嗅覺、味覺等不同角度去觀察,養成觀察的能力和勤于觀察的習慣。
比如寫“我敬佩的一個人”,可以布置學生提前觀察人物的外貌、言行舉止、生活事件。而寫“我喜愛的小動物”,可以布置觀察動物的外形、進食、嬉戲等。寫“校園的景物”,可以布置學生去觀察校園各項景物的內容、特點等……
根據這些預習要求,學生搜集了與習作相關的信息,積累了豐富的材料,在作文時就會言之有物,教師也許就能收獲學生意外的“神來之筆”。
(二)體驗式預習
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教師可引導學生根據習作要求創設生活情境,體驗生活樂趣,豐富習作情感。
如在指導“快樂的課余生活”時,我布置學生從課間活動、興趣娛樂、家務勞動、旅游休閑等方面選取一種自己最喜歡的去進行體驗,把活動的經過寫具體。學生們有的邀上好友一起打籃球,體驗你爭我搶的樂趣;有的在家里主動幫忙掃地、炒雞蛋、洗衣服,收獲了爸爸媽媽欣慰的笑容;有的在周末堅持自己的興趣愛好,學彈琴、練書法……在每一次的體驗中不斷進步,有所感悟。
(三)積累式預習
對于一些需要進行調查、研究的作文題目,學生們往往不太了解,因此要提前進行積累式預習。以“做環保調查,寫環保建議書”為例。習作開始前,我讓學生去記錄在生活中浪費資源和污染環境的現象,記錄好時間、地點、不良現象、管轄部門,以填寫表格、寫日記、畫圖畫、拍照片、拍錄像等方式呈現出來,然后寫下自己的感想,思考對于這些環境問題,自己有沒有什么好的想法或建議。這樣,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關注社會現狀,搜集各方面的素材,在積累中不斷思考,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轉化為寫作材料,習作就不會無米下鍋,無病呻吟了。
三、合理篩選素材——吹盡狂沙始到金
學生通過觀察、體驗,積累的素材會越來越多。但是,由于經驗有限,他們并不懂得如何選取最合適的素材來進行習作,有可能會選取一些“老掉牙”的材料或者寫成“流水賬”。那么,如何引導學生在預習習作時合理篩選素材呢?
首先要富有特色的場景來寫。比如“我游覽過的一處風景名勝”指導寫作,有些學生什么都想寫,暑假去北京玩了一個多星期,故宮、天安門、頤和園、鳥巢、長城、清華北大、圓明園……所有景點都想一股腦寫上去,這樣只會寫成“流水賬”,泛泛而談,重點不突出。于是我引導學生,只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最富有特色的一處風景來寫,按照一定的順序,把它的特征寫出來,這樣才能寫得具體又生動。
其次要選取能夠表現自己真實情感的材料來寫。比如指導“關愛”,我讓學生們回去搜集材料,很多學生一看到題目就想到“生病了媽媽送我去醫院”“下雨了媽媽給我送傘”“公交車上忘帶羊城通了一個陌生人幫助了我”這些老素材。“一滴水中看世界,一葉落知天下秋。”教師應引導學生以小見大,從細微處感真情。我引導學生從平常的一碗湯、一杯牛奶、一本語文書、一副跳棋等入手,讓他們回憶:圍繞這些物體,發生了什么事情?蘊含著什么感情?有些學生思考篩選之后就寫得很好,寫了放學回家媽媽遞過來一碗雞湯,“我”嫌太多油了發脾氣不愿意吃,而媽媽什么都沒有說,默默地回廚房里給“我”重新煮了一碗雞湯,“我”看著廚房里媽媽勞碌的背影,突然間感動了。這樣的素材,明顯比那些老掉牙的素材富有新意,情感真切。
習作預習,能夠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幫助學生觀察生活、體驗生活,為學生拉開寫作的序幕。只要教師堅持不懈地指導學生做好習作預習,學生就能如行云流水般彈奏出寫作的美妙樂章。
參考文獻
[1]郁章省,彭春玲.如何指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J].赤峰學院:作文教學研究,2012(05).
[2]王春艷.預習——習作教學也需要[J].教育教學論壇,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