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安排了多篇古詩文教材,這對于學生傳承中國古典文化,使其身心受其熏陶、浸潤大有益處。該如何在語文課堂上科學有效地進行古詩文教學呢?筆者認為應該讓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去感悟詩詞內涵。本文就從古詩詞教學的角度來展開具體論述。
關鍵詞:經典詩文;體驗情感;發揮想象;借助資源;引導誦讀
在小學語文的教材中,安排了多篇古詩文教材。古詩文是中國千百年流傳下來的精華,是中華文化的瑰麗財富。學習古詩詞,對于學生繼承和發揚中國古典文化有著非同尋常作用,可以使小學生的身心受到強烈的感染和熏陶,浸潤身心,提升審美素養。即使單從小學生學習角度來說,古詩文學習也能夠促進學生積累語言、豐富情感,品味詩情。由此可見,古詩文對于小學生現在的學習,乃至終身發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應該如何對小學生進行古詩文的教學呢?《語文課程標準》針對中年級段的詩詞教學,提出以下建議: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引導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體驗情感,展開想象,領悟詩文大意。筆者本文就具體針對中年級學段的學生展開具體論述,探討古詩詞教學的有效策略,以期讓學生學得開心,學得有效,最終培養對于中國古典詩詞的濃厚興趣,在將來的學習中繼續對古詩詞發揚光大。
一、 激發學生發揮豐富想象
小學生在低年級學段時,學習古詩主要是指導他們朗讀,初步理解詩詞意思,體會詩詞感情。而到了中年級學段后,古詩詞教學不能僅僅滿足于簡單地讀一讀,背一背。但是也不可過分拔高要求,用高年級學段的古詩學習要求來硬性要求他們無異于揠苗助長。因為學生的年齡不同,對于事物的認知和感悟完全不同。高年級學生因為對于事物的感受力逐漸增強,對事情有了自己獨特個性化的認識,所以教學古詩詞時,可以給他們講述詩句的意思,以及作者的背景等,而中年級學生我們僅要求對古詩詞內容有一定了解,能初步體會詩人的情感即可。教學時,我們可以針對這個學段學生形象思維的特點,在古詩詞教學中,充分激發學生發揮自己的聯想和想象,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體會來理解詩句,感悟詩情。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古詩《春日偶成》時,筆者是這樣開展教學的:
在學生初步朗讀古詩之后,基本明確了古詩的意思,是作者在有一天春游的時候,即興所做,表達自己內心快樂的心情。我是這樣引導學生進行聯想的:
師:同學們,你有過春游的體驗嗎?你在春游時會看到哪些風景?春天的景色如何?你春游時心情又是怎樣的呢?
生1:我在春游時看到柳樹垂下一條條綠色的枝條,就像春姑娘的發辮。生2:春游時,有許許多多鮮花在開放,姹紫嫣紅,特別美麗。生3:我感覺到春天的景色充滿了吸引力,我特別喜歡春游!生4:老師,春游時我們可開心了!……
同學們七嘴八舌,紛紛說出自己春游的美好感受,然后教師引導學生:帶著這種心情去讀一讀這首詩,相信你會讀出自己獨特的感受來!教學時,指導學生結合自己生活體驗,以情入境,可以快速引發學生的共鳴,學生的感情和古詩的感情融為一體。
二、 盡量使用現代教育資源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和教育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現在班級中基本都配備了現代化的教學資源,多媒體的引進對于課堂相當于注入了新鮮的活力,它摒棄了原本那種傳統老套的教學模式,以惟妙惟肖的教學課件引導學生進入文本意境,既直觀形象,又真實可感,鮮明的畫面,悅耳的音樂,靈動的視頻,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在古詩詞教學中,如果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通過屏幕展示古詩畫面,同時配以動聽的音樂,把古詩詞中一個個漢字變成美景、美樂呈現在學生面前,一定會打動學生稚嫩的心靈,突破和古詩文之間的屏障,從而涵泳其中,感同身受。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古詩《望廬山瀑布》時,筆者是這樣開展教學的:
通過多媒體呈現廬山的風景圖片,學生認真欣賞。
師:廬山是我國的一座名山,它以神、奇、雄、秀聞名于世,而廬山瀑布更是吸引了無數中外游客,你想用哪些詞語來贊美廬山呢?
學生談對廬山的印象,暢所欲言。
師: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1300年前,唐代大詩人李白就來到這里,欣賞了廬山迷人的風光,寫下了千古名作——《望廬山瀑布》。
播放課件,廬山瀑布的小視頻,以及圖片的實景再現,學生有了直觀的感官刺激后,一下子被廬山瀑布那種磅礴的氣勢所吸引和折服,鋪墊了濃烈的情感之后,感悟詩情時便顯得輕松愉悅得多。
三、 充分利用文本中的插圖
蘇教版的教材為每篇文章都配備了精美的插圖,當然古詩文教材時也不例外,這些插圖不僅圖畫精美,而且是對詩詞內容的有效補充和說明。因為小學生還處于形象思維比較發達的階段,如果教學時借助這些直觀的圖片,無疑是學生想象內容、領悟詩詞的好幫手。
該如何利用插圖輔助古詩教學呢?筆者認為:教師不能盲目地讓學生亂觀察,而應該有目標,指導他們按照一定順序觀察圖中的人物和景物,分別具備什么特點,同時發揮大膽的想象,賦予插圖中人物豐富的情感,可以為他們設計動作、語言或者神態,在自己心中,力求使圖中的人物和景物活起來,然后結合古詩內容,進行圖文對照,促進理解。然后,看看能不能針對其中的某一個場景,某一個動作等,對應古詩中的某一句話,或者某個詞語等,真正實現以插圖促理解,以想象促感悟。
例如在教學古詩《池上》時,筆者就是通過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插圖,體會小孩子偷采蓮蓬后,不懂得隱藏行蹤,而身后浮萍劃開一道的情景,真正體會出孩童的頑皮可愛,天真無邪的品質。
四、 結語
中年級的古詩詞教學,教師既要認清它的獨特地位,又要注意和前后兩個學段互相關聯,注意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利用好多媒體課件和書上的插圖,真正讓學生實現圖文結合,情景再現,促進他們對詩詞本意的理解,和詩詞意蘊的感悟。
參考文獻:
[1]孫曉飛.關于古詩詞教學該如何進行的研究報告[J].語文天地,2012,3.
[2]趙夢琪.探討中年級學段古詩詞教學的方法[J].古詩詞研究,2013,11.
作者簡介:
聶艷梅,江蘇省邳州市,邳州市明德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