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花
【關鍵詞】 高效課堂;改變觀念;創設情境;評價;課堂練習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6—0057—01
作為推進基礎教育內涵發展和促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有效途徑,開展“創建高效課堂”活動勢在必行。所謂“高效課堂”,就是要最大程度地發揮課堂教學的功能和作用,在有效課堂的基礎上完成教學任務和達成教學目標的效率較高、效果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學的較高影響力和社會效益的課堂。那么,如何打造初中數學高效課堂呢?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改變教師教育觀念,讓學生全面參與教與學的過程
新課程背景下,教師的角色變了,教與學的方式變了,我們對高效課堂關注的重點也要改變。新課程要求學生全體、全程和全身心地參與教與學活動,學生的情緒狀態要關注,老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學生要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學習之中,并能自我調節和控制學習情緒,對學習能保持較長的注意,要具有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欲。教師要激發學生的深層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獨立思考,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闡明表達自己的觀點,遇到困難能與其他同學合作、交流,共同解決問題。
二、創設合理情境,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
1. 創設聯系生活實際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興趣和動機是決定學生能否主動學習的關鍵,創設富有興趣的故事、舉實際生活中的例子等來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對數學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將學生未知的數學規律、法則、關系、事實等前置應用,創設新奇的懸念情境,展示數學知識的非凡魅力,有助于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熱情,從而使學生的學習得以繼續和延伸。同時,我們要引導學生到生活中、在現實中去體驗數學的樂趣,來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情趣,點燃探索的欲望,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激起他們的求知欲,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2. 創設主動參與的情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要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至關重要。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知識經驗、能力水平和認知規律等實際情況,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背景材料,從學生喜聞樂見的實物、實情、實例入手,創設生動、有趣味的問題情境,使學生產生疑問,激發其探索的欲望,營造平等、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感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具有主人翁意識。因而,教師在課堂上應盡量少講、精講;有些問題稍加點撥,不給出標準答案,采用啟發誘導的方法,誘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
三、正確評價每一個學生,多鼓勵少批評,讓學生有自尊心
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的藝術首先包括談話的藝術。”數學課堂就是一個教師與學生之間溝通談話的平臺,教師對學生的表現給予回饋評價的平臺。教師對學生積極有效的評價,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融洽師生感情,增強學生信心,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從而使課堂教學更加高效。為此,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1. 教師注意課堂評價的層次性,注意學生的差異,多元評價相結合,使評價適合不同水平和能力的學生,從學生的問題解決、情感、態度等多方面給予激勵性、發展性的評價。
2. 讓學生參與評價,面向全體學生,客觀公正而又充滿真誠。教師“圣旨”般的評價,往往會造成學生沒有了主見、不敢說的現象。這樣的評價并不會讓學生體驗學習樂趣,反而會使學生因太過于在意老師的評價而讓自己的學習很被動。
四、精心設計課堂練習,強化教學效果
練習是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鞏固形成熟練的技能和技巧,而且對學生智力發展和能力提高起著重要作用。鞏固練習要遵循以下幾點。
1. 練習要有目的性,要圍繞教學目標進行。
2. 練習要有層次性。它有兩層含義:一是教師要根據教材本身的邏輯性,以及學生認知的有序性選擇練習題,應該做到由易到難、以簡馭繁,既有坡度又有跨度;二是教師對練習題的設計要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既要使中下生“吃得消”,又要使優秀生“吃得飽”,而且要有拓展性的問題設計,要提供優秀學生的發展空間。
3. 練習要多樣化,為鞏固概念,選編基礎變式題;為糾正差錯選編判斷、選擇題;為拓寬思路,選編多變、多解題等等。同時,練習時教師應關注練習中的快速反饋,教師要當堂反饋及時給予激勵性的評價,對出現的問題要及時解決,予以糾正。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