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德富
摘 要:歷史老師要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意識到學習歷史的重要性,并在課堂中主動參與教學活動。針對目前歷史課堂中教師單向授課、學生缺乏學習歷史興趣的現象,本文提出了一些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旨在幫助學生認識到歷史學習的重要性,讓學生在課堂在保持積極活躍的狀態,在學習中獲得知識,獲得快樂。
關鍵詞:初中課堂;歷史教學;學習興趣;培養策略
能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常常是一節歷史課是否成功的關鍵,但中學歷史教育長期以來人物為學習歷史是為進入高等學校的學習打下基礎,因此,教材編訂者將歷史教材編訂得越來越厚,歷史知識講解得越來越深,原本生動活潑的歷史課堂得越來越沉悶,學生在課堂上提不起精神,上課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學習興趣逐漸降低。我們應該知道,興趣直接影響學習效率,如果學生有了學習歷史的興趣,就會把歷史學習看作一件快樂的事,學生在快樂中保持積極活躍的狀態,感知學習能力增強,學習的效率也會大大提高。那么,如何提高初中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一、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學生對任課教師的喜歡程度會影響學生對該科目的學習態度,如果喜歡某一教師,就會與其多接觸并對其所任教的科目感興趣。教師需要抓住學生的這個心理特點,增加與學生的溝通,與學生成為朋友,從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第一節課時,我們需要改變以往歷史教學課堂的嚴肅氣氛,改變歷史在學生心中的定義,用生動形象和貼近學生的教學方式感染學生,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告訴學生學習歷史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對所有同學要一視同仁,對基礎薄弱的同學要及時給予幫助指導,增加學生的學習信心的同時也增進了師生間的交流,學生也會更愿意花時間去專研歷史知識。
二、合適的教學情境
孔子在《論語》中說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很多學生在求學過程中,將學習作為一項必須完成的任務,沒有體會到學習的樂趣,這是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的,只有享受學習才能有所成就。
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設計合適課堂內容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去置身歷史環境,切身感受歷史的變遷。舉個例子,在學習歷史人物和歷史故事時,教師可以利用豐富的語言,將人物所經歷的事情生動形象的描述出來,并在其中加入歷史時間的發展,讓學生更容易接受。例如,在學習“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鴉片橫行的歷史時期人民的生活狀況、林則徐虎門銷煙、以及簽訂《南京條約》的視頻,讓學生從視頻中真切感受到林則徐及鴉片戰爭中的愛國將領的英勇事跡,在講課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歷史再現,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將視頻中的內容再一次展現出來,切身感受,通過扮演,學生能更加了解當時的社會氛圍,之后讓學生討論《南京條約》的簽訂對國家產生的影響。通過這樣的討論分析,學生能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國在鴉片戰爭中的失敗原因,增強學生的愛國熱情和學習欲望,同時也能增強學生在閱讀歷史材料時的分析能力。
三、適時組織探究活動
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我們一味的講解知識,會讓課堂變得乏味,從而學生會產生抵觸的情緒,沒有學習的興趣和欲望,中學時期的學生精力最為旺盛的,往往活潑好動,教師要借助這一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增加一些探究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探究中發現學習歷史的樂趣。例如,在學習“太平天國運動”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網絡對《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淺要前要了解,并為學生提出問題:根據《天朝田畝制度》,當時是怎樣進行土地分配的?你怎么看待這一綱領性文件?如何看待中外反動勢力相勾結導致太平軍屢戰屢敗的觀點?學生們在組內進行探究討論,通過資料得出這些問題的答案。在查閱資料和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進行學習,也可以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讓他們在探究中發現學習的樂趣。
四、靈活布置作業
在許多學生看來,歷史這樣的文科學習只需要死記硬背,對知識點熟記于心就可以,但是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也會感到無奈和懊惱,尤其是在遇到人物較多的重大歷史事件時。對于這方面問題,基礎較好的同學會比較輕松,但是對于基礎薄弱的同學來說,要記住這些史實真的是難于上青天,從而產生厭倦。在布置作業時,歷史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模式,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對學習歷史產生興趣。比如,在學習完“新文化運動”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去查閱在此期間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之后在班級中進行搶答比賽,獲勝者有一定的獎品,這樣既讓學生完成了作業,又能加深學生的記憶和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體驗學習歷史的樂趣。
五、總結
綜上所述,歷史是一門較死板的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根據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情境和課堂活動,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歷史的樂趣,從而提高對學習歷史的興趣。
參考文獻
[1]沈曉娜.中歷史教學與社會現實結合的方法[J].學教育(下),17(07).
[2]葉琳.生活的歷史鮮活的課堂——生活化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0).
[3]雷曉容.史料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價值探討[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09).
[4]唐仕芬.初中歷史教學中三維教學目標的實現策略探討[J].亞太教育,2015(28).
[5]羅子國.初中歷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