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群
摘 要:初中歷史有很強的學科特點,歷史知識時空久遠、文字繁冗晦澀,概念性、結論性東西過多,學習過程難免枯燥乏味,這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低下,PBL教學模式從根本上轉變了學習者的身份,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習也就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這不僅有效地克服了歷史的學科特點,也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PBL教學模式;歷史教學;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PBL教學模式是以問題為引導的教學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簡稱PBL),它是以學生為學習中心的教育方式。這種教學方法最早運用于臨床醫學教學,效果顯著。后植入各個領域,與傳統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不同,PBL教學模式強調在課堂上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主學習。教師的作用主要是創設情境問題,讓學生自主地解決問題。因此,PBL教學模式不僅適用于臨床醫學,同樣也適用于很多學科的教學,尤其是中學歷史教學。
初中歷史有很強的學科特點,歷史知識時空久遠、文字繁冗晦澀,概念性、結論性東西過多,學習過程難免枯燥乏味,這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低下。PBL教學模式從根本上轉變了學習者的身份,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這不僅有效地克服了歷史的學科特點,也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我一直在嘗試把PBL教學模式的先進理念融入歷史教學實踐中,下面就結合平時的教學實踐談談我對PBL教學模式的運用和理解。
一、PBL模式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1.備課環節
PBL教學模式是以問題為引導的教學方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要想運用好PBL教學模式,關鍵就在于如何能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設計情境問題時既要考慮所研究問題的科學性,也要努力地將抽象問題具體化,具體問題生活化,比如,我在備《北魏政治和民族交融》這一課時候就在思考,“民族交融”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太過于深奧難懂,但學生能理解什么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我在設計情景問題的時候,就列舉了大量的生活中的常見現象,讓學生在這些生活現象中去發現各民族間的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民族交融”的歷史概念。
2.授課環節
PBL教學模式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教師設計的情境問題進行自主學習,即經過“分析情境問題→提出假設→查詢資料→討論、合作探究→歸納總結”的過程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
教師應將預先設計好的情境問題發放給學生預習。學生通過閱讀教材、查閱相關圖書資料、搜索互聯網信息等方式搜集相關材料。在課堂上由教師組織學生對所提出的情景問題進行小組討論,小組的其他成員對問題進行補充與完善。既尊重了學生的個性發展,也培養了團隊精神。比如,在設計《完成祖國統一大業》這一課時,讓學生搜集有關香港回歸前后變化的歌曲,通過歌詞的變化感受祖國統一的過程,分析祖國統一的重要原因。學習的興趣就被調動起來了,課堂上他們表現得非常積極,很快就集齊了十幾首關于香港回歸前后的歌曲。他們準確地找到了一些“變化”的字眼,比如“屈辱”“痛苦離別”“回家”“團圓”“富?!薄帮w騰”等。討論之后,他們得出香港回歸是人心所向,香港回歸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明顯感覺到學生不僅學的認真,而且理解得很深刻。如果單純背誦,恐怕很難消化。
3.課后評價
PBL教學模式能夠較好地發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但是課堂中的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往往會使問題相對割裂而不連貫,這就要求教師及時地引導串聯,幫助學生梳理學習的框架,將他們的學習成果建成體系,突出學習的重點和難點。為了彌補PBL教學模式重過程而輕結論的這一特點,教師要輔以鞏固
練習。
二、PBL實施中的一些問題
1.情境問題的設置
PBL教學模式的核心環節就是情境問題的設置,只有設置了高質量的情境問題,才能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才能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然而,設計高質量的情境問題往往會耗費教師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所以運用PBL教學模式來備課就需要調動集體的智慧,實行集體備課。集備前要有所分工,備課時進行討論、完善,制作出一套情境問題體系。這樣既能提高問題設計的質量,也能節省大量的精力。
2.學習資源的準備
PBL教學模式運用的主要過程是學生經過討論、探究得出結論,而資料查找是模式運用的關鍵,正如上文所說,學生可以通過各種途徑獲取學習資料,教師在設計情境問題時應給予相應的指導。既要鼓勵學生搜集多樣化的學習資料,也要引導學生緊扣學習的主題,不能偏題太遠,打亂教學秩序,降低自主學習的效率。
3.教師角色的轉變
PBL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并不是放手讓學生自學,而是突出學生學習主體的地位。以學生為中心,也并不是教師就可有可無,相反,在PBL教學模式運用的過程中,教師的作用反而更加重要。教師就像學生的引路人,要巧妙地把學生引入知識的海洋;教師又要像催化劑,當兩種認知無法形成聯結時,教師要激發學生的思維,啟發他們努力探究問題的奧妙。
總之,PBL教學模式是先進的一種教學理念,它突出了以人為本的育人精神,PBL教學模式廣泛運用于歷史教學,不僅有利于解決中學歷史教學的學科“瓶頸”,也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思維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我們應該提倡PBL教學模式在中學教學中廣泛運用,使它成為推動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推動劑。
參考文獻:
[1]柴曉明.創新歷史課堂教學方法[J].學周刊,2017(4).
[2]張靜輝.問題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學周刊,20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