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康生
摘 要:一堂有效的課堂要素很多,本人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提出一些有效課堂的要素。首先是多媒體運用要有價值、意義,其次是讓課堂成為學生吸取知識的殿堂。如何使多媒體運用有價值和意義是值得我們每個一線教師探討的問題,如何追求課堂實效,使之成為學生高效學習的主要場所,同樣也是值得我們作為一線教師深入研究的課題。本人對這些方面作了些粗淺的見解與大家分享。
關鍵詞:思想政治課;課堂實效;本色要素
對于每位一線教師來說,我們天天都在上課,僅僅就說上課,并不是特復雜的事,但要使一堂課真正有效,卻并不容易做到。一堂有效的課要具備的要素頗多,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際,本人對有效課堂提出一些自己的淺見。
一、使用多媒體要有價值、有意義
多媒體教育技術的廣泛應用,為教學提出了一種新的模式,它為把整個教學過程變成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現、合作交流”的過程創造了廣闊的空間。
(一)多媒體對教學的實用性
1.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育技術,它可從根本上激發教與學的興趣。將抽象化為具體、將枯燥變為生動,可極大地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學習提供全面的感性材料,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習興趣。
3.多媒體技術與網絡技術相結合,形成了一種全新的開放式的學習方式。多媒體技術,特別是網絡媒體的介入,實現了從課堂學習到社會學習的發展。這種全新的、開放的學習方式既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又使學生在學習中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
(二)充分運用多媒體優質資源為教學提供有價值、有意義的服務
教學上運用多媒體技術的好處確實很多,它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得力輔助工具。但是在課堂上要正確、合理的充分利用這一優質資源,切不可為了形式好看而忽略了它最重要的實用價值。像貧困地區條件差的學生常對到多媒體教室學習很興奮、很稀奇,學生上課很容易只看課件,聽老師講,而他們自己思考得很少,這樣課堂上熱熱鬧鬧,而學生課本潔白一片、筆記空無一字。課堂看似高效實則空洞流于形式,至于該課堂學生究竟要掌握什么知識卻不得而知,這樣的課分明沒有實際效果,甚至比沒有多媒體課件上課還差很多。因此,教師要在課堂上嚴密地組織課堂,對多媒體的應用要因課而異,要有較強的駕馭課堂能力,靈活應用多媒體教學,要做到多媒體為教學有意義的服務是有效課堂的必然要求。
二、追求課堂實效,讓課堂成為學生吸取知識的殿堂
(一)動靜結合,以掌握知識為導向
一趟好的課并不是天花亂墜,整堂課震耳欲聾,老師與學生大呼小叫,興奮不已,以至于課后,學生不知所云,更談不上掌握知識了,課堂變成了一種給別人看的花架子。教師也不能為了課堂的活躍,為了活動而活動。活動不光是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通過活動探究挖掘知識,增加學生的認知能力。
(二)激發興趣,產生動力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才能學得扎實。課堂上激發學生生興趣,教師的語言要嚴謹且幽默,笑話、寓言、故事、案例不能過多、太長,達到激發興趣即可,興趣調動起來了學生就能積極主動的學習。
(三)教的輕松,學的主動
教師是課堂的主導,學生是主體。課堂應以學生為中心,而不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在課堂上應更多的放手,讓學生來說、分析、演練,掌控好課堂結構,這樣教師既能教的輕松,學生也能學的主動。
(四)正確及時評價學生,讓學生永葆動力
人都以得到褒獎而自豪和滿足,學生更是如此,但并不是課堂上學生回答出正確的、精彩的答案給予其物質獎勵,也不是為了鼓勵學生回答問題拿出禮品作為獎勵,這樣就背離了學生學習的初衷。這樣做,學生會以為我只要舉手就有可能獲得一份獎品,無形中讓學生意識到這樣做可以獲取一份意外收獲,使學生形成不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教與學不是買賣關系,課堂上也無需這樣做,正確及時的評價學生,不僅能讓學生得到心理的滿足,更是對他本人的一種肯定評價,這種評價超越物質,卻能讓學生收益更大,無論對于學習,還是對于自己今后人的人生將是影響深遠的。
(五)知識總結,課堂效益升華
一堂是否有效的思想政治課堂要得到檢驗,關鍵在于對本課堂知識的歸結和掌握,反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可以讓學生進行總結。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分別對知識點一一說清道明,證明學生學得到位,對本課的知識的掌握已是爛熟于心,這樣的課堂也毫無疑問是有效的。
總之,一堂有效的思想政治課包涵的要素頗多,如:課堂的組織、充分的準備、風趣幽默的語言、激情、靈活的方法、豐富的教學用品等。教師要充當成功導演這一角色,把這個環節融會貫通,應用得當,我相信一堂成功有效的課才能真正形成。
參考文獻
[1]劉子高.學生“認知.養成.評價”德育系統的構建[J].教育藝術,2018(11).
[2]何春濤.以思想政治教育引領校園文化建設[J].教學與管理,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