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菊芹
摘要:中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技術性人才,可以說中職學校是培養技能型人才的搖籃。那么為了取得更好地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在進行中職財會教學中適當的采用情境教學的方法不僅可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更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將理論知識同生活實際相結合。而且,通過情境教學還可以更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學習熱情,可以讓教學課堂更加的豐富有趣。本文旨在探討如何在中職財會教學課堂中創設情境來進行探討,希望可以有效地提升中職財會教學的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教學情境;中職財會;教學課堂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8-0454-01
在中職財會的課堂教學當中,由于中職學生正處在青春期的階段,教師經常會通過設置一些教學情境來進行對學生學習的引導,是一種教學中非常常見的教學手段。不過在進行教學情境的建設的時候,存在一些教師沒有完全的尊重生活實踐實際的情境的現象,這樣就會導致不僅沒有起到預期的將財會理論知識同生活實際相結合,反而還會讓學生更加困惑。本文旨在探討如何在中職財會教育中合理的設置教學情境,讓理論教學和生活實際可以更好地相結合起來。
一、在游戲中創設生活情境
中職學生正處在青春期,是活潑好動的年紀,這也就決定了中職學生對于游戲的接受能力是非常強的,也愿意去玩游戲。而且他們在游戲中的接受能力避災傳統的教學課堂中要更強一點。而且在學生的日常生活當中,學生有著很多喜愛的游戲,教師就可以將這些游戲做為原型來進行情境的設計,將游戲和教學內容作為模板,將生活情境作為框架,二者相互融合,通過這種方式來進行中職學生財會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
在教學中開展適當的小游戲,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對接下來將要學習的內容的興趣和積極性,可以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可以在更加愉快地環境中去進行知識的學習,可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不過在將游戲和教學相結合的時候,教師一定要注意游戲所占用的時間以及教學比重不要超過教學內容所占的比重和時間,因為如果超出了,那么就說明這個設計非常的不合理并且可以說是雞肋。這是因為這樣對學生的注意力的集中是非常不利的,學生對游戲的興趣往往會大于對學習的興趣,更多的注意力會集中在游戲上不是課程的學習上。這也就說明,在進行游戲環節、課程學習和生活實際相結合去創建教學情境的時候,教師需要考慮的是這個游戲能否在最大的程度上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不能達到最初的預想成績。
二、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維
古語有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這句話在正面上強調了學習中疑問是學生追求知識并掌握的一個重要原因,也就表明在進行學習的過程當中時,不僅僅是知識可以讓學生想去進行學習,更可以使學生對某個知識點的疑問和不解,而且這種疑問恰好也就說明了學生對這個知識點在潛意識里是有著一定的關注度的,所以,這也就說明疑問也是一種促進學生求知欲提升的有效方法;而且疑問還可以很好地鍛煉學生的學習思維、學習獨立性和學習主動性。在一項心理學研究中也表明:人的大腦在被不熟悉的事物刺激之后,就處在一個非常興奮并且緊張的狀態當中。這項研究也就表明在進行中職財會教育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這種特征進行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調動與激發。教師可以通過提出一些有意義、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探討,這樣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自覺性主動性。并且在課堂中營造一個師生之間相處融洽的課堂氛圍。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教師不能僅僅只是作為主體給學生去進行問題的布置和提問,而是應該引導學生自己進行知識的嚴肅研究并提出問題,讓學生根據自己提出的問題在進行更加深入的探討和研究,并且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研究提出自己的疑問。這樣一來,學生對于分析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就會有更大的興趣和熱情,也就會更加愿意去學習更多的知識。
三、給學生一定的自主復習時間,讓學生可以充分的消化吸收知識
學生的復習過程是一個學生自己根據自身的知識掌握能力去進行已經學習過的知識的更加深入的研究和理解,也是一個知識的學習過程當中不可缺少的環節,更是學生自己進行舊知識的查漏補缺和新知識的預習的一個過程。但是,在當下的教學情況當中,存在著和一些不好的現象,那就是教師對學生的自主復習環節的放手度不夠,依舊處于教師的包辦狀態,很多的教師對知識的復習環節都是千篇一律的教師進行知識的講解,并讓學生去通過練習題的聯系和答案的核對以及錯題講解環節來進行學生的課后復習環節。學生需要做的就只有坐著安靜的聽教師的講解,只是這種教學方式并不是一種科學的復習方法,也不是針對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復習方式,學生始終是整個學習過程的主體,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在進行復習環節的時候,教師應當適當的進行放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時間、精力和具體的掌握情況去制定自己的復習計劃。
總之,在進行中職財會教育的教學過程當中,適當的教學情境的創設,可以讓中職學生的學習更加的貼近生活實際,更加契合當下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不過不管是在教學中使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出發點都是學生,必須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還應該充分的了解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能力,及時的就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進行調整。在復習的時候,教師應該給學生足夠的空間,讓學生可以進行自主的復習,根據學生自身的學習情況進行針對性的復習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