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玉
摘 要:作為我國高中基礎教育階段的重點科目,數學的教學效果一直備受關注。而合作競爭式學習是在教育改革推行下開始廣泛應用的新型教學模式,經過實踐證明,不僅可以提高高中數學教學質量,同時能夠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更好的拓展,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基于此,以下文章中筆者將就如何通過構建合作競爭小組強化高中數學教學質量進行簡要分析,希望能夠對我國高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帶來積極作用。
關鍵詞:合作競爭;高中教學;數學教學;質量提升
相比較初中數學。高中數學的難度更要加深,知識結構更為復雜。同時,由于高中學生在經過三年的學習之后都要面臨高考這一人生轉折點,高考數學成績決定著他們是否能夠順利的進入大學,探求自己想要的人生。因此,高中數學的教學質量一直都是備受關注的重點話題。合作競爭式學習其實是通過讓學生能夠在合作、探究、競爭中對所學知識加深印象,掌握相應的知識點,進而對他們的學習能力、創造思維進行培養,最終達到提升高中數學教學質量的目的。
一、目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一)分組不合理
在合作學習模式當中,由教師先對學生進行分組,然后讓學生通過組內討論,共同協作下完成教師安排的學習任務,其目的在于讓學生能夠通過合作學習加深對于課堂知識的理解。但是在實際應用當中,很多教師=會按照學生的學習成績分組,這就導致小組之間的成績差異過大,學習能力差異過大,進而出現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在能力上有所提升,但是,相對基礎較差的學生不僅不能夠對學習內容加深理解,反而還會出現不合作的情況以及不滿的情緒[1]。
(二)實踐時間不合理
一般來講,高中數學課堂一節課的時間為四十五分鐘。很多教師雖然在課堂上開展了合作式學習,但是一般都在教學內容講解完或者試卷做完之后,才會留出一小部分時間給學生進行合作探究。這樣不僅嚴重降低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在討論環節也沒有意識到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基本都是利用這部分時間探討一些與課堂無關的內容,反而浪費了學習時間[2]。
(三)教學方式不合理
雖然合作式學習當中要充分發揮“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教學理念,但如果教師不能夠使用得當的教學方式,也會讓學生無法對這種學習方式有足夠的重視。比如。在開展合作式教學學習時,教師通常都會關注學習成績較好的小組或者與學習成績較好的同學有更多的互動,這不僅會讓基礎較差的學生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同時也容易讓學生產生對合作學習的抵觸情感[3]。
二、構建合作競爭小組,強化高中數學教學質量的具體策略
(一)合理分組,重視每個學生的個體特點
想要讓所有學生在合作式學習當中能夠共同進步,首先要確保分組的合理性,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生活中對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習能力等多方面加以了解,以此作為的分組依據,在分組時,充分考慮到各個方面的因素,盡量確保分組的合理性。比如:教師可以按照男女同學比例相同的方式分組,也可以按照性格特點進行分組等等[4]。以人教版高中數學教材必修二中《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和直觀圖》為例,在進行這節課內容講解時教師需要考慮到有些同學的思維構造能力比較強,能夠憑空想象出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與直觀圖,但有些同學相對來講在想象方面較弱,這就需要教師在引導學在進行分組學習的時候,以日常生活中對學生的了解作為依據,將思維構造能力較強以及較弱的同學平均分配到各個小組當中。確保每個小組中的同學都能夠相互幫助、共同進步。同時,教師可以利用高中生的好勝心理,讓他們比一比,哪個小組能夠讓小組內的成員都能夠具備圖形想象力,以此促進學生參與熱情的提升。
(二)合理安排課堂時間,做到理論與實際結合
在進行合作學習教學模式中,教師要精心安排課堂教學內容,對每一部分教學內容講解的時間做好安排,避免理論教學與合作探究式學習開展產生時間上的沖突。具體而言,教師要適當的縮減自己在理論知識上講解的時間,盡量確保學生能夠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合作學習。舉個例子來講,在進行人教版教材必修三中《隨機事件的概率》的講解時,教師可以在講解完一個知識點之后,給學生留出小部分時讓學生就這個知識點探討,然后教師再繼續講下一個知識點再留出一小部分的時間讓學生進行探討,注意在此過程當中教師要參與到小組探討中,避免學生談論一些與課堂無關的話題,實現合作式探究學習的目的。
(三)提升教學方式的有效性
為了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合作式學習效果提升,進而提升高中數學教學質量,教師需要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并引用客觀的評價機制[5]。舉個例子來講,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用課余時間去開展小組互幫互助活動,將實踐任務的主題布置給各個小組,讓每個小組在共同的合作當中將任務完成,要求每個的小組成員都必須要能夠掌握相應的知識點,在任務完成的過程中有所進步,并在各個小組之間開展競賽,設定獎懲機制,按照小組總體成績對每個小組進行評價,對于表現最優秀的小組給予一定的鼓勵,比如:免去一次學習任務機會等等,對于表現最差的小組要分布更多的學習任務,以此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讓他們能夠在互幫互助中共同進步。
結束語:在教育改革的推行下,教育工作的最終目的已經不僅僅是要讓學生積累足夠的理論知識,同時也需要培養他們的綜合素養,也就是將他們培養成有思想、有能力、有知識的社會棟梁。因此,教師應當充分意識到目前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加以改善,以此提升高中數學教學質量,為學生在日后能夠取得理想的高考成績,掌控自己的人生不遺余力的努力。
本文是福建省建甌市教育科研2017年度立項課題“小組競爭式教學在高中數學課堂實施的探究”(課題號B17011)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趙素珍.淺析合作學習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的合理開展[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7).
[2]李紅梅.高中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法的有效應用——以《基本不等式》教學為例[J].文理導航(中旬),2015(8):4-4.
[3]趙強.淺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能力的提高[J].文理導航(中旬),2015(1):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