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麗君
摘要:體育活動是高中課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課程,其重要性體現在幫助學生減輕繁重的學業及高考帶來的壓力和強身健體、放松心情。體育教學的方式多種多樣,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加強師生互動是一種普遍可行的教學方式。鑒于此,主要以廣大高中生以及體育教師為研究主體,從體育教學中分析影響師生互動的因素,借助這些因素提出促進師生互動的建議。
關鍵詞:高中體育教學;教學主體;師生互動;平等化
一、影響高中體育教學師生互動的因素
首先是基于教師個人的教學素質及教學方式的因素。高中體育老師的個性千差萬別,故而,個人的教學素質和教學理念也會各不相同。例如,活動性強的老師會在教學過程中安排更多的體育活動,讓整節課盡可能地得到利用;而活動性稍弱的老師,則會給學生大量的自由活動時間,讓學生進行自主的體育鍛煉。在影響師生互動性方面,顯然是活動性強的教師會與學生產生多一點的互動,而活動性較弱的老師與學生的互動則會相對較少。此外,他們會有不同的教學方式,這對師生互動也會產生相應的影響。
其次是基于學生個人的因素。學生個人對于體育課的看法,所保留的思想和他們個人的身體素質都會影響師生互動。高中生由于繁重的學習壓力,會更多的把時間和精力放在文化課上,對體育課這種實踐性的非高考課的重視程度不夠,在他們的思想意識中,體育課既可以是散散心的一門課,也可以是被用來繼續學習文化課的一門課。很顯然地,抱有這樣的思想的學生,很難和體育老師產生師生之間的互動。另外,學生的身體素質也千差萬別。經常鍛煉、參與體育活動的學生,他們的身體素質會高一些,相對地會對體育老師安排的體育活動產生較大的興趣,自然而然,他們與老師的互動會多一些。而身體素質相對較差的學生,他們會下意識地去逃避體育活動,這不僅是出于不想在體育活動中表現出自己的劣勢,也出于他們將更多地彌補在不需要運動的文化課上,結果是與體育老師極少產生互動,在體育課上的興致不高。
二、師生交流平等化
師生互動,從字面上可以理解為師生之間的交流,加上體育活動,便是師生在體育活動過程中的交流。在體育課上,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時候是體育老師一個人在隊伍前方發言、喊口號、布置教學內容,很少有詢問學生和了解學生需求的情況。這也就讓學生形成了老師高冷、不容易親近、不好說話的思想意識,影響師生之間的互動。因而,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性,必然要做到師生之間產生交流。
師生之間的交流在體育活動中是十分有必要的。例如,體育老師通過交流了解到學生們體育課的前一節課是語文課,考慮到學生在這門主課上保持著高度的注意力和壓力,先進行一些比較輕松的活動來熱身,同時在課上安排一些比較有趣味性的體育活動來幫助學生放松身體和大腦。此外,老師也可以在交流過程中聽一聽學生們的想法,他們更樂于以何種形式來開展體育教學活動。在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是兩個動態的主體,因而,雙方都需要有相應的交流協作。
師生交流平等化,不僅體現在師生溝通的平等化,也體現在體育活動中師生參與的平等化。在小學的體育教學中,老師參與到學生的體育活動中很常見,但是,中學的體育活動中,師生共同參與的情況很少。十分常見的情況是,體育老師指揮學生進行熱身活動,然后根據課程內容指導學生活動,老師在體育教學中扮演的是一個指導者的角色,因而,師生之間很少會產生平等化的互動。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體育活動,既可以在體育過程中言傳身教,也可以拉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師生互動不僅可以增強課堂教學的效率,也能夠讓課堂更加有活力。例如,在足球課的課堂上,體育老師可以在課堂上安排一個小型的足球賽,和學生們一起踢球,同時,可以讓女生們作為啦啦隊觀戰。在踢球過程中,教師根據情況,適當地講解專業知識,可以讓學生們在活動中培養對體育課的興趣。
三、構建和諧的師生互動氛圍
人的觀點和想法常常是可以被影響的,在和諧的師生互動氛圍中,體育老師的不作為和學生的不想為都會得到改變,而這種氛圍是需要師生雙方共同創造的。例如,在投籃技術的教學中,如果沒有良好的互動氛圍,學生不愿主動配合,老師對講解技巧缺少興趣,那么整堂課下來都是枯燥乏味的。首先,教師要學會用非專業性的語言來講解專業的內容,盡可能地輕松,也可以增加一點幽默,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帶動學生來示范,然后問問他們有什么想法,有誰愿意先來試一試。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不是站在一邊或者是自行到某個角落休息,而是穿梭在學生之間,適當地加以指導。學生感受到了老師的熱情和認真,他們自然而然也會投入更多的熱情。同時,集體指導和個人指導相結合的方式,不僅可以增加師生互動,創造和諧的氛圍,也可以更深入詳細地教學。
結語
體育課雖然不是高考的科目,但是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體育鍛煉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項目。促進師生互動,既可以讓學生和老師一起享受運動的時光,也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方法。總結以上分析建議,進行師生互動的方式其實有很多種,重點在于將教師、學生和體育教學目標、身心健康發展有機結合,讓師生在互動中得到收獲,洋溢健康與快樂。教學本身便是一件師生共同受益的事,在教學方式的應用與開發上,需要廣大教育者結合自身的實踐經驗以及學生的需求,立足于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做出更多更有效的研究。
參考文獻:
[1]李正泉.淺談如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進行師生互動[J].中國校外教育,2019(28):19-20.
[2]林思超.高中體育課堂教學師生互動模式探討[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8,33(06):58-60.
[3]陳雪.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進行師生互動[J].中國校外教育,2017(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