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勇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有效課堂成為眾多教育人士普遍關注的問題。課堂是學生進行學習的最重要平臺,是教師的教學活動和學生的學習活動最集中的體現地,但課堂的時間卻是非常有限的。在此背景下,如何開展課堂的有效教學成為每一位奮斗在一線的教師所重點關注的問題。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面臨著強大的學習和升學壓力,加之高中數學相較于初中數學而言難度大大加大,所以,構建高效的高中數學課堂顯得尤為迫切,加強高中數學實踐是一條行之有效的道路。
【關鍵詞】高中數學;實踐教學;課堂有效性
在高中數學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由于受傳統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的影響,過分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將考試成績作為衡量學生一切能力的基礎和關鍵,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發展。在此基礎上,高中數學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模式仍然是填鴨式教育,將課本所涉及的知識點全部輸送到學生的大腦,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然而教師忽略了教學活動不只有教師的教還有學生的學,教師不能忽視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只有讓學生對高中數學產生興趣,他們才會積極地投入到高中數學的實踐活動之中,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教師教學和課堂活動的有效性。本文在此基礎上主要介紹了開展課堂有效教學對加強高中數學實踐的重大意義,并提出了幾點切實可行的具體實施策略。
一、開展課堂有效教學對加強高中數學實踐的重大意義
數學本是一門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教師加強高中數學實踐教學可以讓學生真切、直觀地感受到數學和生活的聯系,也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從而拉近學生和數學之間的距離。但由于高中緊張的學習壓力,教師在進行實踐教學時必須注重課堂的有效性,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學習到更多的數學知識,為今后的數學實踐活動提供條件。
二、加強高中數學實踐,提高教學有效性的具體策略
(一)優化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
時代在不斷發展,社會也在不斷地進步,以往的教學模式應用在現在的課堂教學活動之中必定漏洞百出。尤其是傳統的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講臺下被動地接受,所以,教師要想進行有效的數學實踐教學活動,就必須優化自身的教學模式,努力開發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并合理運用,以加快學生對課堂知識點的吸收和理解,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為提高教學效率奠定堅實的基礎。例如,在學習“函數的概念和圖像”時,教師如果照本宣科,會使學生感覺到枯燥,甚至產生厭學心理。基于此,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為學生進行函數的演示,讓學生明白函數的原理,讓學生自主總結函數的概念,這樣既能達到讓學生進行實踐的目的,也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二)創設學習情境,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情境教學,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地位,以提高教學效率,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為主要目的的教學方式。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生學習的最大動力。在高中數學實踐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從學生熟悉的身邊情境出發,創設一定的學習情境,先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例如,在學習“隨機事件及其概率”時,教師可以引用生活中天氣預報中是否下雨,引導學生學習隨機事件,如買彩票等事件,先學習最簡單的隨機事件,再逐漸引出難度稍大的事件,在生活實際情境的幫助下,學生必然會對數學產生熟悉感,繼而產生興趣,可為提高教學有效性奠定基礎。
(三)鼓勵學生思考,活躍學生思維
在高中數學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在學生提出自己對數學知識的看法時,不能生硬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而應該因勢利導,沿著學生的思路走下去,不斷用各種問題讓他們打開思路,發散思維,讓他們學會并習慣從各個角度、各個方向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一旦學生的數學思路和數學思維受到激發,學生就會對數學學習產生自信心,也可以為提高課堂效率奠定基礎。例如,在學習“空間幾何體”的知識時,學生活躍的思維是學習本內容的基礎和前提,既可以幫助教師降低教學難度,也可以幫助學生降低學習難度,進而提高課堂效率。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當下的高中數學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所信奉的教學觀念和所使用的教學模式都與時代和社會的發展所脫節。對此,教師必須對自身以往的舊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和創新,不斷賦予其新的內涵,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對高中數學的學習熱情,也才能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融入到教學實踐活動之中。
數學本是一門源于生活又回歸于生活的一門學科,加強高中數學教學的實踐性,可以充分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實用價值,進而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為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敏,秦新強,戴芳,郭文艷.深化數學實踐教學,提高學生數學應用能力[J].才智,2018(29):153
[2]方曉云.加強數學實踐活動教學,提高學生綜合素質[J].中國校外教育,2017(23):122
[3]王茸茸.新課標下對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性教學的研究[D].延安大學,2016
(江蘇省啟東中學,江蘇 南通 22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