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煜 卓嘎 宗錚
[摘要] 因材施教,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實施分層次教學,能夠激發各類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滿足各類學生學習的需求,是深化教學改革的重要舉措。中醫養生實訓課的教學是在已有中醫養生基礎知識學習的基礎上,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和已有的知識架構,通過動手實踐,內化新知識、構建自己的中醫養生知識體系的過程。在中醫養生實訓課中實施分層教學可以讓每個學生都能從學習中有所斬獲,培養與自己相應的實踐能力,增強自己的學習自信心,使自己更好地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同時也能讓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提升自身素質,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 吸收;內化;實訓課;分層教學;中醫養生
[中圖分類號] G642?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3-7210(2020)02(a)-0078-04
[Abstract] It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deepen the teaching reform that teachers should teach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 and implement multi-level teaching in teaching activities, which can stimulate the subjective initiative of all kinds of students and meet the learning needs of all kinds of students. The teach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training course is based on the learning of the basic knowled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that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own strengths and existing knowledge structure, through hands-on practice, internalize new knowledge, build their own knowledge syste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preservation process.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ratified teaching in the practical training cour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maintenance can make every student gain something from learning, cultivate their corresponding practical ability, enhance their learning self-confidence, and make themselves better to become a useful talent in the society. At the same time, teachers can improve their own quality in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Absorption; Internalization; Training course; Stratified teach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現代教學要求回歸教育的本質,關注學生多種能力的培養,以利于培養出來的人才更能適應社會的需求[1]。現代社會需要學生具備以下能力:發現、分析問題,收集和處理信息,自主學習,動手操作,團隊合作,組織協調,創新感知,領導決策,社會適應,機會識別,銷售及管理等[2-3]。高校在日常教學中應結合學生自身特點,通過各種實訓課程,培養大學生的這些能力。
實訓課是按照人才培養規律與目標,在理論課程學習的基礎上,以項目實踐目標為主導的,側重于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培養的,以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為主的課程。實訓課是學生在“接收信息”后“吸收內化”時嘗試實踐的過程,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
1 “吸收內化”學習階段要求實施分層教學
教育理論告訴我們:學生的學習由兩個階段組成:第一個階段是“接收信息”,即通過基礎理論的學習來實現對新知識的接收,這個階段可以是課堂學習也可以是自主學習;第二個階段是“吸收內化”,是通過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互動和課后學生自己的復習來完成的。這個階段學生會不自覺地結合自身已有的知識特點,合并外來知識為自身素質與能力的一部分,此時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側重、不同的收獲[4]。教師應尊重不同層次人才成長及培養規律,并結合中醫專業的發展方向及培養目標,通過設定不同層次的項目任務完成整體教學,以達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目的。
2 分層次教學的內涵和其理論依據
2.1 分層次教學的內涵
分層次教學就是在教學中,依據教學大綱要求,在班級授課制的前提下,依照學生的智力、喜好、已有知識基礎、領悟能力和心理特征等的差異,對不同的學生制訂不完全相同的教學目標,因人而異實施分層教學,同時給予不同的輔導,進行不同層次的評價。這種教學方法強調教育要使每一個受教育者都得到發展和提高,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宗旨,強調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教學要有針對性,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必要手段[5-7]。
2.2 分層次教學的理論依據
分層次教學源于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學生素質參差不齊,分層次教學是在班內授課情況下,按學生實際程度進行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分層次教學充分尊重了每位學生的個性,是促進所有學生發展的有效途徑。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在《掌握學習理論》中說,“許多學生在學習中未能取得優異成績,主要問題不是學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適當的教學條件和合理的幫助所造成的”“如果提供適當的學習條件,大多數學生在學習能力、學習速度、進一步學習的動機等多方面就會變得十分相似”[8-10]。教師只有掌握學生各種心理規律和在各種因素影響下形成的心理特點,才能對其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分層次教學能夠最大限度地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適合其學習的條件,同時教師對不同學生提供適當的幫助。分層次教學在充分考慮不同層次學生自身狀況、保證實現基本教學目標的前提下,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內容和要求,最終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它承認學生差異、面向所有學生,盡量使每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得到發展。
3 分層次教學在實訓課教學中的優勢及其必要性
3.1 分層教學能夠提高教學質量、推動素質教育的實施
分層次教學是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組織教學,它解決了教學要求整齊劃一與學生實際學習能力千差萬別之間的矛盾,使教師準備的課堂教學內容、課堂上使用的教學方法能夠切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教和學相互磨合,使教學過程順利展開,能夠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同時,分層次教學能夠更好地調動所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所有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能夠有所進益,學生的思想和情感能夠被充分調動,激發了各層次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使各個層次學生的素質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高和發展[11-13]。
3.2 分層教學更好地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分層次教學重視學生的積極參與和教學信息的反饋,采用平等競爭、人盡其才的激勵機制,使各層次學生都處于積極探索的狀態中,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的求知欲,使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更好,有利于推進素質教育的開展[14-17]。
3.3分層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分層次教學因人施教,讓每個人在學習中發揮了自己的長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消除了某些同學的學習自卑心理,培養了積極向上的心態,使他們品嘗到了成功的樂趣,有了積極的情感體驗,學習的自信心和進取心也都有所增強[18-21]。
3.4分層教學通過“教學相長”提高了教師素質
分層次教學要求教師在備課的同時“備學生”:了解學生的特點,學生的心理,學生的發展狀況,然后有針對性的設計教學思路、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過程,這樣可以促進教師不斷學習、更新自己的知識,調動了教師教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22]。同時,由于教師“備學生”工作量的增加,增加了教師和學生接觸、交流的機會,師生間的關系更加融洽,課堂氣氛也更和諧,從而促進和提高了教師的敬業精神。
4 在中醫養生實訓課中應用分層次教學
在中醫養生課中有常見病的養生保健,其中高血壓是一種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尤其在老年人中多發,統計顯示,65歲以上高血壓病患者的數量約占高血壓患者人群總數的1/3[23]。老年人常數病相兼——同時發生多種慢性病,且疾病遷延難愈,需要常年、同時服用多種藥物,這對老年人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成為沉重的負擔。因此,飲食調理在老年病治療中顯得尤為重要。另外,人到老年易脾胃虛弱,飲食難消,易誘發疾病或使病情加重,因此老年病的治療特別重視固護脾胃,所以食療法在老年病的治療方法中地位尤其突出。
食補分平時食補和病后食補兩大類。老年人運化、吸收功能低下,尤其是大病之后,腸胃功能更加衰弱,常需進行食補,飲食調理,以促進消化功能的恢復,起到藥物治療所不能完全達到的作用,所以有藥補不如食補之說。
4.1 首先進行知識傳遞——高血壓相關知識的講解
首先,了解學生前期是否已經學習過高血壓病,若已學習過則留思考題讓學生復習高血壓病;若沒學過則先講授高血壓病。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以體循環動脈血壓升高為主的綜合征。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與遺傳因素、年齡增高、職業、環境因素、飲食習慣及大量吸煙、體重超重、內分泌功能紊亂和神經精神因素等有關。
導致患者血壓升高的誘因很多,如生活不規律,長時間精神緊張,受到突然刺激等,但更多的是飲食不合理引起的。高血壓的中醫分型有:風陽上亢型、痰火化風型、血絡痹阻型、陰虛陽亢型、陰陽兩虛型等。
老年高血壓病的發生多與年老腎虛,精氣內傷;或稟賦偏頗,如肥人氣虛多痰,瘦人陰虛多火;或飲食不節,肥甘咸辣,痰濕內生;或七情過激引起的肝陽上亢有關。老年高血壓病中痰濕郁滯占很大比例,其臨床表現為:頭暈重痛,咯吐粘痰,身重肢麻,口干苦而黏,形體肥胖,苔黃膩,脈弦滑。其治療原則多為:化痰熄風。
糖漬金橘方出自《本草綱目拾遺》[24]和《隨息居飲食譜》[25],是一款具有理氣解郁,化痰醒酒功效的小零食,也可以作為其他藥膳的原材料,用法簡單,效果確切,應用面很廣。現以化痰藥膳——糖漬金橘為例講解分層教學法的具體應用。
4.2 高血壓病實訓課設定恰當的教學目的
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了解高血壓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并發癥,熟悉高血壓病的食物療法的制訂原則和適應證,掌握糖漬金橘的制作方法,嘗試推廣藥膳糖漬金橘,為使學生成為一專多能的中醫師、保健師,畢業后從事常見病保健、醫療與康復相關工作打下基礎。
4.3 在課程實施中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層次
每個學生的長處不同、愛好各異,有些學生擅長文獻處理,可讓他們搜集古今文獻,說明金橘的功效及應用,以做文案工作為主;有些同學動手能力強,主要負責糖漬金橘的制作;有些學生美術好、畫面感強,可負責后期推廣。總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認領不同的工作,完成不同的工作要求。
4.4 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項目目標
根據上述學生分工情況,我們通過課前與學生的溝通,制訂不同的教學目標,并周密細致地制訂3個層次學生的授課方案,努力讓各個層次學生都能把所學書本知識內化并能有所收獲。
給文獻組的同學提供參考書目,引導他們查找資料,形成文案;給制作組同學提供糖漬金橘的具體做法,如下:①金橘擇洗干凈,用淡鹽水浸泡約20 min,再次用清水沖洗干凈,撈出晾干水備用;②用刀在金橘表皮上劃出十字形刀口,刀口盡量長一些——從頂部劃到底部,用拇指壓扁金橘,擠出桔籽;③處理好的金橘放入的干凈碗里,撒上白糖,腌制12 h左右至糖完全融化,腌出黏液;④把腌好的金橘連同碗內的湯水一起倒入干凈的湯鍋,加清水,沒過金橘即可,加冰糖適量,大火燒開,轉小火慢煮至金桔表面變軟,內里呈透明狀,15 min左右即可;⑤待放涼后裝入無油無水的密封玻璃瓶里,淋上適量蜂蜜即可。帶領學生動手制作;給后期推廣組的同學提供參考書目,引導他們做好產品展示及后期廣告的制作。
4.5 教師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輔導
在課前完成學生分層并布置好任務后,教師還應及時跟進,實行多種層次、多種形式的輔導,隨時掌握學生學習進展。
4.6 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實施相應的分層考核
考核的目的是促使學生抓住關鍵、注重查漏補缺。我們進行的分層考核是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各個層次學生的教學目標來制訂的,實行分類考核。
4.7 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實施分層評價
評價不同層次學生的表現時應采用不同的評價方法。如果學生人數足夠多,可以在文獻組、制作組、推廣組內再分成2~3個小組,每一個文獻組加制作組加推廣組組成一個小隊,引進競爭機制,小隊間進行競賽,評出優劣,使每個同學都盡量發揮自己的創造才能,從而達到更高、更好的境界。
5 分層次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上述分組教學的方式有可能造成小組內有人完成了大部分工作,而有人什么都沒做[26],針對這種情況,課前說明時要讓學生明白這樣做的好處,以充分調動每個人的積極性,提高他們鍛煉自己創新能力的主觀意識;另外,明確設立本次課的學習目的,督促學生達成學習目標,讓學生嚴格要求自己,不要放任自己,在學習過程中不偷懶;教師也要更多地關心學生,在他們出現困難,自己不能獨立解決的時候,幫助他們找到最科學的學習方法。
現代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特別是創造力。實施分層教學,既重視對學生的知識傳授,又充分關注學生的認知體驗,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推動課堂教學的改革,有利地推進了素質教育的進程。分層教學使全體學生在不同程度上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中醫養生實訓課的教學是在已有中醫養生信息傳遞的基礎上,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通過動手實踐,內化新知識、構建自己的中醫養生知識體系的過程,實施分層教學可以讓每個學生都能從實訓課的學習中有所收獲,能夠更好地把學生培養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
[參考文獻]
[1]? 田鎮源,文庠.中醫藥健康產業發展對中醫藥教育影響述評[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10):75-77.
[2]? 薛琦,蔡少華.健康產業發展對中醫藥人才的需求分析[J].江西中醫藥大學學報,2017,29(2):94-96.
[3]? 劉丹,鄭月娟,楊貴珍.基于“有意義的學習體驗”的醫學基礎課程設計探索[J].中醫教育,2019,38(3):19-22.
[4]? 張煜,李峰,仁青加.基于構建主義學習理論的《臨床醫學概論》教學模式的研究[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2(2):144-145.
[5]? 張錦潤.學生實習分層教學淺見[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8(6):131-133.
[6]? 李為祥.在數控實訓中實施“分層教學”的探討[J].廣西輕工業,2009,25(4):171-172,184.
[7]? 韓秀麗.中醫耳鼻咽喉科學分層階段性臨床實踐教學的研究——以山東中醫藥大學為例[J].中國培訓,2016(8):165.
[8]? 田學紅.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指導[M].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
[9]? 劉佳,吳夢迪.談“分層教學法”在醫學院校基礎課程中的應用[J].才智,2019(17):54.
[10]? 張蕾,孫雯,卞冬萍,等.高職醫學檢驗專業實驗課程分層教學的思考與對策[J].衛生職業教育,2018,36(23):22-24.
[11]? 劉冬祥.技校車工安習分層教學之探討[J].職業,2006(S1):327-328.
[12]? 朱思益.分層、分組、合作教學模式在高職機電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J].山東工業技術,2017(1):160.
[13]? 唐平華.分層合作式教學在高職數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5(32):35-36.
[14]? 張煜,李峰,朱穎.“體驗式”教學在中醫臨床前基本實踐技能課程中應用的研究[J].出國與就業,2011(17):125-126.
[15]? 劉陽,李莉,孫勁,等.案例式立體教學法在醫學留學生臨床見習教學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藥導報,2018,15(1):123-126.
[16]? 李偉英,王鵬,王志敏,等.循證醫學結合PBL教學法在神經內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實踐和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9,57(10):148-152.
[17]? 呂惠成.PBL教學法和分層教學法在骨科實習帶教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72):243,246.
[18]? 秦建民,殷佩浩,張敏,等.案例教學法在肝膽外科臨床實習中的應用[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3,12(6):603-605.
[19]? 李安.案例教學法在婦產科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19,9(11):39-41,77.
[20]? 張煜,李峰,仁青加.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非醫專業《臨床醫學概論》課程中應用的研究[J].出國與就業,2011(24):208.
[21]? 朱楠,司馬輝,邢茂迎,等.肝膽外科臨床教學探討[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2,19(1):47-49.
[22]? 吳紅應.淺談分層教學在石油地質實習課中的實踐[J].職業,2009(35):151-153.
[23]? Wang J,Zhang L,Wang F,等.中國高血壓發病率、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的全國性調查結果[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5,23(3):298.
[24]? 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8.
[25]? 王士雄.隨息居飲食譜[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26]? 張煜,劉晗,馬捷,等.合作學習在臨床常見病康復教學中的應用[J].中醫臨床研究,2017,9(9):137-138.
(收稿日期:2019-08-09? 本文編輯:顧家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