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麗麗
摘??要:隨著新課改在全國內的不斷深化,不同學段下的各個學科的教學方法意在順應當前教育大趨勢而不斷地進行著改進與完善。對于初中物理而言,也不例外。初中物理是學生初步系統學習物理的開始,也是在該學段下的重點學科。為此本文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開端,以深化學科能力為核心,以凸顯學生主體地位為基礎,去探究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之有效教學策略。
關鍵詞:課堂情境;學科能力;分層教學
對于初中物理而言,因是學生初步學習物理的開始,其知識內容較為基礎,有著重點多、難點相對較少的特點。大部分學生在初中學段物理成績不佳的主要原因在于沒有構建出適應這個新學科的學習思維,從而導致學習興趣降低,學習質量下降。而部分教師物理專業水平低,采用的教學方法與學生的學習特點不匹配,更是加重了物理教學的難度。為此,當前探究出一套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的任務極為緊迫。
一、構建課堂情境,激發濃厚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幫助學生長久保持學習動力的助推劑,更是為學生未來專注于物理學習而保駕護航的重要法寶。尤其是對于一門學生從前沒有接觸過的學科而言,首先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構建出輕松愉快的課堂情境則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教師在該情境下設置問題,吸引學生,從而講述知識,教學質量會顯著提升。
物理學科是與學生生活聯系最為密切的學科之一,因此教師可以此為出發點去構建課堂情境,激發出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而實現教學目標。比如,教師在講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上冊《聲現象》一章中的音調部分內容時,可以在課堂開始時為學生做一個有趣的實驗,即教師拿兩個燒杯,分別倒入不同的水,繼而教師用小錘輕敲燒杯,讓學生去聽聲音有何不同。學生發現,水少的杯子發出的聲音音調較高,而水多的杯子發出的聲音音調較低。教師此時拋出為何會發生此現象的問題,學生的學習興趣陡然上升。除此之外,在講到《光現象》一章內容的光的折射一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用一根激光筆向一個盛有水的容器中傾斜射入光線,學生發現光線在水面處彎折了。教師亦可以拋出疑問,吸引學生的好奇心,從而順利引出所講內容。綜上,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通過有趣的物理實驗,在此基礎上引出核心知識內容,學生也會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二、多元教學方法,全面深化學科能力
初中物理雖然知識點較為基礎,但是仍需要學生較強的學科能力。而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正是不斷深化學生物理學科能力的重要途經。當下網絡多媒體技術飛速發展,網絡教學也在各學段教學中普遍應用,它也恰恰是豐富教師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快速理解知識的重要教學方法。當前最具代表性的兩種網絡教學方法就是“翻轉課堂”和“微課教學”。
翻轉課堂是指教師將課上要將的主要內容發于學生讓學生課下自行學習探究,意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繼而在課上教師匯總學生課下學習遇到的問題,再逐一給予針對性的解答,從而加深學生的理解。微課教學是指教師在課上針對某個問題、某個重難點,借助網絡多媒體來播放出教學視頻,讓學生在短時間內輕松攻克。比如,教師在講到九年級物理《電流和電路》一章內容中的“串聯和并聯”一節時,就可以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方法。即將課堂所講內容的教學視頻發于學生家長,讓學生在家長的陪同下自主學習。之后在課上教師帶領學生再將此部分的重點內容過一遍,之后一一解決學生的問題,從而留出大量時間供學生練習,有效鞏固知識。再如,教師講完八年級下冊《力》一章內容后,必然會有很多學生不會做物體的受力分析,此時教師就可將針對此部分的優秀教學視頻發于學生家長,讓學生無論實在課上還是課下都能快速攻克重難點,從而深化其物理思維,強化學科能力。
三、實施分層教學,切實凸顯以生為本
繼新課改后,國家大力強調各學科在開展教學過程中要明確堅持以生為本,時刻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是順應新時代教育大趨勢的先進教學理念。而實施分層教學正是全面貫徹以生為本的重要教學方法,在該方法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會大大增加,學習興趣也會陡然上升,從而有效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
分層教學,顧名思義就是將班級學生按照學習能力的強弱而分層。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有很多專家學者提出了大力反對以學習成績來劃分學生等級的觀點,但是分層教學這種教學方法看似區別對待,實則一視同仁,根本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快速地查漏補缺掌握知識提高能力。比如,班級部分學生在學習“力學”部分時對摩擦力一部分經常出錯,那么教師就要格外注意,針對該部分學生要加大對摩擦力習題的訓練,從而鞏固知識。反之,有部分學生對“二力平衡”部分掌握不好,對摩擦力部分掌握較好,那么教師就要適當減輕該部分學生摩擦力部分題型的訓練,增加二力平衡的習題訓練來綜合提高學生。除此之外,分層教學也體現在課堂提問,比如針對一些較為簡單的題型,教師可以提問基礎較弱的學生回答,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而針對一些較為綜合型的題型,教師要選擇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提問,意在讓其不要驕傲自滿,繼續努力。分層教學不僅僅體現在以上所述的兩點,還包括課下作業,隨堂小測等方方面面。只要教師一視同仁,把握得當,該種教學方法定會釋放巨大的成效。
總而言之,對于任何一門學科的教學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并不是一蹴而就。在該過程中還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反饋和成績去不斷反思與總結,摒棄糟粕,保留精華,從而讓自身的教學方法處于不停的改進與完善之中。只有這樣教師才能緊跟國家教育體制改革的大方向,讓學生在快樂與自由中去學習知識,掌握知識,渴望知識。
參考文獻:
[1]劉仁錄.初中物理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創新[J].課程教育研究,2019(50):139.
[2]郭洋.新課改下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創新思路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4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