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社會對教育的要求不斷提高,在新課改的推動下,核心素養已經融入學生的教學過程中。在對學生的歷史教育中可以利用思維導圖來更好地幫助學生構建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了解歷史知識的框架。文章通過對教師在歷史教學中如何利用思維導圖來培養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來展開探討。
關鍵詞:核心素養教育;思維導圖;農村初中;歷史教學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教育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對人才的需求也日益的復雜化和多樣化。我國為了滿足對人才發展的需求,將核心素養理念融入對學生的教育過程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當注意培養學生終生發展和終生學習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強調個人的修養和對社會的關愛以及對國家的情懷,同時也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發展、合作參與的意識以及創新的思維。思維導圖憑借其具有代表性的圖片、符號和文字將復雜的知識連成一個整體結構,在突出重點的同時反映出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通過知識導圖來輔助教學可以使教學更加簡約且實用,從而提高歷史教學的質量。
一、 思維導圖的定義
思維導圖又稱為心智圖,隨著核心素質理念的不斷深入,思維導圖逐漸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拓展學生的思維,構建知識的體系,可以幫助學生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和認知,通過系統化的教學來改變學生學習的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也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初中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對時空的觀念、史料的實證、歷史的解釋、家國情懷以及唯物史觀這五個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通過合理的教學方式,將這五大核心素養充分體現。思維導圖是學生進行學習時思維的輔助工具,思維導圖通過圖形來表達發散性思維。思維導圖運用簡單的箭頭、線條、圖像、關鍵詞等來將知識的結構進行一個邏輯性展示,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種很好的記筆記、做規劃的方法,運用思維導圖可以簡單有效地幫助學生進行學習。思維導圖根據科學的生理概念,按照大腦自身的規律來進行陳述。思維導圖應用左腦的邏輯、順序、數字、文字以及右腦的圖像、想象、顏色等來將知識很好地呈現出來,使學生大腦的潛力得到了很好的開發。思維導圖也很大程度地發掘的人的記憶、創造、精神和語言等多方面的潛能,使知識可以有條理地陳列出來,使教學變得實用而簡單。
二、 核心素養背景下思維導圖在農村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一)課堂檢測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思維導圖來使學生理清上課的知識邏輯,在利用思維導圖上完課后挑選幾道針對性的題目讓學生進行解答,通過學生解答的答案來得出教學成果的反饋。這樣做可以讓學生深刻認識到思維導圖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也可以讓學生在以后能夠自主地使用思維導圖來進行學習,同時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來使學生的思維方式更加的具有邏輯性,從而培養學生歷史方面的核心素養。在上課前教師可以先提煉出這節課的關鍵詞,讓學生明白這節課的主要內容是什么,進而圍繞關鍵字展開討論,進行思維性的發散從而延伸出新的知識點,同時可以讓學生自主地去搜集有關的信息,讓學生梳理出事件脈絡再根據教材中的相關知識來進行補充說明,最后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教師在學生初步形成知識體系后,可以與學生一起構建思維導圖,通過對思維導圖的構建來讓學生對歷史事件有系統性的認識。通過構建思維導圖可以讓學生學會橫向和縱向的建立歷史事件之間的關系,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歷史的邏輯,進而尋找歷史事件背后所反映出的客觀規律,從而形成對歷史的核心素養的理解。歷史核心素養的形成不是一時造就的,而是一個反復習得的過程,需要學生進行多次的訓練才能夠形成,因此在培養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時,不能簡單地讓學生熟練掌握和應用核心素養,而應當讓學生先進行理解,通過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學習來逐漸了解歷史核心素養,從而讓學生自主培養歷史核心素養。
(二)對歷史核心素養應用的反饋
教師可以在課后讓學生根據課上所講的內容來自行構建思維導圖,學生構建思維導圖的過程時,也是學生在自主培養歷史核心素養的過程,教師在學生構建思維導圖后對其思維導圖進行糾正,由于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程度不同,所以會出現多種形式的思維導圖,也就會呈現多樣化的思維成果,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同時由于教學的過程是連貫的,知識點之間彼此是相連的,每一個知識點都是為下一個新的知識點做鋪墊,所以在教學前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通過預習來自主地構建思維導圖,然后在課程中進行一定的點撥和指導,讓學生對歷史事件有更為清楚的邏輯順序印象,同時讓學生可以進一步深化對歷史核心素養的應用。
三、 基于核心素養思維導圖在農村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一)有利于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
思維導圖是一種有效的思維模式,思維導圖通過邏輯性地羅列知識點來幫助初中學生進行思維的拓展。在歷史教學過程中,通過思維導圖來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性思考是遵循學生大腦發展的自然規律的學習方式。每一種進入學生大腦的資料,不管是學生通過感覺、想法或者記憶進行了解的,還是包括史料、顏色、數字、文字、線條、符號等都可以成為思考的中心,通過這一思考的中心來向外散發出關節點,這些關節點都可以用中心的思想來進行一個連接,每一個連接也可以成為另一個中心思想來向外發散關節點,這樣就會形成發散性的立體思維結構,這些關節的連接可以視為學生的記憶,也就是學生記憶的數據庫。在歷史教學過程中這些關節點代表的是歷史時間、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信息,思維導圖通過將這些信息有序地呈現出來,來幫助學生進行邏輯的學習。
(二)有利于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
思維導圖是在歷史學習過程中的思維地圖,是學生記憶、學習和思考的輔助工具,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學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構建知識體系的過程。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每一節課、每一個單元都有其較為明確的主題,教學內容則是圍繞這一主題進行教學的,幫助學生構建教學主題的知識體系,了解相關的歷史事件,把握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系是歷史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通過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清晰地描繪出這節課的框架體系,讓學生可以較為清晰完整地把握課本的結構,從而使學生更容易掌握教學內容。
(三)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通過制造歷史思維導圖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通過繪制思維導圖搭建自我學習的平臺,讓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機會,是當前核心素養大背景下的要求,也是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需求。通過將思維導圖應用到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自主地學習,自主探索課程內容,讓學生有效利用多方面的信息資源,也符合新課標的要求和當下人才發展的需求。教師在上課前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讓學生根據自己對教材的理解來進行設計和繪制思維導圖,可以讓學生在進行自主繪制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使學生對知識有一定的掌握,同時可以讓學生學會獨立自主地構建知識體系,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繪制的知識導圖來了解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況,發現學生在自主學習時的漏洞和學生存在的問題,從而在課堂上可以針對學生的困惑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從而使課堂更加有針對性,課程內容更加有趣味性和引導性。在思維導圖的繪制和教師的點評反饋過程,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提升,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思維導圖不僅可以作為教師教學的工具,也可以作為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手段,在應用思維導圖的過程中要注意幾點:教師在讓學生進行思維導圖繪制時,要先讓學生模仿后創造;同時思維導圖的創造要注重實用與美觀相并重,既要注重形式的創意,也要強調內容的實用性;同時要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設計,讓學生自我制作和認識思維導圖是讓學生學習歷史的過程,也是培養學生能力的過程,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創造的空間,從而促進學生個性化的發展。
(四)有利于幫助學生掌握核心知識
思維導圖作用于大腦產生的效果是非常直觀的,思維導圖通過其邏輯性的構成和多樣化的流程來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梳理,其教學方式符合初中學生追求個性發展的特點,思維導圖通過對初中學生的思維方式進行探究來找出契合初中學生思維方式的學習框架,通過將思維導圖應用到歷史課程教學過程中,可以使教學的板書設計更加有趣,將枯燥無味的信息變成色彩豐富并且有強烈邏輯性的圖畫,教師通過將思維導圖展現在黑板上,讓學生以知識線索的形式將知識記憶下來,既符合人的認知規律,也因為其具有趣味性而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幫助學生進行整體的感知。
(五)有利于幫助學生進行高效復習
通過思維導圖來梳理教材的內容,是有效復習的一個重要途徑,在復習時通過利用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將歷史事件很好地串聯起來,形成一個系統的知識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將歷史事件橫向縱向地聯系起來,可以幫助學生更為直觀立體地掌握歷史事件。從而能幫助學生完整地把握學習的內容,讓學生在學習歷史事件時有較為清晰的學習線索,從而讓學生在復習時有學習的條理性,可以使學生更容易記憶課程的內容,提高學生學習的記憶力,進而幫助學生進行高效的復習,讓學生對歷史知識更加充分完整地掌握,使學生形成完整的邏輯體系。
四、 結語
由于歷史事件自身的連貫性,因此歷史學科擁有著連續性的特點,思維導圖在歷史學科的學習過程中有著很大的作用。隨著思維導圖逐漸被廣泛地應用,學生學習的內容逐漸從課堂上的教材擴展到課外,這對于歷史學科來說是值得發展的探索。歷史的車輪是滾滾向前的,從古至今的年代經歷被串聯在歷史的網上,由于事件不斷發展,我們的知識也在不斷地更新,思維導圖這一新的課堂理念和創新的教學方式是值得我們廣泛應用的,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的學習方式可以將歷史事件很好地串聯起來,同時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記憶,從而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使學生的歷史學習效率得到提高,來達到教學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譚冬梅.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歷史教學策略[J].科普童話,2018(39).
[2]魏尚正.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利用思維導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陜西教育:教學版,2018(9).
[3]劉麗華,劉洺妤.利用思維導圖培養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J].當代教研論叢,2017(10).
[4]李娟.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學的思考[J].華夏教師,2019(24):27.
[5]郭瑞茹.基于思維導圖的高中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探究[J].文教資料,2019(12):197-198.
[6]雷建蘭.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探討[J].科教文匯,2009(11).
作者簡介:林穎穎,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尤溪縣梅仙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