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勤
【摘 要】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發展,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已經受到了越來越多教師的關注和重視。空間觀念的培養,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大教學目標,也是學生必須要具備的一種數學基本素質,這種觀念的養成,對小學生的學習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所以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該充分的認識到空間觀念培養的重要性,并探索有效的培養策略和方法,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空間觀念,加深對幾何圖形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數學學習效率,本篇文章主要分析小學數學空間觀念的培養策略。
【關鍵詞】 小學數學 ?空間觀念 ?培養策略
引言:
在小學教育階段,小學數學教學屬于一項很關鍵的基礎性課程,目前小學數學教學中也面臨著新的任務,也就是小學生的空間觀念。空間觀念,簡單來說就是指空間思維能力,是指學生能夠從物體中抽象出蘊含的幾何圖形,從而有效的實現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這對學生的數學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應該加大對空間觀念的重視和培養,探索更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來不斷引導小學生養成良好的空間觀念和意識。
1. 空間觀念的概念和培養的重要性
1.1空間觀念的概念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空間觀念是所有學生都需要具備的一種基本素質和學習能力,是學好數學幾何知識的關鍵。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空間觀念就是小學生能夠根據實際物體,從中抽象出具體的幾何圖形,并且能夠結合抽象的幾何圖形,找到滿足條件的物體,能夠從多角度分析物體的位置關系,也能根據教師的語言描述繪制出相關的圖形。空間觀念的培養,實際上也是培養小學生思維的一個過程,對小學生想象力以及學習能力的提升均有重要意義。
1.2空間觀念培養的重要性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空間觀念的培養,對小學生的學習以及品質發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首先,滿足了小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可以有效的提升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能夠有效的開發小學生的大腦和智力;其次,可以有效的提升小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以及認知能力,能夠鞏固學生的基本功,為小學生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可以提高學生的幾何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
2. 小學數學教學中空間觀念的培養策略
2.1樹立空間教學理念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首先,教師要樹立空間教學的理念。教師要認識到培養學生空間觀念的重要性,不能在教學過程中一味地進行灌輸式講授。這樣不利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其次,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需要進行角色轉變。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習的引導者和學生發展的促進者。在學生進行問題的思考時,老師不能急于給出問題的答案,而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最后,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為和角色定位對空間觀念的培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要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因材施教,在教學方法上不斷更新。
2.2加強課堂教學互動,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需要教師根據教學的內容,加強和學生的互動交流。通過設計高質量的交流問題,引導學生從表面現象中去探究事物的本質,這樣的交流可以在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開展,使得學生對事物的認識更加全面,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對事物進行分析和比較,從而發現事物的內在聯系和不同特征,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例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面積”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動手操作,將平行四邊形經過裁剪、拼接,形成一個長方形。然后提出這樣的一個問題:“這個拼成的長方形和之前的平行四邊形之間有什么聯系?”學生在思考和討論之后發現,雖然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相比,形狀發生了改變,但是面積卻沒有變化。教師可以繼續追問:“那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該如何計算呢?”學生仔細觀察后,發現拼接而成的長方形的長就是平行四邊形的底,長方形的寬就是平行四邊形的高,而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所以對應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設計不同的問題,讓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深入探究知識,從而形成良好的空間觀念。
2.3引導學生進行想象,幫助學生建構空間觀念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指導學生結合數學知識內容,進行合理的想象,幫助學生深入感悟及體驗數學知識,進而讓學生形成空間觀念。
比如,在教學《圓柱與圓錐》這一課,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講解完相關知識內容后,可提出如下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長方形、直角三角形以及半圓形各自旋轉一周后,變成怎樣的圖形?”對于這個問題,學生如果僅僅只是仔細分析題目中文字信息,難以獲得正確的結論,這讓學生陷入解題疑難中。為了讓學生快速并正確的解答這一問題,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先為學生展示一些圖形,如一個長方體或三角形以一直線為中心旋轉一周的情況。借助這一演示,學生發現將長方形旋轉一周是一個圓柱體,將三角形旋轉一周是一個圓錐,在學生得出這樣的結論后教師還可趁機提出如下的問題:無需借助實物演示,你可以想象出半圓形先轉一周后獲得的圖形嗎?借助這樣的提問,學生可以從剛才演示中獲得啟發并進行深入的思考,進而獲得正確的答案。借助這樣的教學方法,不但可以發現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掌握相關的數學知識,還借助“演示——觀察——想象”等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讓學生能夠從自己的腦海中構建出立體的圖像,很好的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以達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2.4完善數學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在培養學生空間觀念的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教學評價如果只關注最后的學習結果,那么就會使學生只注重學習成績,而不會有空間觀念。所以,教師要不斷完善數學教學評價。學生是一個不斷發展的學習主體,存在著一定的個體差異性。每個學生的發展速度也不平衡,這就需要對學生實事求是地進行評價。我們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在評價內容上要從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學習方法、知識基礎和思維特點以及空間觀念等方面進行評價。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從多個角度對學生進行評價,促進全面發展。
3. 結語
總之,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是小學數學的重要教學目標之一。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采用多種措施,強化學生的空間觀念,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夏水琴.小學數學空間觀念的培養策略[J].小學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12).
[2] 郭允.小學數學空間觀念培養策略探微[J].數學教學通訊,2016(22):233-234.
[3] 丁婷.淺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J].數學大世界(下旬),2017(12):1561-1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