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
【摘要】教師的設計新穎獨特,符合低年級學生特點,帶領孩子們先后完成了三個活動,從平面到立體,再從立體到平面。以學生為主體,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動手操作,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分層教學,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最充分的發展。
【關鍵詞】認識圖形 面在體上 分層教學
一、教學目標
1.在操作活動中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
2.培養初步的觀察、比較和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
3.體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建立空間觀念。
教學難點: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辨別,體會“面在體上”。
教學策略:小組合作、自主探索、分層教學
二、教材分析
在現實生活中,學生更早更多接觸的是物體,北師大版教材與傳統教材相反:先讓學生認識立體圖形,再認識平面圖形,符合現實生活規律。在學生的現實生活中,已經接觸了立體與平面圖形。教材重點讓學生體會“面在體上”“面從體來”的思想。
三、教學過程
(一)課前熱身,知識鋪墊
師:同學們看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
生:長方體、正方體、圓柱、三棱柱。
師:真棒,我們都知道,這些立體圖形都有各種各樣的面,下面就請同學們看一看每個立體圖形的面都是什么形狀的,也可以摸一摸感受一下,把你觀察到的形狀牢牢地記在心里。
(二)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我們今天認識一位新朋友,大耳朵圖圖,他遇到了點困難。希望我們班的小精靈們能幫幫他,大家愿不愿意幫忙啊?
生:愿意。
師: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大耳朵圖圖現在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
生:長方形、正方形、圓和三角形。
師:觀察得可真仔細。接下來,我們就要和大耳朵圖圖一起去城堡里闖關了,出發。
(三)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1.平面圖形在哪里
師:關卡一,平面圖形在哪里?
師:課前老師讓你們觀察立體圖形的時候,你們看見這四個平面圖形了嗎?那我們要想把觀察到的平面圖形請到白紙上來,該如何做呢?
小組討論方法,并合作完成,要求每張紙上畫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師:誰能說一說,你把什么圖形請到紙上來了,你又是從哪個物體上得到這個圖形的呢?
生:我從正方體上得到了正方形,從長方體上得到了長方形,從三棱柱上得到了三角形,從圓柱上得到了圓。
(教師隨之在黑板上也描出相應的圖形,告訴學生圖形的名稱)
師:那么我們這些平面圖形都是從哪里請來的呀?
生:立體圖形。
師:真棒,所以就是說平面圖形在立體圖形上,對不對?也就是面在體上。讓我們一起大聲說出這個答案吧,平面圖形在哪里?
生:面在體上。
(屏幕出現,恭喜您闖關成功,并伴有音樂)
師:哇,闖關成功了,那我們就繼續向前走吧。
2.給圖形分分類
師:大耳朵圖圖已經把要分類的圖形放在了每個小組的信封里,大家趕緊開始吧。
分層設置:學優生組的圖形多且復雜,學困生組的圖形少且簡單。
師:每個圖形都有什么特點啊?怎么才能記住呢?誰來幫幫大耳朵圖圖,告訴他怎樣快速分清這幾個圖形呢?
通過學生的回答,對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和圓形進行比較,并不要求學生說出諸如“對邊相等”等語言,只要學生能用自己的理解去分就可以了。
師:快看!在大家的幫助下,大耳朵圖圖又通關啦!
3.用圖形創作一幅畫。
師:其實,大耳朵圖圖已經用圖形拼出來作品了,不過由于他不認識圖形,所以沒有涂色。這一關,同學們可以直接涂色,也可以用小組內的平面圖形粘貼到白紙上,創作一幅新的畫作,快快開動你們的小腦筋吧!
分層設置:學優生小組畫紙上的圖案,有斜著放的正方形和長方形,普通學生畫紙上的圖案都是由正著放的圖形組成的,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送什么樣的作品給大耳朵圖圖。
(四)集體活動,鞏固新知
跟著音樂一起做走路動作,視頻中會依次出現各種圖形,大家一起說出圖形名字。
師:看來這些圖形在生活中真是無處不在呀!好了,我們這節課的任務也完成了,讓我們一起跟大耳朵圖圖說聲拜拜吧!好,下課!
評析:教師以學生為主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總體來說,有以下幾個優點值得借鑒。
1.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展開教學
通過課前調研,發現97%以上的學生已經認識這些圖形了。于是,直接從學生已經“認識”了上述圖形入手,展開教學,重點體會“面在體上”。
2.設計學生喜歡的情境展開教學
根據一年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幫助“大耳朵圖圖”的教學情境,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整節課,學生都置身于拯救大耳朵圖圖的情境中,每到一個關卡,都運用圖形知識仔細分析,通過團結合作,闖過了一關又一關,最后成功解救大耳朵圖圖,這樣的設計非常吸引人。
3.借助現代化技術——多媒體進行教學
充分利用現代教學媒體,制作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配套、豐富而有趣的課件。學生跟隨大耳朵圖圖在圖形王國里穿梭,每一次闖關成功,課件會撒花并配有恭喜成功的音樂,最后,全班一起跟著音樂的節奏走起來。這些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
4.在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下進行教學
新課程標準主張要營造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站在學生當中,傾聽他們的討論并參與他們的討論,是學生的伙伴,為一個目標,共同努力,一起感受成功的喜悅,一起體會幫助他人的快樂。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學氛圍輕松、愉悅。
參考文獻:
[1]楊進.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導學式教學法的應用探討[J].才智,2019,(22) :161.
[2]花輝.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31) :122
[3]宋鴻暢.動畫專業圖形圖像處理課堂教學中Sketchbook教學法的應用研究[J].智庫時代,2019,(18)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