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璐
摘要:根據技工院校人才培養方向以工學結合的為基本宗旨和一體化教學理念,室內設計課程應充分體現實踐教育的基本教學設計結合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與傳統的教學理念相比,以室內設計項目式實踐為前提的教學模式會突出明顯的實踐效果。當前,技工院校應改變原有的課程設計模式,確保把實踐理念滲透到室內設計原理基礎的各個核心教學環節,實現培養學生室內設計綜合技能和提高設計能力的目標。
關鍵詞:產教融合;室內設計原則;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1室內設計原理課程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1.1教學過程中忽視實踐教學
室內設計專業的主要教學內容包括設計、繪圖以及基本的計算,因此,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下,一些學校將室內設計原理歸為專業基礎理論。隨著時間的推移,教育改革不斷深入和行業的日益革新,室內設計原理的教材中所闡述的專業知識越來越落后與技工院校人才培養方向不符,課程所設定的理論內容也越來越寬泛淺薄,學生也很難將理論應用到實際設計中。在轉型過程中,高技學校的室內設計專業有時候忽視實際應用方面的一體化教學,該課程結合企業真實項目展開教授,以便學生能夠在真實任務情境下進行構思和設計。盡管教師注重理論結合實踐的教學,有意識到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但教學中缺乏與企業的合作,無法將學生帶入企業展開所學知識的應用,只能根據自己的實際經驗和經典案例進行教學。導致教學過程中,當學生真正置身于設計環境中時,往往會出現“思維枯竭、虛擬遐想,理所應當”的思想問題,難以設計出能夠落地的室內作品。
1.2室內設計原理課程的教學方法單一
雖然目前室內設計原理課程的教學方法趨于多樣化,已經從黑板教學轉向多媒體教學,但室內設計原理課程的教學方法總體上還是比較單一。首先,從理論和實踐的角度來看,目前的教學方法仍然傾向于理論教材教學。例如,在室內空間構成與界面處理章節學習時,教師主要通過觀察課件文字與圖片,通過教材向學生講授空間構成的方式和界面處理的方法等等。然而,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教師只能通過讓學生梳理本節課的知識要點,當學生遇到問題時不能及時向教師提問。因此,課程講授教學法對提高學生專業思維能力的作用不大。其次,為了提高室內設計原理的實用性,許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引入了案例教學法。雖然案例是代表性的,但它也是碎片化的和落后的。因此,其案例跟不上時代的技術發展發展,那么優秀的案例已經失去了它原來的作用。同時,案例教學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發散思維的發展。在案例教學過程中,導致學生在實際設計過程中容易展開案例模仿,失去原有的創新和思考。總之,這種案例教學法只是紙上談兵,間接地從視覺上增加了學生的“實踐經驗”,但卻制約了學生如何根據所學的知識展開設計思維的發展。
1.3教學模式過時
在室內設計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主要在課堂上講授、講解室內設計的原理以及如何進行室內設計,然后將任務分配給學生,使學生能夠根據課堂上所學的內容進行知識記錄。由于室內設計課程的學習任務繁重,教師經常要求學生分組提交作業,但這種分組學習方式存在一些弊端。首先,在小組設計過程中,部分學生存在搭便車現象,不愿意認真完成小組任務。從長遠來看,不利于學生開展設計交流和評價。由于教師課后留下拓展的作業,一些學生喜歡借助互聯網等工具進行設計,這使得他們依賴互聯網,容易失去創新能力。教師看到“餅干刀”學生的作業,容易降低教學的積極性。
2“產教結合”形勢下室內設計原理課程的實踐教學
2.1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以往室內設計的教學方法比較簡單,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自主學習為輔。因此,在產教結合的理念下,教師必須糾正原有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應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發散性思維,使學生能夠獨立學習室內設計的相關知識。例如,以家居空間設計項目為主體,貫穿課程教學全過程:按照項目流程及工藝要求,將設計主題、設計方法、表現技法、制圖方法和技術,嵌入各子項目和任務中;指導學生完成項目任務,使學生能充分運用原理知識,從小到大、由簡入繁地對實際項目進行方案實施;作品完成后,組織對作品進行適當的陳設、展示,使學生獲得成就感;校企教師根據學生完成項目操作過程、階段性成果和項目成果綜合質量,評定學生課程成績。
室內設計的內容按室內風格、空間功能、空間界面組織、室內色彩與材質、室內采光與照明、室內家具陳設、室內綠化、人體工程學、環境心理學等方面進行方案的形成和設計表達,對于后期室內專業課程的延伸關系到室內施工圖(平面圖、天花圖、立面圖、大樣圖與結構圖)和室內效果圖的制圖起到關鍵基礎奠基。可見,室內設計原理對室內設計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通過裝飾公司、實習基地等企業,或設計招標、設計競賽等渠道,獲取真實性的工作任務或項目課題,由學生個人或創意團隊選擇最感興趣和最具激情的某一項目進行裝飾設計。
2.2增進企業項目任務,加強實踐訓練
學習理論而不實踐往往無法掌握學科的核心。因此,學校必須完善實驗室。首先,學校可以更換現有的實驗設備,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踐學習環境。第二,如果學校資金不足,可以開放項目式合作,讓學生隨時進入實驗室學習。此外,在新時期的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小組教學為主,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但在布置小組作業時,應注意以下兩點。首先,教師在布置小組作業時,應結合時代發展趨勢,讓學生用現代元素和新材料進行設計,并嚴格檢查學生的作業,以防止抄襲的發生。其次,在團隊成員的分配上,要減少團隊成員的數量,避免團隊中的“搭便車”現象,每個團隊成員都要參與實際的設計任務。
2.3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
深化產教融合,不僅需要學校的努力,也需要政府的支持。沒有實際的設計經驗和教師的指導,學生很難找到優秀的設計企業進行合作。然而,一些優秀的企業人員往往很忙,很難抽出時間向學生解釋實際的設計案例和項目。因此,政府應充分發揮在這一過程中的引導作用,讓企業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使《室內設計原理》課程更好地實現“產教結合”。政府積極鼓勵和推動學校讓學生真正到公司參與學習。首先,學生不僅要學習行業設計,還要充分了解企業發展方向,端正自己的定位,在企業實習過程中給自己一個明確的定位。其次,通過對企業的了解,了解自身學習水平與企業要求之間的差距,并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
2.4改變評估方法
“工教結合”下的室內設計課程與原有的室內設計課程不同,教師不能使用原有的評價結果。在以往的教學方法中,教師往往將課堂表現與期末作業結合起來進行評價,但在“產教結合”的背景下,教師需要在課堂評價的基礎上增加實踐評價部分。例如,學校可以開設實習課程,讓學生先在企業學習,然后寫實習報告。最后,他們在企業中的所見所聞以及完成的設計任務將在課堂上進行解釋,并由企業進行評估。
3結論
工教結合背景下的室內設計課程教學不同于以往的教學方法,不僅體現在課程安排上,還體現在實踐學習和評價方法上。“產教結合”是當前教育的發展趨勢。因此,學校和教師應該順應這種教育方式,幫助學生提高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閆雪.基于網絡平臺的室內設計原理課程教學模式改革[J].美術教育研究,2018(05):141.
[2]吳藝鳴.互聯網家裝背景下室內設計原理課程教學模式改革[J].美術教育研究,2018(20):132.
[3]曲泓穎.《室內設計原理》課程設計[J].煙臺職業學院學報,2011,17(02):21-23.
[4]吳偉鵬,李延光.《室內設計原理課程》教學的思考[J].藝術研究,2014(03):116-117.C0833C91-73FF-49C4-A1B1-BB8ED17025F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