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魚魚
摘 要:數學能夠幫助教師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和空間想象能力。數學文化可以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與運用能力,使學生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創新能力。文章通過講述數學的發展軌跡、文化熏陶增強數學興趣、體會數學樂趣、注重個體差異性提升數學素養幾個方面,探索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策略。
關鍵詞:數學文化;數學素養;數學教學;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13-0110-02
數學是一門實用性和藝術性兼具的學科,在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能夠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和空間想象能力。數學蘊含著深厚的數學文化,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數學文化,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并提升學生的數學涵養。本文針對義務教育階段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具體做法進行分析。
一、 相關理論基礎
1.數學文化概述
數學文化不僅包括上課所學的基本數學知識,還包含數學的發展史、一些數學方法及數學典故等內容。數學文化的存在,對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義務教育過程中,對數學的教學不應該只停留在學科的教學,還應該在知識教學的過程中滲透數學文化,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2.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原則
要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教師就需要具備專業的教學水平,并能把數學文化提煉成通俗易懂的教學案例,從而服務于教學內容。以下就是滲透數學文化的幾點原則。
第一,相關性。在滲透數學文化時,要考慮教學內容是否與數學文化相匹配,是否具有相關性。第二,趣味性。在數學課堂中引入相關的數學文化,必須穿插一些趣味性較強的環節,讓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從而激發學生對數學文化的求知欲。第三,思想性。在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很難讓學生完整地了解數學文化體系,因此,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與精神。第四,適度性。在數學課堂中滲透數學文化,一定要在保證教學目標的前提下,進行適度的滲透,而不能厚此薄彼。第五,有效性。在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堂設計之中,教師應該更加強調數學文化的基礎本質,注重文化滲透的有效性,從而引起學生與教師思想的交流。
二、義務教育階段滲透數學文化的意義
1.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與運用能力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數學文化,對于學生數學邏輯思維的形成起著引導的作用,此過程中教師通過深入淺出的教學使得學生的數學思維一步步清晰化,將本就模糊的數學思路得以升華,這樣就在無形中幫助學生解決了數學問題中的難點問題,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破解難題,提高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參與度,能夠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通過講解一些數學名家的趣事,引導學生學習這些名家獨辟蹊徑、勇敢嘗試的精神。
2.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數學知識在小學生看來有一定的枯燥性,但是伴隨著教育改革的進行,教師注重在數學課堂中引入數學文化,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的自覺性以及習慣養成都有著深遠的影響。教師在完善和改變教學模式的同時也樹立了新的數學思維和理念,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更加科學的教學理念和模式,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能化解傳統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主體的問題,提升學生的參與感,更加凸顯“以人為本”的理念。科學地進行數學文化滲透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無形中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學習數學,引導學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3.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其創新能力
義務教育應該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因為數學本來就是一門具有探究性的學科,其解決問題的方式也是具有多樣性的,因此,教師在講解相關的數學技巧時,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讓他們在解題過程中舉一反三。而想要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必須將數學文化一點一滴地滲透進學生的學習過程之中,這樣才能升華學生的思想,不斷挖掘其潛力, 使學生養成創新的習慣,培養學生創新的能力。
三、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數學文化的具體做法
1.通過講述數學發展軌跡傳遞知識
義務教育階段滲透數學文化應當選取合適的媒介,了解數學,追溯數學的歷史。教師可以將數學史作為課堂教學的一部分,讓學生在了解數學文化的同時更加深刻地了解數學的底蘊和內涵。教師可以在備課過程中將數學史加入其中,更好地讓學生了解數學的演變及其運用,比如數的出現、角的度量等。通過講解先人對生產生活的需要,創造出工具和數學行為是用于服務生產的,了解數學的來源之后,學生就會對其使用、改進、演變產生興趣,明白數學方法及其使用目的,更好地學習數學。
2.通過文化熏陶增強數學興趣
數學知識和數學文化的融合貫通,是義務教育階段提升數學教學質量的有效保障,在教學過程中將數學公式和其背后的數學歷史有效結合,能夠幫助學生了解公式的產生背景、過程、運用、改進,最終了解公式的實際運用,讓數學文化服務于數學教學活動,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升學生在數學運用和學習方面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創設適當的情境也能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印象,更容易啟發學生的學習思路。數學教學不能忽視對數學文化的引入,這不是浪費時間,而是循序漸進、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一個過程,學生的好奇心一旦被激發,便會主動去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運用數學文化體會數學樂趣
對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來說,教師單純地進行數學知識的講授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散,也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和理解,可以通過有趣的設問來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多方面思考,可以利用生活化的元素充當教具,在豐富課堂的同時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具體的立體幾何問題中還可以指導學生制作立方體和一些特殊的圖形,引導學生發現數學的多面性和數學的獨特之美。教師應當通過數學問題來指引學生努力實踐,在生活中發現數學的影子,解決數學問題,更好地理解書本中的數學知識,用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4.注重個體差異性,提升數學素養
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是不可避免的,不能因為不同學生在對知識吸收、理解上存在偏差就區別對待,教師應當重視并且正視這種現象,正確對待這種差異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尊重學生,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根據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采取適當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對數學產生更多興趣和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創造性。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理解和見解,要做到積極引導,在實踐過程中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認識,在課堂內外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數學文化的引入,能幫助學生更加全面地認識數學,這樣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通過數學文化加深對數學運用的理解,開闊個人眼界,真切體會數學存在與發展的深意。教師要注重個體差異性,注重實踐,提升學生數學素養。
四、結語
義務教育階段數學教學起著開發、完善、鞏固學生數學思維、邏輯思維的作用。將數學文化融入數學教學中,能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創新思維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提升學生數學素養、個人綜合素質、數學運用能力具有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張萌.數學文化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現狀與對策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20.
[2]劉富森,苗東軍.滲透數學文化 落實育人目標——“巧算24點”教學探索與思考[J].小學數學教育,2020(09).
[3]邊建存.數學文化在數學教學中的滲透探研[J].成才之路,2020(01).
[4]明英國.數學史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滲透研究[J].天津教育,2020(34).
Exploration of Infiltrating Mathematics
Culture into Mathematics Teaching
Zhang Yuyu
(Huajialing Education School District, Tongwei County, Dingxi City, Gansu Province, Dingxi 743300, China)
Abstract: Mathematics can help teachers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nd exercise their logical thinking and spatial imagination. Mathematics culture can improve students' mathematics learning and application ability, enhance their interest in learning mathematics, and improve innovation abilit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trategies of infiltrating mathematical culture into mathematics teaching by describing the development track of mathematics, enhancing the interest in mathematics, experiencing the fun of mathematics, paying attention to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improving mathematical literacy.
Key words: mathematical culture; mathematics literacy; mathematics teaching; 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