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曉紅
摘 要: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在教育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數學文化的灌輸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科發展等意義重大。目前,很多教師不重視數學文化,采用的依舊是傳統、僵化的教學模式,制約著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文章研究了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旨在創新教學模式,改善學生的思維品質,提升其數學素養。
關鍵詞:數學文化;小學數學;教學滲透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1-008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1.044
數學作為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令很多學生望而生畏。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他們的數學素養,成為教師和家長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文化教育,將數學史、數學美、數學思維和數學方法等融入課本知識點,讓呆板理性的數學課變得生動有趣,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
一、數學文化的概念
數學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當前,很多學者都對數學文化進行了科學性和理論性的定義。廣義上的觀念認為數學文化包含數學史、數學美、數學教育、數學與人文的交叉、數學與各種文化的關系等;狹義上的觀念認為數學文化主要是指數學思想、精神、方法、思維和觀點以及它們的形成和發展[1]。
二、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意義
(一)順應課程變革的需要
新課標把數學教學目標里的“雙基”發展為“四基”,增加了對學生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的要求,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注重對學生知識與技能的培養,還要注意灌輸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經驗,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注重各科之間知識的融合[2]。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是學科發展的需要,是順應新課標要求的明智之舉。
(二)小學生個人發展的需要[3]
數學知識的學習基本上貫串學生的整個求學生涯,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夯實數學基礎的重要階段。在課堂中單純地灌輸理論知識比較枯燥,很難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如果從數學文化的視角重新組織教學內容,讓學生在掌握推理計算能力的同時,感受數學豐富的文化底蘊,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數學思維的奇妙,對學生數學素養的提升大有裨益。
(三)促進教師數學專業素養的提升
將數學文化融入教學的做法,對教師專業素養和專業發展水平的提升意義重大。數學文化在教學中能否得到成功滲透的一個關鍵影響因素就是教師自身的素養。教師本身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了解數學的發展史,了解目前最前沿的學術動態,還需要廣泛涉獵其他相關學科的內容,深入體會數學文化的內涵,才能游刃有余地在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教育,從而打造優質課堂,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
三、數學教學中文化因素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教師自身數學文化素養的欠缺
信息時代,知識飛速發展,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具備淵博的知識和良好的文化素質,掌握最前沿的學術動態,才能游刃有余地傳道授業解惑。如果教師自身的數學文化素養不高,勢必會影響數學文化在教學中的滲透。通過調查發現,年長的教師雖然教學經驗豐富,但是普遍學歷不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弱,對數學文化的認識較為淺薄;年輕的教師雖然認同數學文化,但是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嚴重制約著數學文化教學的發展。
(二)滲透數學文化的意識薄弱
通過實地調查發現,部分教育工作者對數學文化的重視度比較低。部分教師認為數學文化太過抽象,離實際教學較遠,對學生來講可有可無,我們只需把課本上的基本知識點和考試經常出現的考題講明白即可。現在數學課本上的數學文化知識點基本以閱讀拓展的方式出現,很多教師采用讓學生讀一讀稍作了解的方式來教學,更有甚者直接忽略這部分內容,認為這部分內容浪費課堂時間。教師不重視數學文化方面的教學,直接影響學生數學文化素養的提升。
(三)教學評價環節缺少數學文化
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基本以教學評價標準為導向。現階段教師的評價體系中缺乏對文化因素的考核,教師在課堂中的數學文化滲透效果比較抽象,很難找到科學合理的考核方法。另外,數學文化雖然已經出現在學生的試題中,但是數量較少,常規的數學知識依舊是測試的重點,學生的考試成績仍然是教師工作績效的重要考核指標。基于此,大部分教師堅持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基礎知識的灌輸和常規習題的訓練上,把數學當作一種計算工具,制約著數學文化在課堂中的滲透。
四、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措施
數學文化作為數學學科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對學生數學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教育工作者應該從各個層面采取措施去促進數學文化在教學中的滲透。
(一)在課堂導入環節滲透數學文化
一堂成功的課離不開精彩的導入。教師在導入環節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對提高課堂效率,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幫助很大。小學生在經歷過愉快的課間活動后,并不能立刻投入到上課的氛圍中。為幫助學生成功轉移注意力,教師應該精心設計課堂導入環節,讓導入變得生動有趣,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學習效率。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數學文化被潛移默化地融入教材內容中,以“生活中的數學”“你知道嗎”等方式出現。這些內容生動有趣,教師在導入新課時,可充分利用這部分內容,如教學“認識算盤”時,可先講解我國古代計數工具的發展史,既能激發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又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