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埝輝
婺源縣段莘鄉裔村小學 333215
摘要:相較于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小學語文教學合作學習模式不僅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究思維,實現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的長足發展。因此,本文基于對小學語文教學實踐過程中的現狀調研,結合小學階段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教學目標,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及效果進行了總結。
關鍵詞:小學教育;語文教學;合作學習;策略研究
引言:
合作教學模式是一種較新的教學模式。它彌補了傳統教學方法上課堂單一性的不足,合作教學是活躍課堂氛圍的有效手段,但是有些教師對該模式認識不足,重視程度不夠,不能在課堂上自如運用。因此,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發展中存在著一些誤區,有待改進。
一、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首先,運用合作學習的方式,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課堂主動性。小學語文教學期間采取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讓教師更好地規劃學習內容,將課堂交給學生,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調動學生的參與度,學生也喜歡這種跟同學之間的交流中學習知識的模式,在學習中可以取長補短,經過思維上的碰撞以及啟發,實現高效率學習語文知識的效果。
其次,合作學習可以推動學生提升合作交流能力。以往的學習環境,主要就是教師講解語文知識點、學生學習記憶,往往缺少學生足夠的自主學習和交流機會,這種學習方式是比較被動的,阻礙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并很容易降低學生的學習熱情。但是采取合作學習的模式,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自己討論問題,這一環節有助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基于合作交流的環境下,學生進行自我展示,在互動中認識自己的不足,積極地學習他人的長處,并可以發現自身的閃光點,在培養合作交流能力的同時,提升學習語文的信心。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及教學效果探究
(一)課前充分準備,建立有效合作的前提
充分的課前準備,是有效合作教學的前提和基礎,教師在開展合作教學之前,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選擇恰當的課程內容、確定學習的目標、合理地進行學生分組,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等。例如,在教授詩歌時,如果只是單純地給學生下達背誦的任務,這樣對于篇幅較短的詩歌,學生很容易就能完成任務,但是對于理解詩歌的意思,體會詩歌中的意境以及感受詩人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就不是單純地通過背誦就能理解的了。因此,在教學準備工作中,教師要進行備課設計,設計確定如何通過合作學習達到詩歌學習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先反復誦讀詩歌、背誦詩歌,在了解詩歌內容和作者人生背景的前提下發掘詩歌中的景色,感受詩歌的情感,最后通過教師的引導解釋,進一步理解詩歌的含義。
例如,在講解魯迅的《少年閏土》這篇課文時,授課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對魯迅先生的生平背景進行簡單的介紹,讓學生在學習之前能夠對課文的創作背景、作者的行文思路產生一定的理解,以此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加深學生對課文主旨的記憶和理解。與此同時,課前的充分預習和準備,有助于縮小學生間的認知差距,從而促進團隊的合作和交流,避免出現學生對課文熟悉度差距較大而導致的脫節、不活躍等現象。
(二)學習程序指導
小組合作學習過程是不斷循環往復的過程。首先,教師提出閱讀文本問題,也可以讓學生提出他們在閱讀期間產生的疑問;其次,學生自行的朗讀閱讀文本,初步了解問題;接下來,分組進行小組交流,學生表達自己的意見以及展示思路;再次,經集思廣益,組內成員分析共同的見解,構建別具一格的想法;最后,深入研究,對問題具有更創新性的看法,促進小組交流更高效。例如,學習《大禹治水》閱讀文本期間,采取合作學習的方式。先讓學生自己品讀課文,提出問題,即“哪里可以看出當時洪水是兇猛的狀態呢”“無家可歸是什么意思”,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思索問題。在讀完一遍以后,學生也會出現一些零零散散的問題,諸如“千山萬水和千辛萬苦中都有千字、萬字,兩個詞語的意義是否相同”等,教師在此基礎上可以讓學生再次體悟文本,試著組織語言文字,進一步分析,形成自己的認知。接下來,進行分組合作交流探討,學生之間相互表達自己的見解,然后各組反饋自己的討論結果,最后,教師進行總結和評價。告知學生,古人喜歡用數字表達意思,“千山萬水”“千辛萬苦”中的兩個“千、“萬”,并不是單純的一千、一萬的意思,而是指“非常多”。經過學生自己思考、小組討論交流、教師總結的方式,可以提升學生的參與度,讓學生在充分“讀”的基礎上再進行思考以及交流,進而提升學習的效率。
(三)合作學習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在傳統的閱讀理解過程中,主要是對課本上的理論知識進行解釋,學生的積極性不是很高,導致學習效率很低,對教育活動有著不利的影響。因此,我們需要改變閱讀教育的方式,創建新的研究小組,并根據教育的具體要求將其分組。
例如,在小學語文《普羅米修斯》這篇文章的教學中,首先向學生提問,(1)對課文進行分段,總結課文的主要內容(2)普羅米修斯給人類帶來了什么(3)說說普羅米修斯身上到底發生了什么事?讓每個小組自由地去選擇合作主題,然后引導他們通過“開火車”的方法閱讀文章并對本文有所了解。小組成員彼此交流想法和意見,并根據小組討論選擇代表發言。最后,教師評估并補充每個小組的答案,以獲得更全面的答案。因此,通過閱讀、討論和演講,教科書的知識點將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小學閱讀教育過程中,組織有效的協作學習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教師需要注重教學和示范學生,積極探索新的教育模式,提高教育效率[2]。
結論:
綜上所述,相較于傳統應試教育,小學語文合作式教學可以最大化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同時實現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的整體提升。另外,在實際開展小學語文合作教學的過程中,為了保證語文合作式教學的正常開展,授課教師要做到課前充分準備,建立有效合作的前提,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恰當布置任務,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
參考文獻:
[1]黃惠金.淺議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的教學效果[J].文理導航(下旬),2018.
[2]丁麗娜.淺議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的教學效果[J].學苑教育,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