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 唐梓葳
【摘要】舞蹈教育是藝術教育中的一門重要學科,通過舞蹈教學更好地充實、完善高校的美育教育工作,幫助教師們在高校的教育中進行舞蹈教育的體現和展示。在現代化的高校舞蹈院系的教學中,教師的傳統教學方式已經不能完全的適應學生的學習節奏,也已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因此,在當前的教育中,要不斷地推行良好的教育模式,為舞蹈教育的理念更新和教育展示提供更多的可能性,為舞蹈院系學生的長足發展提供更多的動力因素,最終展示學生的學習實力。
【關鍵詞】高校舞蹈教學;分層教學;教育模式;適用性
【中圖分類號】J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1)16-095-03
【本文著錄格式】楊靜,唐梓葳.高校舞蹈教學中分層教學方法的適用性[J].中國民族博覽,2021,08(16):95-96,147.
基金項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2020年度高校本科教改項目《新教學理念下高校舞蹈分層教育策略硏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PT—2020043)。
大學生在舞蹈學習過程中,由于個人能力的不同和接受知識范圍的不同,不僅存在舞蹈基礎方面的差異,在學習習慣方面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個性方面的差異,在高校的舞蹈教學中,只有進行分層教學,才能使得高校舞蹈教學更好的適應每個學生的個性需求,真正的將“因材施教”的原則充分的體現在舞蹈教學中,讓每個高校的學生都能夠在原有基礎上,得到舞蹈能力的應有發展。因此,本文分析了高校舞蹈分層教學的必要性以及當前高校舞蹈教學中,使用分層教學的發展現狀,探討了如何在高校舞蹈教學中進行分層教學,從而更好的提高教學質量,從不同的層面上將舞蹈教學的內容和分層教學的方式相結合,充分的利用多種形式進行探究,為學生們的舞蹈能力的發展和進步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一、高校舞蹈教學中分層教學方法的現狀
在現代的高校舞蹈教學中,分層教學已經成為教師們關注的內容,但是,仍然是在探索的階段,沒有真正的形成教育的規模和形式,在教育的過程中還需要逐步的進行探索,為現代的分層教學提供相應的經驗。在現代的舞蹈教學中,分層教學存在教師不夠關注,在進行分層的時候有困難的現狀,學生們的能力不能很好的被教師監測,學生們的學習程度和學習層次教師不能明確的進行分類,導致分層教學在開始的階段就不夠精準;同時,教師在實施分層教學的階段使用的教學方式不夠精準,不能更好的將學生們的學習掌握情況熟記于心,同時,一個教師所帶的舞種過多,沒有精準的將教師進行詳細的分類,教師的教育條件和教育的分層觀念不強,最終形成分層教學的弱化;最重要的是,學生們在進行評價的時候沒有分層評價,導致基礎好的學生和基礎相對較弱的學生不能精準評價。
二、高校舞蹈教學中分層教學方法的必要性和適用性
在現代高校教育中,已經開展隨著新課程和信息化技術的發展以及當前時代發展的潮流進行相應的變化,為高校舞蹈教學指明了方向,也在高校的舞蹈教學中,更加堅實的走出了一定的發展之路,為高校舞蹈院系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條件。因此,要不斷的研究高校舞蹈教學中分層教學方法的必要性和適用性,更好的將高校的舞蹈教學發展完善,同時,將高校的發展進步形式更好的體現出來,為學生舞蹈能力的長足發展利用分層教育的形式更好的凸顯出來。
(一)高校舞蹈教學中分層教學方法的必要性
1.高校舞蹈教學中分層教學方法能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
分層教學主要的展示方式就是幫助學生們能將不同層次的內容和根據學生們的個人需求進行進一步的完善,體現學生們在個性化發展方面的要求,并且在學生們的舞蹈發展中,盡可能的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要明確的是,高校的學生是來自五湖四海的,舞蹈基礎不同,學習的舞蹈背景和擅長的舞種不同,如果教師僅僅是開展班級的統一教學,就會直接導致班上基礎較差的學生跟不上教師的節奏,而舞蹈基礎較好的學生則不能更快更好的發展。同時,學生們在學習的舞種方面也存在一定的興趣差異,一部分學生喜歡現代舞,一部分學生喜歡古典舞種,眾口難調,因此,教師要加強分層教學的基礎,更好的將基礎牢固的學生舞蹈學習進行進一步的加強,對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進一步提升其舞蹈的基礎能力,促進高校舞蹈專業學生的全面發展。
2.高校舞蹈教學中分層教學方法能推動教師能力的不斷成長
高校舞蹈教學的發展不僅僅是針對學生能力的發展,對教師成長發展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教師能在分層教育的基礎上進行自身能力的提升,才能更好的豐富教學的元素,將教學的內容更好的融合在當前的舞蹈發展中,促進學生們的全面進步和協同性的發展。同時,教師在自己教學的過程中,面對的是不同年齡、不同層次、不同興趣愛好的學生[1],因此,在教師教學的過程中,也能不斷的提升教師的教育綜合素質,為教師的舞蹈基礎和能力的拔高進行相應的要求,為學生們的發展成長和進步帶來更多的可能性,更好的促進教師研究能力、創新能力、交流互動能力等的提高,為教師綜合能力的提升創造良好的發展條件。
3.高校舞蹈教學中分層教學方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信心
在之前分析過,由于學生來自五湖四海,在學習舞蹈的舞種和學習能力上有一定的差異,很多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在面對統一的舞蹈教學中,難以適應教學的節奏,久而久之,在面對多次跟不上教師的節奏以后,會逐漸的失去對舞蹈的興趣;而舞蹈基礎比較好的學生,則覺得教師的教學太過于簡單,不能更好的體現自己的能力,自己在舞蹈的學習中提升也比較慢,不能更好的適應慢節奏的教學。開展分層教學以后,教師能對學生們的基礎進行相應的測試,了解學生們在舞蹈方面的基礎和興趣,將基礎相當的學生分到同一個班級,或者是班級中的同一個小組,這樣,教師在進行舞蹈教學的過程中,就能更好的將學習的水平控制在學生們能接受的范圍之內,幫助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樹立自信心,為學生們學習氛圍的構建提供良好的條件。同時,在基礎相同的學生們之間,學習之后,在課下能進行交流,能更好的取長補短,形成良好的發展態勢,為學生們之間情感的交流助力。最重要的是,在一個班級中,學生們的能力相當,教師在輔導學生們的時候,所運用的技巧也相當,這樣一來,學生們能形成良好的發展態勢,為學生們的進步和受關注的程度帶來良好的發展條件。[2]
(二)高校舞蹈教學中分層教學方法的適用性
在高校的舞蹈教學中,分層的教學方法能更好的適用在當前的教學中,這是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的重要因素。在當前的教育發展中,分層教學能更好的適應課程標準,更好的符合課程標準的發展要求;也能更好的符合學生們的發展方向,能給學生們帶來更多的知識源泉,在當前的教育發展中,能更加適合舞蹈教學的發展形式,更加適合所有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因此,高校舞蹈教學中分層教學方法的適用性原則是非常重要的。
三、高校舞蹈教學中分層教學方法的方法策略
(一)舞蹈教學中教學目標的分層
高校的舞蹈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考核之后,學生被分配到了不同層次的班級中,那么相應的教學目標也需要分層,教師要針對不同班級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以幫助學生們更好更快的發展。其一,高校的舞蹈教師要不斷的加強對大學生舞蹈基礎的培養,無論是哪個層次的舞蹈教育班級,都需要打好本層次舞蹈學習的基礎,提高學生的舞蹈功底,這樣才能輕松的應對后續較高難度的教學內容,為自己能力的提升建立良好的發展條件,更好的將分層教學的目標進行完整的實現。為此,高校舞蹈教師需要針對不同的班級,“因材施教”的制定不同的舞蹈基礎教學目標,利用學生們不同基礎的發展條件,更好的加強學生的舞蹈基礎,為學生們的個性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條件。其二,高校舞蹈教師要針對不同層次的班級,需要設置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以適應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要求,在學生發展要求基礎之上進行提升和改進,教師在對待同一個班級時,也需要根據學生的發展需求,設置一些分層的教學目標[3],例如,高校的舞蹈教師需要分開將目標進行設立,不能僅僅是單一的教學目標統領班級的發展,要針對班級的不同情況,分層設置教學目標,對整個班級設置整體的教學目標,統領班級的發展,同時,還要根據學生的個性化特征,設置個性化的教學目標,在教學目標的完成過程中,充分挖掘學生的舞蹈特長,發揮學生自身的舞蹈特色,將學生們的發展形式和發展的內容更好的展示出來,為學生們的進步和發展提供相應的動力支持。
(二)舞蹈教學中教學方式的分層
在現代的高校舞蹈教學中,教學方式的分層更能體現教師的教學原則,也能更好的將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的形式進行完美的展示,促進學生們的發展,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性的展示。教師在教學方式分層的過程中,是教師根據不同情景進行教學的一種關鍵的形式,也是根據學生們的接受程度,分層教育的一種相應的契機。教師的教學方式同樣要根據學生們的教學引導作為指引,在教育形成的過程中,不斷錘煉自身的 教育形式,在教育理念、教育觀點中進行相應的探究,為學生們的創造性打造良好的平臺。例如,教師在采用分層教學法的過程中,能根據學生的學習程度和班級的劃分層次性,進行不同內容的安排,針對在舞蹈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們的能力屬于高層次的班級來講,教師在選擇教育教學方法的時候,可以以引導指引為主,教師的引導能幫助學習基礎比較好的學生一種強有力的指導性,并且能充分的激發學生們的創造性和內涵動力,為學生們在探究的形式中產生的條件進行強有力的分析,更好的、更加精準的培養學生們形成良好的舞蹈學習習慣[4],給予高校的學生們合適的舞蹈學習參考內容,能充分的讓學生主動進行教學內容的學習和探究,讓學生們能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來,為學習創造更多的可能性,在學習的基礎上為學生們建構良好的發展平臺,給予學生們更多的發展機遇和發展的技巧能力,以進一步降低高校舞蹈教師的工作量,讓教師們有更多的時間去探究舞蹈的內涵,研究新型的舞蹈教學內容,在舞蹈教學的基礎上,為學生們的成長和發展建構動力。同時,利用這樣的形式,也能提高高校學生們學習舞蹈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們能更好的展示舞蹈的才華和能力,為學生們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其次,高校的教師們對舞蹈專業中低層次的班級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認識到學生們的基礎問題,在學生們的能力基礎范圍之內進行教育教學,高校的舞蹈教師要明確學生的基礎薄弱,在舞蹈的學習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迷茫的情況,所以,就不但需要關注學生們的發展變化,投入較大的精力和能力,對學生們進行更加細致的指導和引導,利用細致化的教學形式,為學生們創造更多的機會。所以,針對學生們基礎比較弱的時候,高校的舞蹈教師可以采取較為傳統的教學方式,對學生們進行強基礎教學,然后再增加一些創新性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夠逐步脫離對教師的依賴,不斷提高高校舞蹈的教學效果,展示對舞蹈學習的興趣,將舞蹈的基礎鞏固打牢,并且在基礎比較牢固的前提下進行相應的能力的提升,促進舞蹈專業的發展。
(三)舞蹈教學評價的分層
高校舞蹈教學通過分層教學之后,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教學對象等存在的不同點,對相應的評價體系進行分層。首先,作為當前新時代的舞蹈教師,一定要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在自身評價體系的建構方面形成良好的發展形式,找準不同的發展目標,針對不同層級的班級,需要制定不同的評價內容,以正確反映當前高校學生的舞蹈綜合素質的發展,形成舞蹈的發展內涵建設,為后續舞蹈教育分層教學的開展提供依據,通過收集班級的評價,整體的設計班級的評價體系,在班級的規劃和展示中,更好的形成良好的發展態勢,在形成教育的評價形式中,更加體現班級的意志。其次,要體現分層教學評價體系的公平性和公正性評價特點,一方面在進行評價的過程中,要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能力進行評價,以全面反映學生舞蹈教育的學習效果,將學生們學習進步的形式更好的展示出來,同時,也可以避免學生作弊,能更加客觀的將學生們的學習條件和形式進行體現。
四、結語
在當前的高校舞蹈教學工作中,分層教學不僅能夠滿足不同學生差異化的學習需求,而且能夠激發學生信心、將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更好的展示出來,促進教師發展的成長。為此,高校的舞蹈教師有必要重視樹立分層教學理念,通過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及教學評價幾個方面做好分層設計,為高校舞蹈分層教學成效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孫悅.分層教學法在學前教育專業民族民間舞教學中的應用 [J].藝海,2019(5):117-118.
[2]劉呈成.分析層次遞進教學法在高校形體舞蹈教學中的主要應用[J].戲劇之家,2018(7):171.
[3]陳琳.分層教學法在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中的實踐探究[J].陜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2016(4):52-54.
[4]周振乾.獨立學院體育舞蹈課程實施分類分層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4):2-3.
作者簡介:楊靜(1981-),女,新疆伊寧,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舞蹈教育;唐梓葳(1998-),女,湖南株洲,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舞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