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雅楠
摘要:當前,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人們更加重視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以及自身的綜合發展狀況。但是因為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仍然有一部分數學教師不能重視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動力,他們僅僅將教材內容的灌輸作為主要的教學任務,然而,學生長時間在這種單調的課堂氛圍當中,會逐漸喪失學習數學的興趣,如果情況嚴重,還可能會導致學生產生逆反的心理。
關鍵詞:小組合作;高中數學;教學應用
1小組合作學習模式
通常來說,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利用教學中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團體的成績為評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具體來說,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的大致情況,如性格、學習能力、領導能力等,然后根據自己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目標等,科學地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小組中每個人分工不同,每一名成員都有自己的獨特性,這就使得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教師的教學效率也可以得到提高。
2小組合作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2.1科學分組,營造和諧的小組合作學習氛圍
在高中階段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全面了解,不僅要關注學生掌握知識的實際情況,同時還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方法、思維習慣等,嚴格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將不同的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劃分,引導學生將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在課堂當中積極地表達出來,從而營造出一種更加和諧的合作學習氣氛。
比如,學生在學習“隨機抽樣”相關內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實際生活中的例子來引入教材內容,比如:檢驗我們每天所吃的食品當中所包含的物質,可以檢驗出所有的食品嗎?答案是否定的。此時,可以通過隨機地抽取一定量的樣本,并對這些樣品進行檢查,而所收集到的樣本和相關信息就可以引入本節課所學的“隨機抽樣”當中,之后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成多個不同的小組,但是這些小組的成員并不是一成不變的,一個小組當中的成員可以是前后桌,也可以根據學生不同的性格和特征,將性格比較內向和外向的學生分在一個小組當中,這樣可以互相帶動組內的氛圍。之后,可以在課堂當中進行學習,通過閱讀和思考課文內容,為學生呈現出相應的案例,教師也可以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分析,案例當中主要講的是美國總統的選舉,此時,學生需要通過小組模式互相溝通,對“選舉預測的結果為什么出現錯誤”這個問題進行探究和討論。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將生活中的實際情況或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案例呈現在學生面前,營造出更加和諧的學習氛圍。
2.2引導小組成員合理分工,明確學習目標
在具體任務分工環節和制定任務目標環節,由于學生的認知水平和主體意識不足,教師應主動給予幫助。具體來講,高中數學教師需要引導小組成員清楚自身定位,明確自身分工,以充分發揮自身價值。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不同組員的角色不同、任務不同,作用也不一樣,如可以設置組長、監督員、記錄員及分析員等。教師應引導小組成員適當調換角色,全面體會不同角色的任務,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發現自身優勢,進而積極參與小組合作學習活動。需要注意的是,小組成員之間的合理分工,雖然需要數學教師的引導,但是教師應該學會放手,先由小組成員協商角色定位,明確學習目標,這一過程其實也是為了讓學生初步了解彼此,建立合作基礎,發現彼此的長處及不足,教師只需在小組成員協商完成之后查看其分工情況,對于不足之處給出自己的合理意見即可。
2.3高效備課,選擇合適的小組合作學習內容
在學習當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并不是隨意來進行的,而是應該讓教師完成高效的備課工作,選擇一些恰當的學習內容,不能只是向學生傳授一些簡單的概念,也不能只向學生講解一些比較難的數學問題,而是通過學生互相交流與合作,從而探究出最終的結果,這樣可以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出來,并且可以保證合作學習的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比如,在教師為學生講解關于“三角函數的圖象與性質”這節課的過程中,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完成高效的備課工作,與之前所學過的知識相聯系,通過所學過的知識來引出新課內容,通過類比和聯想的方式,進而學習本節課的內容,通過這種方式,選擇的合作學習內容并不只是單一化的,而是能夠將學生的知識結構不斷地完善。在高中階段的數學教學當中,可以通過結合初中學過的知識“怎樣得到一個函數的圖象”,采取同樣的方法,讓學生主動思考“能否得到關于三角函數的圖象”,之后,可以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進行思考,或是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對所學知識之間存在的聯系進行思考和分析,同時,還包括如何畫出函數的圖象等多個內容之后,可以通過利用多媒體設備,將三角函數的圖象直觀、形象地呈現在學生面前,通過利用三角函數的基本性質,幫助學生對圖象更加熟練地掌握,并且可以做到靈活地應用。
2.4建立合作互動機制,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為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獲得更為有效的引導,教師需規劃一個相對完整的教學體系,建立一個合作互動式的學習機制,使他們以小組為單位共同探索數學的奧秘。因此,高中數學教師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時應當建立標準、規范的合作互動機制,提倡學生在小組內互幫互助,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使其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收獲更多。
在“隨機事件及其概率”教學中,教師先結合生活實例引領學生在小組內提煉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與隨機事件的概念,讓他們列舉一些相應的生活案例,加深理解與認識。接著,教師帶領學生回顧初中時期學的頻數與頻率,組織他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擲一枚均勻的骰子,2點朝上”的試驗研究隨機事件,使其在小組內每人擲骰子20次,記錄2點朝上的頻數與頻率,各個小組匯總試驗結果,呈現在大屏幕上。之后,教師要求學生計算出2點朝上的頻率,思考:為什么試驗次數相同然而2點朝上的頻率不同?這反映頻率的什么特性?使其了解頻率的偶然性,隨后讓他們在小組內繼續探究隨機事件的概率。
針對上述案例,教師建立小組合作互動機制,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動手操作試驗,記錄、分析與研究數據,使其了解隨機事件的發生存在規律性,讓他們掌握合作學習的技巧。
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引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為教學帶來更多助力與支持,指導學生以小組為基本單位共同學習,使其在合作互助中學習數學知識、習得數學技能,推動他們在合作探究中獲得更為全面的鍛煉與成長。
結論
小組合作學習法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該模式下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學習中,更能從中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實用性。在當前新的教育形勢下,小組合作學習法已經得到多數高中數學教師的認可并得到大范圍應用,但在具體應用過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這就要求高中數學教師靈活運用這一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挖掘小組合作學習法的潛力,打造高效、實用的高中數學課堂。
參考文獻
[1]王旭瑞.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2021(4):220-221.
[2]張瑩.小組合作學習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大世界(下旬),2020(11):69.
[3]李利.淺析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數學探究式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2020(46):206.
[4]閆冬梅.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9(97):68-68.A67D4071-5767-49FE-868D-67CB7CFF2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