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敏
摘要:在新課改的形勢和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迫切需要全面改革和創新,以適應新的教學要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此,廣大高中數學教師應正視傳統教學的缺陷與不足,從現實學情出發,推動教學方法與策略的變革,使高中數學有效教學最終得以實現。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策略
高中數學教師在以往的課程體系中存在著刻板、乏味、缺乏創造力等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和衍生對于學生的數學學習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和制約,因此教師需要加以反思和重構,從而能夠推出全新的數學教學的新模式,讓更多學生懂得養成正確的積極的學習思維和學習習慣,不斷地化解本人存在的數學學習問題,在數學學習的領域中不斷地發展,努力往前,從而能成就更為重大的發展和突破。這對于學生的意義是不可比擬的。
一、利用小組合作教學
1.科學劃分學習小組
分組是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礎,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保證學生全面、主動地參與,促進其主觀能動性的展示和發揮。因此,高中數學教師應對班級學生展開全面的認識,掌握其學習成績、能力水平、認知結構、性格特征等情況,在此基礎上,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科學地分組,使每組學生人數保持在4-6人。另外,教師應選出各組組長,然后由組長對各組成員進行職責分工和具體分工,使各組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并表現出來,更積極主動,為合作學習的實施打下基礎。
比如,在講授《函數的概念》時,以往的合作教學模式存在許多問題,比如,教師讓學生自由結組,這樣的結組方式會使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結隊,結隊的目的是“聊天”,結隊時找有共同語言的朋友結隊,不僅浪費了課余時間,也影響了課堂上的學習秩序,而且還會造成各組學習的平均水平參差不齊,影響學生合作學習的效果。因此,筆者對分組過程進行了優化,例如,筆者將首先調查學生的學習水平,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分成若干組,每組由一到兩名學習能力突出的學生擔任小組長,負責指導小組的小組協作學習過程。通過對小組成員的科學劃分,奠定了合作學習的基礎。
2.注重教師指導調控
團隊式學習強調學生主體地位的突顯與發揮,但并不意味著教師可以完全放任學生不管,這樣會產生事與愿違的效果,造成課堂秩序混亂,浪費課堂時間。因此,高中數學教師應明確自己在教學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發揮其功能作用,走下講臺對課堂進行巡視,以監督學生合作的過程,避免出現不合作、假合作等現象。另外,教師要深入學生的合作討論過程,及時點撥學生、引導學生,使學生能在正確的方向上進行有效的合作討論,不斷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
以《函數與方程》為例,這門課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理解函數與方程之間的關系,感受建立函數模型的過程和方法,上課結束后,筆者首先讓學生自學了課程內容,通過小組間的交流,了解函數與方程之間的聯系。接著筆者又通過一些任務,詳細介紹了函數方程的解法,讓學生體會到算法的思想,在此過程中,筆者將逐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從具體的認識到普遍的規律,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由此,筆者通過關注教師的引導調節,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
二、設置課堂提問環節
高中數學教師應重視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設計具有啟發性、探究性的問題,選擇適當的教學時機向學生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思考動機,促使學生主動地思考、學習和探究,實現深度的數學學習。
比如,在教授《平面向量的數量積》時,這門課的內容有一定的難度,要求學生完成完整的探究過程,筆者根據這門課的特點,采用問題探究法展開教學。課堂結束后,筆者先帶領學生學習本節課的基礎知識,鞏固學生對平面矢量知識的理解,然后,筆者從教材中提煉出一些問題,通過問題激發學生的思考,提出問題后,筆者將給予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待學生得到答案后,筆者再讓學生回答問題,根據學生的回答,筆者可以了解學生的知識漏洞。通過課堂提問環節的設置,促進了學生的深度學習。
三、創設活力教學體系
教師不能讓高中生處于一個學習體系極度枯燥乏味的氛圍中,而是要讓學生懂得:數學課程的主人公并不是教師,而是教師所牽動而起的學生,學生和教師一起對于不同的數學學習問題完成思考、探究和研討,所能產生的教學效果才是最好的,也是最讓教師感到欣慰的。言下之意便是:師生之間的彼此互助和推動,能夠讓一堂數學課變得充滿了熱情、活力、智慧和歡聲笑語。教師所營造出的這種學習氛圍和學習體系也是富有人情味的、人性化的,能夠彰顯出教師的睿智、博學、從容和老練。教師要注意協調好師生之間的關系,讓學生不至于對于數學課產生巨大的焦躁感和憂慮感。教師要讓學生帶著情感、愛和積極的心態去完成每一天的數學學習任務,并且能在數學學習和探究的同時,更加懂得:數學并不是一門艱深的、枯燥的學科,而是一門能夠讓學生的生活變得更為精彩的學科。教師本人也要試著賦予課程以相應的質感和溫度,讓更多學生在處理數學問題時更加熱情、更加積極。
總之,教師要在日常的教學中構建起全新的課程體系,讓更多的學生愛上數學,并且化解自身存在的錯誤的學習習慣和學習心態,不斷提高本人的數學學習能力。教師要營造出更為和諧的學習氛圍,讓更多的學生懂得積累和自我提高,不斷完成個人的超越。
參考文獻:
[1]梁麗梅.關于培養學生高中數學學習興趣和增強學習信心的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4):114-115.
[2]李洋.淺談在高中課堂教學中落實數學核心素養的策略[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20(12):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