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芝偉
摘 要: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發生了變化,教師的教學方向也隨之發生了改變。面對新高考所帶來的教育改革,高中地理教師必須要基于創新改革提高職業能力。新高考豐富了許多教育教學內容,教師不僅要豐富知識教學,還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這就要求教師具備更高的教學水平。高中地理教師要依據新高考帶來的挑戰和機遇,對職業能力的發展進行研究并積極努力學習,讓自己的教學能力與新高考相匹配。
關鍵詞:新高考;高中地理;職業能力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是學生的指路明燈,可以引導學生在正確的方向上學習,可以說教師是我國培養人才的中堅力量。隨著時代的發展,高校要根據教育改革的要求提高教師的教育水平,提高教師的綜合素養和職業能力,這樣可以促進教育的高質量發展,為培養優秀全面的人才做好保障[1]。新高考政策為高中教育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師必須要提高職業能力和專業技能,教學管理、教學模式、教學指導、命制試題等方面的能力都要得到有效的提升。高中地理教師要意識到自己的職業能力與學生學習之間的緊密聯系,以促進教育改革,促進以學生全面發展為立足點。提升職業能力是目前高中地理教師需要完成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高中地理教師的職業能力結構
(一)地理教學的設計能力
地理教學的設計能力是指教師在開展地理教學之前,根據教材以及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規劃教學程序的能力[2]。教師在進行地理教學設計時要依據新高考要求以及高中地理課程標準的要求來整合歸納教學內容,并依據學生的學習能力選出最合適的教學方法。
(二)教學過程的設計能力
高中地理教學的過程是教師把地理學科當中的各種要素進行優化組合的過程[3]。在教學時教師要能夠對教學內容、教學過程以及教學方法進行合理的安排優化,科學的地理教學過程可以讓學生高質量地學習,在這一過程中高中地理教師需要對高中地理課程標準以及新高考要求進行深入研究。
(三)挖掘課程資源的能力
挖掘課程資源的能力是指高中地理教師能夠依據新高考要求和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對地理教材資源進行充分的挖掘的能力[4]。充分挖掘課程資源可以讓學生學習到更加豐富多樣的知識,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高中地理教學內涵。
(四)職業生涯的規劃能力
職業生涯的規劃能力是指高中地理教師依據教育改革發展和自身的專業能力,對教育生涯進行統籌安排的能力[5]。教師要針對新高考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以及未來高中地理教學的趨勢確定自己職業生涯的發展目標,并利用多種途徑提升職業能力。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師發展職業能力的理論基礎
(一)教師專業發展論
教師的專業發展包括教師的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專業精神等。這些是教師在實踐活動的過程中不斷獲取的,也是教師開展教學的重要保障。教師的專業能力要與時代精神和教育發展特點相符合,高中地理教師要基于教師專業發展論,聚焦于新高考背景下的教育改革特點、職業能力要素發展職業能力,以提高教學質量。
(二)地理課程與教學論
地理課程與教學論是高中地理教師教學的重要理論基礎。地理課程與教學論當中不僅闡述了關于地理教學方面的知識,還對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地理是一門隨著實踐發展不斷豐富的學科。地理課程與教學論指出,教師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在新高考背景下,讓地理課程與教學論作為教師職業能力發展的理論支撐,可以讓高中地理教師對職業能力有更加深入的研究。
(三)教師核心能力理論
核心能力是教師在教學活動當中的一種重要能力,與學生的核心素養有異曲同工之妙。核心能力在職業能力當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對教師設計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完成教學任務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在核心能力理論中,教師的職業能力具有發展性、現代特色以及綜合性。教師核心能力理論可以幫助高中地理教師思考如何提升職業能力,為高中地理教師優化職業能力結構提供重要力量。
三、新高考背景下提升高中地理教師職業能力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地理教師專業標準
高中地理教師的教學水平、個人魅力以及課堂氛圍等都會對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產生重要影響。新高考政策中高中地理教師職業能力的標準比以往更高,如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設計地理教學課堂……高中地理教師必須依據教育改革和新高考要求創新教學形式,讓學生對新高考改革有深入的認知。同時,高中地理教師要轉變教學方法、教學理念。在這一過程中,完善高中地理教師的專業標準對促進高中地理教師職業能力的發展來說十分重要。在新高考背景下,學校要基于高中地理的發展以及時代特色建立健全系統科學的地理教師專業標準,其中包括教師的地理專業知識、自我反思能力、地理實踐能力、職業規劃能力等,并依據這些能力對教師展開專業的培訓。
學校要依據新高考要求和高中地理新課程標準構建一個系統完善的地理教師專業標準,如高中地理教師必須具備運用現代設備開展教學的能力、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能力、在教學后對教學進行總結反思和完善教案的能力等,并基于這些不同的能力展開系統的培訓。學校可以通過組織教師集體參與專業講座的形式,讓專家對高中地理教師的職業能力發展進行指導,讓教師對以上能力有更加深入的認識。經過培訓,在教學的過程中高中地理教師才能夠依據新高考政策有意識地發展自己的職業能力。
同時,學校還可以構建一個教師內部的交流平臺,在交流平臺上高中地理教師可以互相聽課,學習其他教師在課堂當中的優勢,還可以互相指出對方的不足,教師之間通過互相借鑒經驗、互相學習,這樣可以在同事的幫助下提高反思總結的能力。除此之外,學校還可以定期開設公開課,教師要把這一段時間所發展的職業能力融合到公開課當中,讓學校領導以及同事對自己的實踐能力發展進行評價,這樣可以更加全面地幫助教師發現自己的不足。在學校的幫助下,高中地理教師的職業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發展。
(二)強化教師的信息素養
伴隨新高考而來的是教育改革發展,在大環境下高中地理教師不僅要轉變教學理念,還要轉變教學手段,把信息技術與教學課堂進行融合,這樣才能構建高效的地理教學課堂,提高高中地理教學質量,為此,高中地理教師必須強化自己的信息素養。教師要基于地理學科的特點靈活地使用信息技術,以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冊《地球上的大氣》這一章節為例。這一課的知識點較為抽象,學生難以通過實踐活動來感受大氣熱力環流以及大氣的組成與垂直分層。那么教師可以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給學生構建地球大氣組成、受熱過程以及熱力環流的動態模型。教師可以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構建虛擬地球,在虛擬地球上學生可以直觀地看到大氣的垂直分層結構,同時在虛擬地球上,教師可以通過點擊環境轉換來給學生展示大氣受熱過程。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給學生構建虛擬空間,在虛擬空間中豐富學生的交互式體驗,讓學生身臨其境地學習。交互式電子白板具有多樣化的技術功能,教師如果具有較強的信息素養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功能,從而讓學生的學習更加容易。
教師還可以用電子工具制作微課視頻。在制作微課視頻時,教師首先要對教學資源進行統籌規劃,篩選出微課視頻中的內容,隨后利用軟件把教學內容組合在一起,并對視頻進行剪輯。這一過程十分考驗教師對軟件功能的熟悉程度,如果教師的信息素養不夠高,在制作微課時很有可能導致視頻的質量低下,這樣不僅浪費自己的時間,還難以提升教學效率。
除此之外,教師可以把微課視頻和微信進行結合。教師可以開設一個微信公眾號讓每個學生關注。教師可以把自己制作的微課視頻放在微信公眾號上,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來選擇想要觀看的微課視頻,這樣可以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還可以提高地理教學質量。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師要努力學習信息技術,并充分挖掘互聯網的教育功能,這樣可以促進教師職業能力的發展。
(三)培養教師優化教學設計的能力
在新高考背景下,部分高中生學習地理的時間減少,但是學生的學習量依舊不變,這樣就導致教學內容和教學時間產生了一定的沖突。因此,教師要具有優化教學設計的能力,這樣才能促進教學有序進行。高中地理教師需要根據考試要求以及新課標來優化設計課程資源,解決教學內容和教學時間的沖突,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基礎上綜合發展。高中地理課程內容十分豐富,除了自然環境還包括民族風俗、區域環境等,而且新高考增加了實踐課程的比重,有些學校會基于新高考構建實踐教學,如地理研學旅行活動。高中地理教師要基于新高考增加實踐課程的實施,利用本地的地理課程資源展開地理實踐教學活動。如在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冊《城鎮和鄉村》這一章節知識教學中,教師可以把實踐活動與城鄉空間結構、地域文化與城鄉景觀以及城鎮化進程及其影響這三小節的知識結合起來。在展開實踐活動前,教師要先設立一個學習主題,《城鎮和鄉村》這一課的學習主題是“把握城鄉結構,掌握其風俗文化和發展進程”,設定了主題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基于主題設計具體的實踐活動內容。在一次實踐活動中涵括三個課時的知識,這樣可有效解決教學任務與教學時間的沖突。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開展單元教學,統籌規劃教學資源,把具有關聯性的知識放在同一個課時當中,這樣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構建系統的地理知識體系。如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冊一共五章,分別是《人口與地理環境》《城鎮和鄉村》《產業區位選擇》《區域發展戰略》《人地關系與可持續發展》,教師在教學時,可以把《人口與地理環境》《產業區位選擇》《區域發展戰略》三章的知識點結合起來,把《城鎮和鄉村》《人地關系與可持續發展》結合起來,通過關聯知識點幫助學生構建地理思維導圖,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關聯知識深化對地理知識的理解。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還可以提高教師優化教學設計的能力。
(四)培養教師職業規劃能力
教師的職業規劃能力對教師的教學水平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部分高中地理教師對自己的職業沒有系統的規劃,在教學時秉持著走一步看一步的理念,不積極創新改革,而是等著時代的發展推動教師被動改革,這樣的教師難以走在教學改革的前面,會導致自己的教學水平受到限制,同時不利于教師職業能力的發展。高中地理教師在開展一線教育工作時要具備改革敏銳力,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教育形勢和社會的發展,并對未來的教育發展形勢進行預測,根據未來教育發展方向來規劃職業發展方向。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豐富的理論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想要培養出優秀的綜合人才,教師就要走在教育改革的前面,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地理教學。
隨著教育逐步向信息化深入發展,教師要思考:教育信息化的形勢下如何把高中地理教學和信息技術進行高度融合?互聯網形勢下未來地理教育的方向是什么?新高考增強了地理實踐課程的比重,再加上國家近幾年來對專業技術的人才需求十分龐大,那么,教師對自己未來的職業規劃可以設定為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并重,逐漸在課堂上增強實踐活動的比重,以培養地理實踐人才為目標。這樣可以讓地理教學與教育改革相輔相成,甚至可以讓地理教學改革促進教育創新改革。
高中地理教師必須具備較強的職業規劃意識,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創新,為此教師要不斷地進行專業學習。學校可以系統地對教師進行培養,讓教師學習職業規劃課程,幫助教師系統地掌握職業規劃方法。學校要定期組織教師撰寫職業規劃報告,在報告中教師要依據新高考形勢把職業規劃分為近期、中期和長期,在每一次的職業規劃報告中還要詳細地記錄目標完成情況,這對于提高教師的職業規劃能力有積極作用。
結語
新高考改革帶來的是一系列教學形式的變化,高中地理教師必須具備應對改革挑戰的能力,這樣才能帶領學生乘風破浪,在新高考背景下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玉泉.新高考模式對高中地理教學的影響分析[J].考試周刊,2021(77):151-153.
【2】田英.基于新高考地理核心素養下高中地理教學方式的探究[J].學周刊,2021(22):57-58.
【3】范蓮英.新高考改革對高中地理教學的影響與啟示[J].高考,2020(36):5-6.
【4】池毓謹.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學策略探析[J].教育界,2020(29):44-45.
【5】孔朝華.思考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學方法[J].高考,2020(30):18.
作者簡介:包芝偉(1980—),女,甘肅省金昌市龍首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