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洪濤
摘要:在新課改中,已經改變了陳舊的“一刀切”式教育方法,更多的提倡“因材施教”。高中階段的學生身體發育速度有著差異性,因此在體育教學中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使用不同的訓練方法、按照不同的教學目標在實際的教學中至關重要,只有做到針對性地教學,才能切實提升體育學科的教學質量,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在教學中要合理應用分層教學法,通過合理地劃分層次、層次化地開展教學活動,以及實行層次化的教學評價等多種方式,實現有效教學。
關鍵詞:分層教學 高中體育 健康教學
引言:由于學生先天的體質不同,以及后期對于體育運動的重視程度不同,高中生體質水平有著差異,存在著部分高中生身體素質較強,運動能力好,部分高中生缺乏鍛煉,自身體質較弱的現象。教師在課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各個層次的學生實際情況,避免教學中因遵循統一的訓練標準而導致個別學生發展質量不高的問題。所以,體育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切實考慮到學生之間的身體差異,在現代體育教學中采用分層次教學的方式,在教學中做到因材施教,針對性地進行體育教學,保證每位學生都能獲得最適合自身的訓練方案,幫助學生更快成長。下面就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應用策略展開敘述,以期對相關人員有所幫助。
一、劃分科學合理層次
教師在實際應用分層教學法時首先要了解學生之間的身體差異,并根據分層教學的要求,設計合理的分層方案,科學地將學生劃分為多個層次,通過針對性的體育教學,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例如,教師可以將學生的體能測試水平以及體育技能水平作為分層標準。
自身身體素質優秀,體育技能掌握嫻熟的可以分配到第一層;自身身體素質一般,但是學習較強,發現具有發展潛力的分為第二層;自身身體素質較弱,對于體育運動有著一定興趣的學生分為第三層。
教師以分層教學法的要求為基礎,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設計對應的教學目標。對于第一層的學生,教師可以設置一些高難度的訓練目標,更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身體素質。對于第二層的學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長跑、籃球等團體類活動,激發學生潛在的運動潛能。第三層通過簡單的團體活動,培養學生對于運動的熱情。通過在教學中靈活運用分層教學模式,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體現出分層教學的優勢及效率,提升教學質量。
二、開展層次化的體育教學項目
體育教學是一個不斷提升、不斷優化的過程,教師在教學中要學生身體素質分層次地開展教學,滿足不同學生的發展需求。例如,1.教師可以考慮到男女生身體素質的實際差異,針對男女生開展不同的學習活動,制訂更為個性化的目標和內容。2.教師可以利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將學生以身體素質為標準分配為多個整體素質均衡的小組,通過小組之間的競賽,組內學生的互幫互助,來提升整體的運動水平,完成學習目標。3.構建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梢詫⒏傎惖哪J綉玫秸n堂中,在課前或者課中,組織一場短時間的競賽活動,營造良好的體育教學氛圍,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身特長的大平臺,也激勵著學生學習更多的運動技能和知識。分層教學法與實踐活動相結合,提供了多元化的教學方式,為體育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加強健康教育,實施分層化評價
學生身體的健康需要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樣需要得到重視。新課標下,要求學生要做到全面發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分層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發展,將健康的理念融入日常的體育教學中去,培養和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以及運動習慣,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教師在教學中實施分層評價對于分層教學的實施用有著重要意義,是分層教學的一項重要補充。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運動水平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也可按照男女生進行考核評價,結合課程目標,針對男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制定更高的考核標準,對于女生,可以適當降低標準。通過分層次的健康教育以及評價,體現出分層教學的優勢及效率。
結束語:綜上所述,高中教育應重視“因材施教”,分層次教學模式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實際應用,使得不同身體素質、不同技能水平的學生都能在體育課堂中得到有效的提升與優化。詳細來說,通過科學、合理地劃分學生層次、開展層次化的體育教學,以及通過分層次的評價體系,加強健康教育,利用分層次教學方式來滿足新課標的高標準教學要求,充分發揮體育教學課程在高中教育階段的作用,增強學生的體質,提升高中體育教學質量,使得高中生都能有所進步,教育事業得到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趙翔.分層教學法在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家長,2021(26):20-21.
[2]鄭先文.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應用探討[J].求知導刊,2022(04):119-121.
[3]高義明.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應用[J].學周刊,2022(04):171-172.
[4]楊猛.淺析分層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11):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