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謀兵
摘要:高中數學教學當中融入數學文化,首先需要教師以數學教材為抓手,在數學知識形成的過程當中讓學生能夠把握數學故事以及數學美學元素等數學文化知識去感悟數學知識的形成。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數學知識應用的過程當中融入數學文化,讓學生更好地感悟數學知識形成以及運用過程當中的數學思維方式以及審美情趣。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融入;數學文化
高中數學教學當中融入數學文化,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的本質和價值,而且能夠幫助學生感悟數學發展過程當中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和審美情趣。數學文化作為數學發展過程當中精神財富的總和,遍布數學教材教學內容的各個角落。教師既可以把握數學教材當中的數學史、數學美學等多方面教學內容去引導學生掌握數學文化,而且可以補充數學哲學等能夠展現數學文化內涵的教學內容,讓學生的數學素養和人文精神獲得充分的培養。教師在授課過程當中要依據新課標對數學文化滲透教學的要求,將數學文化融入整個高中數學教學過程當中,讓數學文化滲透到每個數學模塊和教學專題當中。
一、以數學教材為抓手,在數學教學過程當中融入數學文化。
高中數學教學以數學教材教學內容建構數學知識邏輯,不同的數學教學單元教材當中擁有著不同的數學文化。教師在以數學單元教學內容為抓手的數學教學過程當中要充分挖掘數學教材當中的數學文化元素,讓學生能夠在數學知識學習的過程當中了解數學知識形成的歷史背景以及數學家的故事等,讓學生體會數學的發展歷程,幫助學生更好地兼顧數學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教師要把握數學教材當中數學美學、價值以及數學在現實生活當中應用等多個方面去讓學生感悟數學文化,激發學生高中數學學習的熱愛與追求。基于數學教材教學內容融入數學文化,教師要在數學知識邏輯建構的過程當中引導學生感悟數學知識的發展歷程,把握數學歷史背景,了解數學史,感悟數學知識的價值。學生在數學知識建構的過程當中從數學歷史事件當中探尋鮮活而豐富的知識,讓學生在建構數學思維框架的過程當中通過數學文化的學習體會真實鮮活的數學思維過程。如在《函數的概念及其表示》這一節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引入數學史、讓學生了解數學教學知識的價值來滲透數學文化。教師可以適當補充函數概念所形成的歷史背景以及函數概念及其表示的數學知識形成過程的歷史,讓學生深刻體會函數是描述變量之間的依賴關系的重要數學模型。在函數概念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通過數學文化的滲透,讓學生懂得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斷地發展變化以及相互聯系當中形成變量之間的依賴關系。數學文化的融入讓學生對學會用集合與對應的語言去刻畫函數概念有了更深刻的認知,也就能夠對函數符號的理解傾注更多的熱情。
二、在數學知識生成的過程當中融入數學文化,讓學生感悟數學思想形成過程。
在數學知識形成的過程當中,融入數學文化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感悟數學思想以及數學知識框架的形成過程,感悟到數學學習的魅力。在數學基礎知識授課的過程當中,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引導學生把握數學原理形成過程當中所涉及的數學史以及數學故事,讓學生去探索數學美學,不僅能夠讓學生去感悟數學在各個領域當中的作用,而且能夠讓學生在數學思想形成的過程當中感受數學文化的魅力,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熱愛。課堂授課當中,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數學的公式以及定理,還要引導學生去掌握數學知識形成過程當中所涉及的數學文化和數學思想。教師既可以讓學生在把握數學知識框架的過程當中了解數學故事和數學家的探索精神,而且還可以通過數學美學來讓學生感悟數學的魅力,讓學生在了解數學家們對真理追求以及對美的熱愛的同時更好地理解數學原理的形成過程。如在《直線的交點坐標與距離公式》這一節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嚴謹的數學思維,讓學生能夠掌握直線的交點坐標的求解方法,并能夠理解以及運用兩點間的距離公式去解決數學實際問題。教師在指導學生運用代入法、斜率法等求解直線交點坐標方法的過程當中可以引入相應的數學文化知識,讓學生去體會這些數學方法形成的過程。而學生在通過多層次的練習題目,逐步掌握數學應用技巧,遇到困難的時候教師還可以引入相應的數學科學家的故事,激發學生勇于克服困難的勇氣。學生在數學知識形成的過程當中通過數學文化知識的融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點,凸顯學生的數學素養形成的過程。學生在繪制直線的交點坐標的時候,還可以通過數學美學去揭示數學當中簡潔與和諧的美學特征,讓學生通過欣賞數學當中的美學元素來感悟數學的魅力價值,從而以更高的激情去構建數學知識框架,理解數學思想。
三、在數學知識應用的過程當中融入數學文化。
數學知識應用是數學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數學知識應用的過程當中融入數學文化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的本質和價值,讓學生在提高數學素養的基礎上更為深入地感悟數學歷史發展。學生在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框架之后,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將掌握到的數學知識運用到數學解題過程當中,同時學生在數學解題的過程當中也要對數學文化有相應的了解,既能增加學生的數學知識儲備,而且能夠培養學生邏輯思維和問題解決的能力,讓學生在數學問題解決的過程當中更加注重邏輯和推理。教師在對學生講授數學故事以及數學史的基礎上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掌握數學知識所蘊藏的數學思維以及數學視角,讓學生能夠運用數學的思想去解決數學問題。如在《等差數列》這一節教學中,學生掌握了基礎的等差數列知識之后,教師讓學生通過觀察圖形感悟等差數列,學生在感悟數學圖形對稱美視覺效果的同時去感悟數學知識,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審美體驗,讓學生在數學知識應用的過程中去感受數學文化。
總之,在高中數學教學當中融入數學文化,不僅是數學課程教學的需要,也是學生能夠深入領悟數學思維,體會數學故事等多元化的數學文化在數學知識學習和應用過程當中的需要。站在數學文化的視角去審視數學知識的應用過程,學生能夠更好地感悟數學解題技巧的設計以及數學學習策略的創造,讓學生在邏輯材料的選定當中將數學知識的解答延伸到文化范疇,拉近形式化數學與數學應用之間的距離,讓學生站在數學文化的角度去思考并提出解決思路。
參考文獻:
[1]王成.高中數學課堂數學文化教育缺失現狀及對策[J].現代中小學教育,2023,32(12):56-59.
[2]郭宗雨.高中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意義和途徑[J].教學與管理,2022,(28):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