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學科核心素養培養成為教育領域關注的焦點。采用文獻分析、問卷調查和案例研究等方法,以高中數學課堂為實踐場所,概述了“二導三環一提升”教學模式。該模式以學生為中心,以導學案為載體,以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為手段,以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充分體現了新課改的理念和要求,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基于“二導三環一提升”教學模式,探討有效培養高中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策略,以期為教學提供有益的借鑒。
關鍵詞:“二導三環一提升”;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素養培養策略
作者簡介:陳靜興(1964—),男,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第一中學。
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對于學生提高綜合能力和奠定未來的職業發展基礎具有重要意義。高中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包括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象、數學運算和數據分析,學生培養這些素養不僅能提高數學成績,更能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然而,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注重知識的灌輸,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動性的發揮,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效果不佳。為改變這一情況,教育界不斷探索和實踐新的教學模式。其中,“二導三環一提升”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逐漸受到廣泛關注。高中數學是一門對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要求較高的學科,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采用“二導三環一提升”教學模式進行核心素養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一、“二導三環一提升”教學模式概述
(一)“二導”
1.導學案引導:導學案是一種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工具。通過導學案,學生可以在課前對所學內容有初步的了解和準備,明確學習目標和重點,為課堂學習打下基礎。導學案還可以幫助學生進行課后復習和鞏固,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2.課堂有效指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有效指導至關重要。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導學案的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和指導,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同時,教師還需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及時發現和解決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1]。
(二)“三環”
1.問題引領:問題引領是課堂教學的起點。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設計具有啟發性和引導性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通過問題引領,學生會明確學習目標和方向,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
2.小組合作:在小組合作環節,學生可以相互學習、相互啟發,提升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教師可以與學生共同探討問題、解決問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
3.練習反饋:在練習反饋環節,學生通過練習來鞏固所學知識,相互檢查彼此的練習和作業,進行反饋和反思;教師通過巡視、觀察等方式,及時發現學生在練習中存在的問題,并給予及時的指導和反饋[2]。通過練習反饋,學生能夠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學習策略和方法。
(三)“一提升”
在“二導三環”的基礎上,通過問題引領、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等環節的實踐,學生可有效提升核心素養。這種提升不僅體現在對學科知識的掌握和運用上,更體現在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以及情感態度等方面的發展上。
二、基于“二導三環一提升”的高中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一)導學案與課堂指導
導學案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工具。在設計導學案時,教師應重點關注學生的數學思維、數學運算、數據分析等能力。導學案應包含明確的學習目標、適當的引導問題、豐富的實踐活動等內容,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3],引導他們主動思考、積極探索。
例如,在教學“生活中的變量關系”時,教師設定本課導學案的學習目標如下:理解變量與常量的概念,掌握變量間關系的描述方法;通過對生活實例的分析,理解函數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培養數學思維,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設計了以下探究問題: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過哪些變化的量?它們之間可能存在怎樣的關系?如果一個量隨著另一個量的變化而變化,你會如何描述這種關系?請舉例說明,哪些生活場景中的變量關系可以表示為函數?
另外,教師還設計了以下實踐活動:學生分成合作學習小組,每組選擇生活中的一對變量(如氣溫與時間、汽車行駛速度與時間、商店銷售額與季節等),收集相關數據,并嘗試分析變量間的關系;利用收集到的數據繪制圖表(如散點圖、折線圖等),分析和描述變量間的關系,并嘗試用數學語言(如解析式、表格、圖像等)表示變量間的函數關系;最后,思考與討論我們為什么要研究變量間的關系,變量關系在現實生活中有哪些應用?
這樣的導學案設計,通過明確的學習目標、問題引導、實踐活動、思考與討論等多個環節,全面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數學運算、數據分析等素養,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引導他們主動思考、積極探索“生活中的變量關系”這一主題。
在“二導三環一提升”教學模式中,教師的指導至關重要。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如啟發式教學、案例教學、實驗教學等;注重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之間的協調與配合,使其相互補充、相互促進,以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為目標,進行有效的課堂指導。
(二)問題引領
問題引領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重要途徑。教師可以通過提出具有啟發性和探究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培養他們的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問題引領還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教學“二次函數的性質”時,教師可以先展示一個生活實例,比如籃球投籃的拋物線軌跡,讓學生認識到這個軌跡通常是一個開口向下的拋物線。接著,詢問學生是否還知道其他類似的拋物線,如噴泉的水流。在列舉生活現象的基礎上,教師繼續提問:像這樣的拋物線與二次函數有什么關系?我們之前學過哪些與拋物線相關的函數?一次函數和二次函數的圖象有何不同?這樣的問題可啟發學生思考二次函數的獨特性。
接下來,教師可以給出幾個不同的二次函數表達式,如y=3x2、y=-x2+3x-1等,并提問學生這些函數的圖象有什么特點,它們的開口方向、頂點位置有何不同,從而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和分析,自主探究二次函數的性質。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教師還要不斷提出啟發性問題,如為什么有的函數圖象開口向上,而有的開口向下?函數圖象的頂點坐標與函數表達式有什么關系?
通過問題引領,教師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他們主動探究和發現,逐步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提升數學應用能力和知識水平。
(三)小組合作
在小組合作中,學生可以通過互動相互學習、相互啟發,共同解決問題。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小組討論、角色扮演、互動問答等活動,促進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溝通能力[4]。同時,小組合作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運算和數據分析等能力。
例如,在“三角函數的簡單應用”這一節的教學中,首先,教師通過一個實際問題引入三角函數的應用,例如測量建筑物的高度。教師簡要介紹背景知識,并解釋三角函數在該場景中的作用。學生在傾聽的過程中認真思考,隨后提出疑問或發表自己的觀點。接下來,教師根據學生的能力和興趣將他們分成若干小組,讓每個小組負責解決一個與三角函數應用相關的問題,如計算山的傾斜角度或確定飛機的飛行方向。小組成員在討論中相互協作,共同解決問題。教師在此過程中為各小組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幫助,回答學生的問題,提供額外的信息,并引導學生找到問題解決思路。完成探究任務后,各小組展示自己的成果。教師在這個階段提供反饋和建議,強調三角函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并鼓勵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中。最后,學生反思他們在小組合作中的表現,總結在解決問題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學習到的新知識。
通過這種小組合作的方式,學生不僅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三角函數的應用,還能提高自己的團隊合作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
(四)生生互動
生生互動能為學生提供更加輕松和自由的學習環境。在這種環境中,學生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無須擔心被批評或指責。這種自由開放的氛圍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探索精神。同時,通過與其他學生的交流,學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和思路來看待同一個問題,這種多樣性的思維碰撞有助于他們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
在練習反饋環節的生生互動過程中,學生們相互檢查彼此的練習和作業。這種相互檢查讓學生有機會發現自己也可能會犯的錯誤。一旦發現錯誤,學生可以相互討論,找出錯誤產生的原因并加以糾正。這種過程比單純的教師糾錯更能讓學生印象深刻,因為他們不僅找到了錯誤,還理解了為什么會出錯,并學會了如何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5]。
在生生互動中,學生需要對別人的觀點和解答進行評判和質疑,需要分析他人的答案是否合理、邏輯是否清晰、步驟是否完整等。這種過程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讓他們學會獨立思考[6]。同時,通過不斷地質疑和討論,學生還能逐漸培養深入探究數學問題的習慣,這對于他們培養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是非常有益的。
生生互動還為學生提供了自我反思的機會。在評價他人的同時,學生也需要反思自己的表現。他們需要思考自己在解答過程中是否存在類似的問題、是否有改進的空間等。這種自我反思的過程有助于學生更加清晰地認識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從而制訂更有效的學習計劃和方法。
(五)評估與反饋
評估與反饋不僅有助于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存在的問題,還能夠為后續的教學調整提供有力依據。
定期評估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按照一定的時間間隔對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進行系統的評價。這種評估涵蓋知識、技能、思維能力和態度等多個方面。通過定期評估,教師可以獲得關于學生學習情況的全面視圖,從而更加準確地判斷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發展水平[7]。在評估過程中,教師要遵循科學的原則和方法,確保評估結果的客觀性和準確性。教師在設計評估工具時,要充分考慮評估的目的、內容、方法和標準,確保評估內容能夠真實反映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水平。同時,評估過程應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避免主觀偏見和歧視。
反饋是評估的延伸和補充,它能夠將評估結果及時傳遞給學生,幫助他們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和存在的問題。教師在評估后要及時將結果告知學生,并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提供建議和指導[8]。這樣的反饋不僅有助于學生及時糾正錯誤,還能夠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和自信心。針對性反饋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要,提供具體、明確的反饋和建議,幫助學生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自己在數學學科核心素養上的不足之處,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進和提升。同時,針對性反饋還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策略,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
結語
本文基于一系列實踐研究,深入探討了“二導三環一提升”教學模式在高中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培養中的應用策略。該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強調教師的引導作用,通過環環相扣的教學過程,逐步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總之,“二導三環一提升”教學模式可以在高中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培養中發揮重要作用,促進學生邏輯思維、數學思維、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等的發展。未來可以研究該教學模式在其他學科領域的應用,以期為我國的教育改革提供更多的實踐經驗和理論支持。
[參考文獻]
[1]鐘镕澤.“二導三環一提升”教學模式對高中生英語閱讀學習的影響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22.
[2]高云.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數學小組合作教學策略分析[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7):281.
[3]梁碧燕.淺談“二導三環一提升”教學模式在英語寫作課堂中的運用[J].高考,2022(24):50-53.
[4]袁琴.小組合作下高中數學教學滲透核心素養的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2):250.
[5]徐珍萍.基于高中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導學案設計[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20.
[6]許建軍.核心素養下高中數學教學策略探究[C]//2023年現代化教育國際研究學會論文集(一).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國際院士聯合體工作委員會,2023:682-685.
[7]周鵬.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數學課堂導入研究與實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2(9):101-103.
[8]肖艷珊.高中數學教學中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J].當代家庭教育,2022(9):12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