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令軍
摘 要:作文是學生認識水平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綜合體現,努力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培養寫作技能是擺在語文教學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以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為主旨,從幾方面進行了論述:注重平時,積累素材;立足課堂,轉變教法;加強修改,提高實效。為全面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談了看法。
關鍵詞:小學作文興趣;素材;實物演示法;角色表演法
一、現狀分析
據有關資料統計,有60%的小學生不喜歡作文,甚至是怕作文。在這種心理作用下,他們寫出的作文也就可想而知了。本人在教學中也頗有感觸,每當作文課的時候,許多學生總會顯得愁眉不展,甚至是唉聲嘆氣。看到這一情景,我總會有莫名的心痛。我分析認為,造成這一現狀的根本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教師落后的教學方法,二是學生知識面過于狹窄。那么,怎樣才能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呢?
二、提高小學生寫作水平的方法
1.注重平時,積累素材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感到作文難的主要原因是無話可說,無東西可寫。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讓學生學會觀察。《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高年級習作要讓學生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獨特的感受,積累習作素材。”
2.立足課堂,轉變教法
所謂教學方法是教師與學生為完成教學任務所采用的教的手段和學的手段,對于實現教學目標有重大意義。教學方法越能適應教學對象的認識規律和個性的心理發展特點,就越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心理活動,從而獲得較好的學習效果。為此,在小學作文課中指導學生習作時,我作了如下的嘗試:一是實物直觀,二是角色表演法,三是模像直觀。
3.加強修改,提高實效
“好文章是改出來的。”有了寫作素材和一定的寫作方法并不等于有了一篇好的文章,它需要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不斷的修改。這是作文訓練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而我們有些學生平時作文就不愿打草稿,更談不上認真修改。認為這樣麻煩,修改作文是老師的事,于是寫作文時草草了事。造成老師的“精批細改”費時多,而收效甚微,同時養成了學生不負責任的心理。那么,怎樣指導學生修改作文呢?在教學中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一是評改,二是互改,三是仿改,四是讀改。
總之,培養學生的作文能力,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并非一朝之功,需要教育者始終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內在的興趣為根本,日積月累方有成效。
參考文獻:
朱萬正.如何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J].考試周刊,20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