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華
摘 要:伴隨著素質教育和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如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已經逐漸成為擺在教師面前的首要問題。以中職院校的語文教學為主要研究對象,深入地分析在教學中如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生本教學,希望能為眾多一線教師提供有力的參考和依據。
關鍵詞:生本理念;教學情境;人機互動
學生作為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對于教學效果的好壞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那么,對于中職院校這樣一些具有一定特殊性的學生來說,如何更加有效地運用生本理念,進而為全面提升中職語文教學的質量提供堅實、有力的基礎呢?由此可見,對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生本理念運用的探討與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對生本理念的基本認識
提及生本理念,我們通常說它是真正基于學生為主體而開展的教育教學活動,其本質在于對學生的高度尊重。而中職院校高年級語文教學的生本理念作為生本理念的下位概念,則是指一線語文教師基于學生的知識儲備水平和個體之間的差異,為了有效激發學生積極、廣泛參與語文課堂教學活動而設計的教學環節與活動。
二、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生本理念的運用
1.合適教學情境的創設
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舒適、自由的學習空間和學習環境,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構建和有效學習,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讓學生身臨其境。中職院校學生注意力持續時間短、好奇心很強且好動,這一階段的學生多通過色彩、聲音等進行感性思維。在課堂中,如何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就成為教學思考的重點,也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關鍵。當前網絡和多媒體技術快速發展,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了很多便利,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課件的制作,將靜態的文字和動態的圖片和視頻音頻結合起來,在課堂中營造輕松自由的氛圍,通過豐富多彩、動態有趣的多媒體教學,刺激學生的眼、耳、腦等多種感官,提高學生學習的注意力。學生集中精力聽課,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促進素質教育的實現。
比如,在學習《暖流》一課時,教師首先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將學生帶入特定的情境,如選用優美的歌曲、與文章相關的廣闊的大草原等,進而通過批注的方式引出“要做什么”“怎么做”“為什么”等問題。通過這樣的情境創設不僅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容易喚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為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奠定堅實、有力的基礎。
但是,在運用情境教學的方法時,一定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第一,情境的創設要與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一致;第二,情境的創設要符合學生的知識儲備水平和身心發展的特點;第三,教師課前一定要進行精心的準備,尤其是在什么樣的時機進行情境的創設,進而保持課堂教育教學活動的連貫性與一致性。
2.在合適的時機拋出問題
很多語文教師在開始新的內容教學之后,沒有設置學生預習、課堂提問和課后復習的環節,致使教學效果很差。教師應該完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課前朗讀跟讀的習慣,設計多重提問環節,結合新舊教學方法實現有效教學。
學貴有疑,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加值得贊賞,因為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思考,并將問題提出來,是學生批判精神和反思能力的體現。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進行思考,提出不同的問題,并采用直接作答或是引導思考的方式幫助學生解決
問題。
如,學習《詹天佑》一文時,教師可以首先給學生一定的預習時間,并提出這樣的問題:“讀完全文后,你對詹天佑遇到的困難有什么樣的感受嗎?”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通讀全文,進而給予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就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最后由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歸納性的總結后,帶領學生開始對文章的深入學習和細致分析。通過問題式的教學方法,不僅有助于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同時也有助于學生思維水平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在運用問題式教學方法時,教師應該注意以下問題:第一,問題的提出要與課文的實際內容相符,并且容易引發學生的討論與思考;第二,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應及時給予學生必要的指導;第三,教師對學生所做出的各種回答要給予必要的、準確的
評價。
3.全面實現人機互動的一體化教學
伴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中職院校學生對計算機的接觸遠多于前幾代人,除了在課堂中創設情境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外,還可以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實現人機互動,這也對教學模式的創新提出了更多的挑戰。在人機互動教學過程中,一方面可以根據學生特點進行問題環節的設置,通過“友情提示”或者“幫助”功能進行內容分解,幫助學生自主探究的同時進行實踐;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網絡資源的利用,將符合的教學設計或練習加以利用,供學生進行學習和參考,加強合作學習,提升學習實效。
伴隨著素質教育和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傳統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已經不再適用于當前中職院校的語文教學,生本教學的實現也就無從談起了。為此,眾多一線的中職院校語文教師一定要盡快轉變觀念,從學生的實際知識儲備水平出發,盡快找尋基于學生主體性地位的教學方法,從而為語文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陳曉燕.淺談語文教學方法[J].讀與寫雜志,2009.
[2]李敏.新課標下中學語文教學方法的探索與實踐[J].老區建設,2010.
(作者單位 甘肅省高臺縣職業中專)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