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洲
【摘要】根據多年積累的實驗教學經驗與實踐,對大學物理實驗的教學模式進行探討;提出分層次、激勵創新、重點培養的物理實驗教學新模式。
【關鍵詞】大學物理實驗 分層教學 激勵創新 重點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0-0152-01
物理實驗是物理學的基礎,物理實驗的方法與思路是理工科實驗的典型代表,它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主動探究知識的精神、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以及適應科技發展與社會進步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1]。為了很好地執行教學大綱要求,達到更好的實驗教學效果,在學校教改項目的支持下,通過多年的校內外取經,對大學物理實驗教學模式進行研究與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物理實驗教學的分層次化[2-3]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教育階段,高等教育入學率逐年增長,但也同時存在生源質量整體下降,學生個體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同時,在理工科院校的不同專業中,對物理實驗教學內容的要求和側重點也大不相同。因此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專業特點、學習興趣、智力因素、學習態度、動手能力等幾方面分析學生的個體差異,制定和設計A、B、C三種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A層:針對本層學生能力較強的特點,教師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地鼓勵學生參與、體驗物理實驗知識的發現過程,著重培養學生的自學、探索與創新的意志和能力。B層:本層學生占學生總數的絕大部分,對他們的培養可根據教學大綱要求正常進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通過興趣引入、引導發現,提高學生對物理實驗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將物理基礎知識通過實驗實踐轉化為科技創新能力。C層:本層學生基礎較差,底子薄,學習興趣不高,對他們的要求可適當降低。在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眼中,學生有層次之分,沒有好壞的差別,避免學生產生自卑的心理壓力;再次在教學過程中可采用邊講邊做,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遇到的困難,要耐心講解,從而最大限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分層次教學法體現了因材施教的原則,能夠充分滿足各層次學生的要求,使培優與補差并舉,使學生能發揮自己的優勢,更好更快地成長。
2.激勵創新、重點培養的物理實驗教學模式
依托南京郵電大學大學生科技創新訓練計劃(STITP)、江蘇省高校大學物理及實驗科技作品創新競賽等物理實驗創新平臺和創新評價體系,對物理實驗教學中脫穎而出的優秀人才,通過各種激勵手段,實施重點培養。教師要有扎實的實驗基本功和廣博的科技知識,以創新思維為指導思想,通過興趣引入、引導發現等引領學生以極大的熱情和求知欲望,將物理基礎知識通過實驗實踐轉化為科技創新能力。建設一個以科技創新為目標,以自主研究為主導的實驗室平臺,該平臺的設計要完成物理與其它學科課程間的整合,要密切配合高端科技賽事,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讓新的物理實驗教學模式能激勵創新、拓展提高,實現學生參與教師科研課題及高端賽事,逐步使學生關注高端、參與高端、引領高端,建立高層次的創新實驗體系。
根據學校對創新人才培養的要求,抓住物理實驗室發展機遇,本文提出物理實驗教學新模式,即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情況實施分層次教學并對實驗教學中脫穎而出的優秀人才進行激勵創新、重點培養,從而提高大學生物理科技創新的層次,實現物理實驗教學的跨越式發展。
參考文獻:
[1]李三龍. 大學物理實驗[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華國棟.差異教學策略[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3]王曉鶯,于濤,張曉威 .分層次教學在大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探索,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