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春生
摘 要:分層教學是教師根據學生素質的個體差異,把學生分成不同層次,并針對各層次的學生進行教學設計、教學目標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等來促進每個學生個性潛能充分發展的教學模式 。本文采用分層教學,有效地解決了當前體育課存在體育教學中優等生“吃不飽”與學困生“吃不了”的問題,切實提高了體育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分層教學;個體差異;專業發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2-037-01
在新一輪體育課程教學改革中,倡導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樹立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的意識,從教學內容的選擇到教學評價的實施都要充分關注每個學生間的個體差異,不強調過分營造學生間相互比較的氛圍,力求使每一個學生的需要得到滿足,使每一個學生都有進步和成功的體驗,從而提高每一個學生體育學習和活動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一、研究對象和方法
1、研究對象
本校七年級4個班男生,共計102名。實驗時間為2015年9月—2017年6月。
2、研究方法
(1)觀察法
在課堂教學中,觀察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及了解學生的運動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等,并分析比較分層教學的效果。
(2)實驗法
2015年9月,我們對七年級4個班男生的身體素質等方面進行全面的了解(見表1),并將學生分成兩組,一組為實驗組(52人),另一組為對照組(50人),對實驗組學生采用分層教學,對照組學生則采用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實驗前對兩組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測試,經統計學分析P≥0.05,這說明兩組學生的身體素質相近,沒有顯著差異)。經過近一年多的實驗,我們再對兩組學生身體素質進行測試,將實驗前、后所測試的數據進行對比,并分析其結果。我們實施分層教學的步驟具體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建立學生個人體育檔案。通過體育課、課外體育活動等途徑,對七年級4個班男生的身體素質、運動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等進行全面的了解,并建立學生個人體育檔案,為開展分層教學提供依據;其次,合理劃分層次。學生體育素質差異主要由身體形態、技術技能、身體素質、意志品質、興趣愛好等因素決定。教學分層。新課程為我們實施分層教學提供了有力的理論依據,它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各層次的學生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確定合理的教學目標,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等,在教學中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
教學評價分層。教學評價是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環節。評什么,怎樣評,用什么評,事關學生的進步與發展。在分層教學中,我們遵循新課程評價的三條原則。
二、結果與分析
1、分層教學對激 發學生體育運動興趣的影響
興趣是激發和保持學生行為的內部動力,也是影響學生學習自覺性、主動性和積極性的重要因素。運動興趣對學生的體育活動特別重要,因為只有學生對體育活動有興趣,并使體育活動成為學生的內在需要,他們才會自覺參與體育活動,才會將體育活動作為自己生活中不可缺的組成部分。分層教學有利于學生主動的參與體育運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有利于 培養學生 良好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分層教學 對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影響
身體素質是體現人體體質水平的重要標志,好的身體素質是學習和掌握體育基本技術、技能、提高運動水平的基礎。比如,在快速跑教學中,我對實驗組學生采用“讓距跑” 的練習方法,讓A、B、C三組不同奔跑能力的學生站在三條不等距的起跑線上同時奔跑,最后使三組學生幾乎同時到達終點。通過這種方法的練習,可以鼓勵C組學生為了擺脫后面的“追兵”而用力地向前奔跑;還可以促使A、B兩組學生為了追趕在前奔跑的同伴而奮起直追,從而有效地提高了各層次學生的奔跑能力;在對照組教學中,我讓全體學生在等距離條件下進行練習,這對奔跑快的學生來說存在著“吃不飽”的現象”,對奔跑慢的學生來說存在著“吃不了”的現象,這樣削弱了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甚至使他們遠離體育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
實驗表明,開展分層教學,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3、分層教學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影響
體育新課程強調“健康第一”思想。這說明體育課程的最高和最終目標不是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水平,而是通過學生在“玩中學,學中樂”的過程中,從而促進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三、結論與建議
1、結論
分層教學是提高中學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運用分層教學,有利于調動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 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體育素質,有利于 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有 利于樹立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有利于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2、建議
(1)運用分層教學時,要從有利于完成教學任務這一目的出發,一定要切合實際,防止搞形式主義,把分層教學變成“放羊式”教學。還要遵循區別對待原則,在教學中要重視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讓每位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并逐步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
(2)運用分層教學時,要建立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促進學生不斷進步和發展的評價體系,并結合自主學習等方法進行教學,切實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
(3)運用分層教學時,要通過理論學習、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家引領等途徑,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忠誠.體育課中要講究分層教學[J].陜西教育, 2004.9
[2] 宋元利.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與體育教育專業課程改革的思考 [J].西安體育學報,2004.9
[3] 黃 忠.體育課中“分層教學模式”的探索[J] . 中國學校體育,2005.9
[4] 季 瀏.走進課堂: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案例與評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
[5] 陳建嘉.體育、體育與健康教學實施指南[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