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動交流是現代素質教育中的基本要求,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必須要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為學生之間的探討和交流提供氛圍。本文對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問題和創設互動交流教學情境的方法進行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高中地理教學;課堂互動;教學情境
引言
自從我國教育改革之后,高中地理教育課程受到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應該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充滿互動情境的課堂,這也是提升課堂教學學習性和探究性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傳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還比較陳舊,當前一些學校的地理教育還比較滯后,而且缺乏實效性,缺少系統性參考理論,在教學過程中往往采用滿堂灌的方式,教師不注重與學生之間的教學溝通,學生之間的互動參與也不夠積極,在這樣的環境和背景下,學生漸漸喪失了學習興趣。對此,必須要積極探究新時期加強高中地理教育的措施和途徑,提高地理教育水平。
一、高中地理教育面臨的問題
(一)對地理教育的重視程度不高
學校是對高中生進行教育的主要場所,加強高中地理教育也是新時期學校改革發展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任務。由于社會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社會對學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素質教育理念下,要將學生培養成為全能型人才,而傳統的教育理念中,對地理、生物、政治等一類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高,所以極大地影響了地理教學的發展。
(二)教育方式陳舊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不斷發展,互聯網在學生的生活和學習過程中的應用變得越來越廣泛,很多高中生都會使用電腦、電話、移動電子設備等,如果能夠對這些移動終端設備加以利用,則可以極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但是由于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禁錮和影響,在地理教育過程中,具體的方式方法還比較單一,依舊以理論化教育為主,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造成極大影響。
(三)地理課堂氛圍沉悶
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課堂比較沉悶,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沒有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探討學習的氛圍,即使自己在學習中遇到一些問題,學生也不敢大膽提問、大膽交流,對學生的發展造成影響。
二、高中地理上課堂創設互動交流情境的方法
(一)改變教育理念
隨著我國的經濟水平不斷提升,在高中教育過程中,地理、歷史等課程也變得越來越重要,是學前全面、綜合發展的關鍵,新時期必須要對高中地理教育進行重新定位,明確地理教育在高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認識到將高中生培養成為有知識、有技能的新一代年輕人才是高中教育的最終目標。新時期,高中開展教學活動必須要做到以學生為基礎,以學生為本,提高高中地理教育教學水平,為了激發高中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高中地理教師應該要對素質教育理念進行深入學習,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改善,對高中生的個性特點進行掌握,對地理教學模式進行創新,以學生為主體,給予高中生更多的關注和關懷,從而有效提高高中地理教學水平。
(二)創設課堂情境,引導學生互動交流
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創設良好的情境有助于完成教學目標。學生一般都會將自己當成是一個探索者、研究者、發現者,對于學生而言,他們的個性特點比較突出,課堂上充滿趣味性,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對整個課堂都充滿期待,從而根據自覺地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要積極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東西、求知欲望,讓學生在更加歡快地氛圍中學習,掌握更多的內容。例如創設問題情境,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互動討論,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例如在《氣壓帶和風帶》這一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入多媒體教學、小組合作討論教學等方法,基于問題情境開展互動交流課堂的設計。首先,教師利用多媒體、幻燈片設備,為學生展示沙漠、非洲草原、巴西熱帶雨林的視頻、圖片,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視聽環境,這些具有沖擊力的圖片和視頻,可以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播放了圖片與視頻之后,教師就可以提出問題:“為何在同一個地球上,上述地區的維度也十分相近,但是氣候卻差別如此大?”“這與全球性的大氣環流有何關系?”提出問題之后就給了學生思考的機會,然后教師再利用多媒體,播放其他的視頻,這個視頻的主要內容是:國外某一大片森林因酸雨而枯死,但是森林所在國卻將責任推給英國。觀看視頻之后,教師提出問題:“你認為這樣有道理么?”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開始沉思,此時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以小組為單位,讓他們圍繞著剛才提出的一系列問題進行互動討論,然后每一個小組再進行總結,派出小組代表,對本小組的討論結果進行闡述。在這種良好的課堂環境中,學生的學習情緒高漲。
(三)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學會反思
在學習的時候還必須要學會思考,只有會主動思考,才會獲得更多的知識。在地理課堂上也不能忽視對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的激發。例如在《自然界的水循環》這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引導、觀察、反思等教學流程,首先利用課堂小實驗,來引出課堂教學內容。第一個實驗是:在一只杯子中裝入半杯冰水,放置5分鐘,然后觀察杯子表面壁的變化。第二個實驗是:在杯子中裝半杯水,用透明的塑料紙蒙住杯口,然后將杯子放置在臺燈下烤5分鐘,此時觀察塑料紙內層出現了什么變化。教師演示完兩個實驗之后,學生就需要進行動手實踐,在討論和實際動手畫圖、分析的過程中,學生大致了解了水循環的過程,而且有的學生還用自己的筆畫出了水循環的過程,甚至還提出了制作水循環小產品的想法。總而言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大大調動起來。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新時代不斷發展,社會對全能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在高中教育過程中,必須要積極加強對地理教育的重視,創新地理教學理念和方法,豐富地理課程教學模式,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愛好。
參考文獻:
[1]陳麗萍.高中地理課堂互動交流教學情境的創設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8):152-152
[2]楊艷紅.高中地理課堂互動交流教學情境的創設研究[J].教育革新,2017(06):50-50
作者簡介:周波(1965.05.03)男,籍貫:四川省遂寧市,單位:四川省遂寧二中,學歷:大學本科,職稱:高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