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輝莉
摘 要: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經(jīng)濟全球化的速度也在加快,各國之間的經(jīng)濟和文化交流越來越密切,英語學習已經(jīng)成為一種大趨勢,很多人都密切關注著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所以,中學英語的課堂教學更加要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來提高英語學習的效果。目前,“分層教學”的教學模式成為中學英語教學的主流,主要根據(jù)農(nóng)村中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分析,并從分層教學的必要性、理論依據(jù)出發(fā),提出有效的分層教學策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高農(nóng)村中學生的素質。
關鍵詞:農(nóng)村中學英語;分層教學;分層策略
目前,我國農(nóng)村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中學生的構成情況復雜,家長對孩子的學習不夠重視等原因,使得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的效率低下,而且,英語對于中學生來說屬于一門抽象的語言學科,學好英語還是比較困難的。為了更加有效地提高中學生的教學質量,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在農(nóng)村中學英語課堂中采用“分層教學”模式十分有必要。
一、分層教學模式的理論依據(jù)
隨著社會不斷的進步和發(fā)展,教育的水平也要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課程改革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英語新課程改革中突出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提出了英語課程改革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是學生的發(fā)展,就課程的教學資源開發(fā)、教學過程、課程評價等方面做出詳細的要求,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以學生為主體,關注每個孩子的發(fā)展,針對不同水平的孩子實施因材施教。
維果斯基比較有名的理論“最近發(fā)展區(qū)”指出:個人的潛力很大,學生思維定會發(fā)展,在任何時候都會有一個“最近發(fā)展區(qū)”的存在,就看教師如何使用教學策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了解學生的英語水平,對于英語內容的選擇不要過于簡單,也不能太過于難,根據(jù)學生的英語水平來選擇適合他們的學習內容和學習任務,盡量讓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都處于最近發(fā)展區(qū)當中,促進他們的英語水平向更高的方向發(fā)展。所以,采用“分層教學”策略來幫助學生學習英語是非常有用的,該策略有利于教師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實際水平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推動成績好的學生更上一層樓的同時,幫助基礎差的學生提升,大家一起進步。
二、分層教學模式的基本策略
(一)學生分層教學
由于種種原因所致,農(nóng)村學生的英語水平有差別,如果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教師在課堂上要多觀察學生的動向,了解他們的英語水平,可以根據(jù)學生平時的成績、學習主動性、學習習慣等來分層,不歧視成績不好的學生,而是以“合作學習為主、進步為前提、競爭為手段、輔導為重點”,成績好的學生可以輔導、幫助成績差一點的學生,大家一起進步,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中收獲自信和成功。當然,教師也要發(fā)揮指導的作用,輔助優(yōu)生的同時,更加關注成績稍差的學生,他們的自制力、學習能力等都沒有優(yōu)生好,教師要給予他們更多的耐心、細心、關心和愛心,只要每個人都有一點小進步,班級的整體學習成績就會進步一大步。一般可以把學生分為三個層次:A、B、C,把基礎好、主動學習的學生放在C層;把基礎比較差,但是學習態(tài)度較好的學生放在B層;把基礎差、學習覺悟不高的學生放在A層,并把這三個層次的學生進行分組,從C層中選擇三個人分別擔任各組組長,組長負責檢查作業(yè)并為組員答疑解惑。
(二)教學內容的分層
教學內容也有基礎、中等、重難點之分,第一層主要是基礎的英語知識,包括單詞、短語、交際用語以及簡單的句型;第二層是課堂上的語法知識,比較復雜的句型;第三層是重點知識,考試常考的重難點以及語言的應用。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也不一樣,對于C層次的要求要高一點,要求他們掌握重點、突破難點,熟練語言的應用;B層的學生要求掌握句型和一些語法知識;對于A層的學生要求低一點,掌握基本的單詞、短語即可。
(三)教學目標的分層
關于教學目標的制度,傳統(tǒng)的教學基本上都是制定統(tǒng)一的教學目標,對于不同水平的學生有一樣的要求,卻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成績好的學生因為容易達到目標而驕傲自滿,基礎差的學生會因為沒有達成目標而自卑,這樣會出現(xiàn)兩極分化,形成不了好的學習氛圍。所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對目標進行分層,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確定不同的學習目標,讓學生對此目標有一定的期望,不能定得太高,也不能太低,只要不同層次的學生努努力就能夠著他們的目標即可,這樣可以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增強自信心。
綜上所述,分層教學有利于學生和教師之間共同進步,是一種比較有效的英語教學模式,特別適用于農(nóng)村的英語教學。但是,分層教學的難度也比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要難得多,對教師的綜合素質要求更高。另外,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參與者和合作者,而不是學生的主導,教師要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參考文獻:
[1]項婷婷.芻議分層教學在中學英語課堂中的有效運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6):103.
[2]李春蕊.淺談農(nóng)村中學英語分層教學[J].當代教研論叢,2018(4):114.
[3]呂璇.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農(nóng)村初中英語分層教學探究[J].英語教師,2017,17(6):68-71.
[4]項維娜.中學英語課堂中分層教學的應用效果研究[J].亞太教育,2016(23):187.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