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國高度重視素質教育的新形勢下,要想使高中地理教學更具有成效,必須在培養學生研究能力方面下功夫,努力推動高中地理教學改革和創新。本文對此進行了研究和探討,在簡要分析培養學生研究能力積極作用的基礎上,重點提出了一些有針對性的培養策略。
關鍵詞:高中地理;教學創新;研究能力;培養策略
在我國教育改革持續深化的新形勢下,對高中地理教學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特別是由于高中地理涵蓋了眾多知識和文化,因而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這就需要高中地理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深刻認識到培養學生研究能力的重要價值,并且要運用系統思維和創新理念,采取更加多元化的教學方法,積極探索有助于培養學生研究能力的教學模式,推動高中地理教學不斷上新臺階,在落實“素質教育觀”方面取得更大成效。
一、 高中地理教學培養學生研究能力的積極作用
眾所周知,地理學科具有很強的應用性,這也是其突出的特點。在當前我國大力實施素質教育的新形勢下,培養學生研究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不僅對教學活動具有重要價值,而且也對學生具有重要作用。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是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目標的需要,同時也是“新課改”下推動高中地理教學改革和創新的重要方向和目標,比如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采取“問題解決”的模式進行教學,可以使學生在掌握相應的地理知識基礎上,能夠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特別是通過“生活化”教學以及運用案例教學的方式,使學生的應用能力得到加強,這也是“新課改”的重要目標,因而培養學生研究能力對于推動教學創新具有重要價值;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還有助于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比如在“人口增長與人口問題”教學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收集數據,并且將強化學生繪制、分析、應用統計圖表的動手能力,能夠使學生得到極大的培養和鍛煉,學生不僅能夠具有很強的應用能力,而且也會使學生在其他方面的素質得到鍛煉,因而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對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以及培養學生綜合素質都具有重要價值。
二、 高中地理教學培養學生研究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 樹立以人為本教學思路
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思路,著眼于學生長遠發展,將培養學生研究能力上升到戰略層面,并在各個領域、各個方面培養學生研究能力。高中地理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不斷優化完善教學方法,特別是要根據高中地理知識的特點,努力培養學生的“轉換能力”和“邏輯思維”,比如在開展高中地理圖表教學的過程中,將“文圖轉化”作為重要的問題導向模式,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制作圖表。樹立以人為本教學思路,還要更加重視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采取“對分課堂”的方式進行,教師在對相關知識進行深入講解之后,應當將課堂交給學生進行探究,可以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
(二) 著力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教師是教學的主體,而學生則是學習的主體。要想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教師一定要在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方面狠下功夫,使學生能夠參與到教學中來,并且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比如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除了要對相關的知識點進行系統地講解之外,重中之重的就是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可以引導學生對相關的知識點通過網絡渠道進行收集,并且找出“隱藏內容”,提出自己的思路。發揮學生主體作用,還要求教師不斷改革教學模式,搭橋式、遞進式、比較式、因果式、轉換式、逆向式等教學模式都應當應用于教學當中,使學生能夠學會運用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學習和研究,并且找出最符合自己的學習模式,這對于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教師應當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三) 大力實施拓展教學模式
對于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研究能力來說,還要更加高度重視拓展教學模式的應用,除了要對課本知識進行系統的講解之外,重中之重的就是要通過拓展教學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比如在開展具體的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PPT的方式,對與之相關的圖片資料、視頻資料進行有效的融合,并且通過“問題導入”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并且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給出相應的答案,最后教師再進行系統的分析和講解。實施拓展教學模式,還要更加高度重視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比如可以將環境教育與高中地理教學進行有效的融合,引導學生在保護環境、低碳生活方面狠下功夫,同時也可以引導學生就環境問題開展調查研究等等,這既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也有助于引導學生“知行合一”。
(四) 不斷完善教學創新體系
創新是進步的靈魂。對于培養學生研究能力來說,要通過不斷創新高中地理教學體系得以實現。在這方面教師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切實加大對高中地理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新,比如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加強對學生的調查和分析,了解學生在研究能力方面的薄弱環節,并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要更加高度重視“自主學習模式”的改革和創新,通過布置式自學、探究式自學、學生自己學習等多種模式的靈活應用,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要將“結構化考試”應用于高中地理教學中,比如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做好“預習”,并且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由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并提交相應的學習和研究成果,教師在比較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系統講解。
綜上所述,由于地理學科具有很強的應用性,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是地理學科的重要方向和目標。這就要求高中地理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一定要深刻認識到培養學生研究能力的重要性,著眼于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目標,牢固樹立“素質教育觀”,切實加大地理教學和創新力度,重點要在樹立以人為本教學思路、著力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大力實施拓展教學模式、不斷完善教學創新體系等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不僅要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方面取得突破,而且也要在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升方面狠下功夫,真正使高中地理教學步入科學、健康、持續發展軌道。
參考文獻:
[1]韓娟.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研究能力培養初探[J].高考,2018(23):166.
[2]穆冬梅.淺談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J].新課程導學,2017(28):97.
[3]鄒凱東.淺談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J].高考,2017(12):198.
作者簡介:王明琳,貴州省貴陽市,貴陽市南明甲秀高級中學。